但姓图腾(但氏图腾)
但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源流繁多。但姓早期居住于陕西一带,汉时已因仕宦等原因迁居于河南、山西、安徽等地,并在河南宛县一带形成郡姓望族,以南阳郡为郡望。唐宋以后,则逐渐遍布全国各地,西至甘肃、宁夏,北至辽宁、吉林,南至四川、广东,东至山东、江苏,都有但氏家族踪。但姓现今人口约五万,排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第五百零四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五百二十一位,以南阳、开封、燕山为郡望,宗支称“南阳世家”。
【释义】但,“脱也”。本义是“裼”,即脱去上衣,露出上身。后作袒,即袒露。“但”字的本义已废,今作为虚词,比如副词表示“范围”。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得姓始祖】
姬但:周公旦之孙,接继周公旦为周公,其后裔子孙世为周王室大夫,与召公奭的后裔子孙轮流为周公、召公之职。在姬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但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但氏正宗。但氏族人大多尊奉姬但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公孙氏,出自轩辕黄帝之二子含宏,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但氏在 中国是十分古早的姓氏之一。原始汉语部族在连续不断的东迁过程中,逐渐散布整于个黄土高原和 华北平原西半部,在那片土地上,他们创造了发达的前仰韶文化。原始汉人与原始东夷经过多年的征战和文化交融,形成了太昊(伏羲氏)文化。太昊文化是仰韶文化与海岱文化的融合,所以太昊被公推为 黄河流域上中游和下游所有居民一致认同的人文始祖。公元前三十世纪,原始汉人进入了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生产的阶段,首领称神农氏。神农氏文化也是原始汉人与东夷文化的融合。神农氏末期,原始汉人中出现一个强大汉语部族少典氏( 有熊氏),有熊氏和原始汉语部落的有牛氏分别通过婚姻与另一个原始汉部族的有娇氏繁衍成黄帝和 炎帝部落。 黄帝与炎帝这两个亲缘部落后来为了争夺地域 霸主,在汾河下游的 阪泉地区发生;了激战。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以两个部落为基础,华北平原西部、 汾河平原南部、 渭河平原东部的诸多远古汉语部落逐渐融合成华夏族。后来,原居 山东的 东夷族首领 蚩尤率部众西进,原居淮南的三苗族(苗、瑶先祖)首领 夸父也率部众北进 中原。东夷族与三苗族结成联盟,由炎帝一族的原属臣蚩尤任盟主,共同对付华夏族。传说,在公元前2700年,华夏族领袖黄帝在今 河北省的涿鹿平原指挥部族军队大败蚩尤与夸父的联军,当场将夸父杀之。联军残众向 冀州撤退,黄帝穷追不舍,在“涿州之野”捕获并斩杀了蚩尤。随后,东夷族、三苗族(九黎氏)余众渡黄 河南迁,三苗族一直南退至长江中游,东夷族则东退至 胶东的临海山区(今 山东泰山),黄帝领导的华夏族由此占领了河南大部,定都有熊(今 河南新郑)。后来经过与东夷族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适合汉语特点的文字即汉字正式开始出现。
据传,轩辕氏黄帝本姓公孙氏,有二十五个儿子,得其赐姓者有十四人。黄帝的次子名叫含宏,生来就十分奇异,他的双手掌纹似字,左手掌纹似“人”字,右手掌纹似“旦”字。含宏成年后,身长九尺,虎背熊腰,威武骁勇,但十分仁义守信,很得黄帝的喜爱和信赖。后来,在黄帝氏族与 蚩尤氏族间爆发的争战中,含宏率主力军与蚩尤氏大战于逐鹿平原,杀得天昏地暗,终得全胜。由于含宏在逐鹿之野决战中大有功勋,群臣钦佩,纷纷奏请黄帝给含宏赐姓封功。黄帝摆摆手说道:“我早就已经赐姓给他了!”群臣不解,问道:“帝给四母二十五子中的十四子十二姓氏,已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嬽、依。不过,这十二个赐姓里没有给二王子的赐姓呀!”黄帝笑笑说:“吾子左手生人字,右手生旦字,两手合来就是一‘但’字。这不就是早就赐给他的姓吗!”‘但’字,就是人之初始,预示含宏将来是他自己那一族人的始祖。群臣皆恍然。
据《但氏宗谱》记载:“但氏一姓乃上古姓,轩辕黄帝公孙氏之裔也。黄帝二十五子,得赐姓者十四人。惟次子名含宏者,生而奇异,左手掌有人字,右手掌有旦字,及壮,身长九尺,仁而威惠而信,奉命与当时诸侯名蚩尤氏者战于逐鹿之野,大有功勋,群臣奏请赐姓封功,黄帝曰:‘吾子左手生人字,右手生旦字,两手合来成一但字’。以但姓之本,非同于百家姓之编也,惟司马《 资治通鉴》及《五代之志》纪载之甚详。迨至前 汉文帝朝,有讳忠者赠十万禄,封 河间候,即今郡望称为河内者是也。家居洛阳之浦,其后子孙散而之四方者,多有讳钦者。汉授西域都尉候有讳巴者,汉明帝时奉临朝议大夫、济阴太守有讳兴者,居 汉阳是东晋惠帝时,人授 金吾上将军之职,在西土交州提调六州都护府,与土番兵接界。北齐昭帝时有讳宝者,授 晋阳州太守,有讳旺者授 黄州路太守,有讳隆者任九江府太守,固居罗汉坛之地,即今称为 莲花洞者是焉。后徙居 麻城县,有讳珍者任李唐黄州麻城县令,有讳威者唐末授 金紫光禄大夫,领 江南道副史,生子广,世居 中州洛阳之浦邑,授 德化县令,生子三:曰操、捷、拘,为 南康 都昌县令,因从而家焉,操为永兴县令,迁居 武昌 崇阳黄州之地捷,僖宗时拜嘉议大夫,官刺史,因黄巢兵变,迁瑞邑五仙乡庄舍,即今称为大湖庄但家桥者是焉。后复取颜阳山水之秀而卜宅焉,生子四曰:耕、荟、蕃、讷。人杰地灵而家道昌炽,瓜瓞绵绵,面蔓延南北,可胜言哉。立四书堂,两客馆东西二层楼,南北二 蚕室,立社于东南,建先祠于 水口,规模宏远,迄今基址尤。存后嗣有能兴之者,殆未可量也。越三代后有讳卿者,在后唐李庄宗时为殿前直御史,赠新邱公,传至十八世孙讳全者,娶蒲塘马氏,生元伯,伯娶武宁 双溪熊氏,生子四:宗裕、成功、 盛茂、明。自后族大繁衍,难以尽述。 宋末年间,吕氏 文德以 襄阳城池归伯颜,丞相领兵下江南,逃移迁徙居外郡者多究而言之,远则郎河黄州、郧、安陆、 京山等县, 四川则青草、 重庆,湖广则 兴国、 通山等县。近则 建昌、 德安、武宁、 星子等处。皆系族焉。后世有能从面推考者。则祖宗之脉、尊卑之分,可得而明矣。”
但氏一族得姓至今,已经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虽然人口稀少,却是非常古早、神圣的姓氏之一。该支但氏正确姓氏读音作dàn(ㄉㄢˋ)。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子周公旦之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西周初期,周武王 姬发的弟弟 姬旦,在周成王姬诵即位后出任周公,与另一弟弟姬奭( 召公)共同辅佐周成王。周公旦有个孙子名叫姬但,接继周公旦为周公,其后裔子孙世为周王室大夫,与召公奭的后裔子孙轮流为周公、召公之职。
在姬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但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但氏正宗。但氏族人大多尊奉姬但为得姓始祖,该支但氏正确姓氏读音作dàn(ㄉㄢˋ)。
源流三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之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 齐国 君主齐桓公 姜小白为首任 春秋霸主,九合中原 诸夏,讨伐戎、狄、徐、楚诸方,安定周室,一时势力遮天。 周惠王 姬阆十四年( 燕庄公二十八元年,公元前663年),山戎民族击败 燕国, 都城亦被攻破,燕庄公失国逃亡,向齐桓公求救。至周惠王十五年(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出兵北伐山戎,将山戎击溃并驱赶向西远遁,遂救了燕国。在此期间,齐桓公乘火打截,借机占据了燕国的大片领土不归,燕庄公恼在心里却也莫可奈何。之后,两国 君主在燕国都城相互致谢后,燕庄公就亲送齐桓公回国,并假装不知不觉,热情十分地一直送齐桓公入齐国之境。按周王朝典制,诸侯 国君不得随意进入他国之境,待齐桓公醒悟时,燕庄公已经入齐国之境五十里了。齐桓公已经占据了燕国大片领土,因此很有些不好意思,干脆就将齐国这边境五十里之地赠送给了燕庄公。燕庄公好歹也捞回了一点损失。雷旦(今 河北 沙河),原是燕国之地,在漯水与灅水之间,这次就被齐国借击戎救燕之际所霸占了。齐桓公回国后,就将自己的一个儿子封在雷旦。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雷氏、旦氏,到了春秋中期以后,旦氏族人中有将姓氏加“亻”偏旁,遂称但氏,世代相传至今,与姜姓雷氏、旦氏同宗同源,史称 燕山但氏。该支但氏正确姓氏读音作dàn(ㄉㄢˋ)。
源流四
源于官位,出自古代帝王仪仗官吏但马,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但马”,亦称䩥马、诞马、徒马,是古代官制仪仗中的先导引马,骑于特别装饰的马队吹竽引导王室、官府的仪仗向指定地点。这种官仪形式在秦朝时期兴起,至汉、唐、宋时期大盛,成为声威显赫的象征,逐渐演变为后世的国家级仪仗队。先导马队的首领亦称作“但马”,归少府制,即由太子衙门管辖。这在史籍《程式·演繁露》中有记载:“诞马犹徒马。今外官仪从有散马前行,名坐马。亦曰引马,即但马也。<辽史>中作䩥马。”在但马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但马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但氏、马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但氏源出官职,姓源繁复,不可一论,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姓氏读音皆作chú(ㄔㄨˊ),不读作dàn(ㄉㄢˋ)。
源流五
源于国名,出自传说中的西域古国但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
传说,在强汉、盛唐时期,西域地区有一古但国,国民为犹太民族,曾一度依附于中原王朝,其国人中后来有通商于中原者,留居不返,后按汉俗以原国名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称但氏,逐渐融入汉族大家庭,世代相传至今。该支但氏正确姓氏读音作dàn(ㄉㄢˋ)。
【迁徙分布】
迁徙
但姓早期居住于 陕西一带,汉时已因仕宦等原因迁居于河南、 山西、 安徽等地,并在河南 宛县一带形成郡姓望族,以南阳郡为郡望。
唐宋以后,则逐渐遍布全国各地,西至 甘肃、 宁夏,北至 辽宁、 吉林,南至四川、 广东,东至山东、 江苏,都有但氏家族踪。
分布
但姓现今人口约五万,排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第五百零四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五百二十一位,以南阳、开封、燕山为郡望,宗支称“南阳世家”。
今四川省的成都市、金堂县、什邡市、崇州、大邑县、自贡市、遂宁市大英县、眉山市、自贡市、仁寿县、荣县、乐山市、眉山市、绵竹市,重庆市的长寿区、云阳市、合川市、忠县、江津县,云南的大理州,河北省的邢台市,江西省的九江市星子县、瑞昌市、都昌县、鄱阳县,湖北省的武汉市、襄阳市、赤壁市、天门市、黄石市、孝感市、恩施市、汉川市、通城县、大悟县、鄂州市、仙桃市、监利县、十堰市、咸宁市崇阳县,湖南省的张家界市、常德市临澧县,沅江市,辽宁省的丹东市、沈阳市,河南省的罗山县、株洲市,安徽省的六安市霍山县,浙江省的杭州市,宁波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海原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市,贵州省的贵阳市、织金县、遵义市,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的南京市,陕西省的西安市、汉中市、南郑县、安康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广东省的广州市、东莞市、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美国洛杉矶等地,均有但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两汉之际,颍川的河南尹韩骞举族迁居南阳,成为南阳望族,使南阳成为韩姓的第二个郡望。西汉时期,南阳为全国五大都市之一,王莽受封南阳新都(今新野东南),汉更始皇帝于南阳登基,东汉时,南阳被封南都,被尊为帝乡,为天下经济首都。南阳郡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隋开皇三年(583年)撤,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唐初复废,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邓州为南阳郡。
开封府: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梁太祖朱温初建国,升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为东京。后唐同光元年(923年),降开封府为汴州。后晋天福年间(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京。后汉、后周、宋朝因之为东京。金朝后期以开封府为南京。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北京开封府。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罢京为府。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清朝因明朝之旧制为开封府,为河南省会。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
燕山郡:在宋朝时期称燕山府路。燕山府路包括有一府:燕山府;九州:涿、檀、平、易、营、顺、蓟、景、经;总领二十县。北宋朝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诏山前收复州县,合置监司,以燕山府路为名,山后别名云中府路。燕山府:唐朝时期为幽州范阳郡;五代十国时期石晋以范阳郡贿赂辽国,辽国将其建为南京,又改号燕京;金国灭契丹后,以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二十四县来归;北宋朝宣和四年壬寅(公元1122年)改燕京为燕山府,又改郡名为广阳,领十二县;北宋朝宣和五年癸卯(公元1123年),童贯、蔡攸入燕山;北宋朝宣和七年乙巳(公元1125年),郭药师以燕山叛,金国复取之;下辖十二县:析津、宛平、都市(赐名广宁)、昌平、良乡、潞县、武清、安次、永清、玉河、香河(赐名清化)、漷阴。北宋朝宣和七年乙巳(公元1125年)再陷于金国。元朝时期沿袭宋朝建制,归大都统辖。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在明朝永乐十九年辛丑(公元1421年)迁都后称北平府。中华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改称北平。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己丑建立后,称北京市。
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
燕山堂:以望立堂。
德让堂:昔尧以天下与舜史臣称为峻德为克让舜以天下与禹史称为元德为温恭后太伯三以天下让夫子称曰至德让之名其来必有所自称必有所由乃吾大华公修谱取名以颜阳于台者曰德让果何妨乎其亦曾以天下让而名之欷然披阅帝王前后总纪从无踪迹似名之者出于无谓也吾思之此非由后人之事而窃取也盖由我始祖含宏公为轩辕次子在三皇时兄弟寿各以百千其传天下也皆以兄弟为世及吾祖居次以世及论之亦直有天下者也乃竟不有焉想必伐逐鹿之后退处遐方如后世之避河南避阳域不肯涉帝位而履至祚虽其让隐微而实自有不能掩者故大华公修谱之曰或得其实于文献之遗若曰吾祖在沟穆时亦曾以德相让也乎故取名堂者一以阐祖亲之轶事一以垂子孙之家模使吾但氏子孙世世成礼让之俗息竞争之风也余特表而出之以示不忘所自云。
字辈
新疆乌鲁木齐但氏字辈:“一弘正开传尚德茂功昭汉唐家崇仁让代显贤良学宗孔孟品重端方博厚恒远咸期同昌”。
重庆长寿但氏字辈:“维文开天运道大国家兴富贵传宗宝永远万年青”。
重庆垫江但氏字辈:从启学凤林,永作盛朝相;汝可长连登,人才万代兴。
重庆合川但氏字辈:“凤应守为红秦开大春家山河天光秀丰玉正新发”。
四川荣县但氏字辈:“传尚德茂功昭汉唐家崇仁让代显贤良学宗孔孟品重端方博厚恒远咸期同昌”。
四川大英但氏字辈:“一弘正开传尚德懋功启承光裕必大图中广其天序如日之同”。
四川但氏一支字辈:“益鸿正开白权尚德茂功昭汉堂家崇仁让代显贤良学宗孔孟品重端方博厚恒远咸期同昌”。
湖北蒲圻但氏字辈:“伏兴应文胜淑存时维希近信一弘正开传尚德懋功启承光裕必大图中广其天序如日之同同昌品重瑞方博厚恒远咸”。
湖北汉川但氏字辈:“传尚德懋功昭汉唐家崇仁让代选贤良学尊孔孟品重端方博厚恒远咸期同昌”。
江西鄱阳但氏字辈:“汉盛杨先誉分芳积庆长教家敦信让立品效贤良继述读书人贻谋训典光绵延开□绪发迹志三昌”。
江西都昌但氏字辈:“万宗一本世德相传汉盛杨先誉”。效贤良,继述诗书久,贻谋训典光,绵延开统绪,发迹志三昌。
安徽六安霍山但氏字辈(广公系时杰公支):“世守本业 正心修德 孝友传宗 才能辅国 庆习恩荣 克绍先哲(后为2012年广公系时杰公支下修谱新增字辈)永泰民富 泽合治长 薄厚恒远 咸期同昌 ”。
江西瑞昌但氏字辈:“肇启河南、荣昭汉唐、家传孝义、代显贤良、学尊孔孟、品尚端方、博厚恒远、咸期同昌”。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周公后裔;
齐桓子孙。
——全联典指但姓得姓源流。
五言通用联
武陵传美德;
叙州播芳名。
——上联:明朝但元行,知武陵,开荒田,兴水利,吏民爱之。下联:明朝成化举人但存学,官至重庆府通判。
六言通用联
汉时西域都护;
明代武德将军。
——上联:西汉 但钦,官西域都护。下联:明朝但应龙,官至武德将军。
十言通用联
敷政宣猷,济阴讴歌载道;
开荒兴利,武陵依赖如山。
——上联:汉朝人但邑,曾官济阴太守。下联:但元行。
开荒田,兴水利,功德多矣;
历险阻,采木材,绩能大哉。
——上联:但元行。下联:但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