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起源及历史

曾姓图腾_曾氏图腾

曾姓图腾(曾氏图腾)

  曾姓是中华传统汉族姓氏,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苍山县)西北一带。夏王少康封地给小儿子曲烈作为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后鄫国被灭,鄫国太子巫出奔邻近的鲁国,用原国名“鄫”为姓氏,但除去了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曾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八十五位,现今人口约七百三十多万,排在第三十二位。

  【释义】鄫、缯、曾古时通用,是古代蒸熟物的炊具,甲骨文中的曾字,下面田字形,代表蒸具,上面逸出的两笔代表蒸汽。

【得姓始祖】

  姒曲烈、太子巫: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的小儿子,被封于鄫,即今河南省的方城县北部一带,为侯爵,世代相袭为鄫侯。鄫国历经了夏、商、周三朝,承袭了近两千年。到了公元前567年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曾氏族人大多尊奉姒曲烈、太子巫为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曾参:字子兴,勅封献伯加封瑕邱侯,元配:公羊夫人,生子周敬王壬辰二月二十一午时没,于考王癸亥十月二十六未时葬夫坟侧丁山。生子二。是为曾氏鼻祖。

  曾敬、曾二八郎、曾六四郎、曾三十念三郎:曾敬为曾参四十四世孙,唐代旧之裔,居宁化,子二八郎、六四郎、三十念三郎分迁止杭之陈坑白沙、大古村南山下、扶阳、高寨岭等地。是为杭州曾氏始祖。

  曾甫政:南宋时嘉定间授江西上饶教谕,因立基邑之石门。是为江西上饶曾氏始祖。

  曾满凤:明万历由福建漳州定海县五都白叶林迁浙江平阳县蒲门,康熙时定居蒲门后岘。是为浙江平阳曾氏始祖。

  曾孝宽:北宋宰相曾公亮子,自晋江迁江阴。是为江阴曾氏始祖。

  曾圭:曾参第三十四世孙,隐自吉阳移家泉州。是为泉州曾氏始祖。

  曾新一郎:约于明初自广东兴宁龙归洞庭湖迁江西长宁县圹田。数位江西省赣州府长宁县圹田曾氏始祖。

  曾怀:世为晋江人,宋室南渡自京城迁居常熟,后官至右丞相,赐第县治西坊。是为常熟海虞曾氏始祖。

  曾纹昭、曾泰瑚:曾子后第五十六世,明初自长沙徙居湘潭瀛湖,正德时第六十世泰瑚徙石潭;泰韶、泰武徙莲托,故合修谱称石莲。是为湘潭石莲曾氏始祖。

  曾纹政、曾如湖、曾京益:元至顺间自江西永丰县龙潭徙至湘潭淦田。是为湘潭淦田曾氏始祖。

  曾延庆:光州固始人,唐禧宗时入闽,居泉州。是为泉州曾氏始祖。

  曾志诚、曾兰耀、曾集虞:曾志诚在元时由赣入粤,曾兰耀、曾集虞在清乾雍间由广东迁四川富顺。是为富顺西湖曾氏始祖。

  曾据云:宋元间有名裕振者,据云曾参五十三世孙,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居广东镇平县廖陂,后裔分布于兴宁、长乐、镇平、平远及嘉应州。是为兴宁、长乐、镇平、平远及嘉应曾氏始祖。

  曾宣杰:明永乐二年自吉水迁至湖南龙阳邑小塘。是为湖南龙阳曾氏始祖。

  曾芝:曾参十五世孙西汉末年迁居庐陵吉阳乡,第五十六世曾芝,明永乐至弘治间人,自永丰迁来宁乡,居于麻田。是为宁乡曾氏始祖。

  曾布:北宋崇宁年间出守润州,子孙遂世居之。是为润城西门外曾氏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缔造者大禹的后裔姒曲烈,属于以国名为氏。

  相传在帝舜时期,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达禹为姒姓。

  四千多年前,在中国黄河中游的许多氏族、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华夏部落联盟”。

  相传在尧作华夏部落联盟领袖的时候,发生过一次大洪水,持续了很长时间。田地被淹没,庄稼被冲毁,房屋倒塌,牲畜死亡。洪水泛滥,逼得人们逃上高丘或山上去找洞穴避难。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不少人就在大树上搭起木架巢居。洪水时涨时退,人们根本无法耕种。

  有一位名鲧号若阳的人,是黄帝族后裔,为夏部落酋长,被封在崇(今河南登封崇山),为崇伯,赐姓姒。鲧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他生性耿直,为人有些恃才自负。

  滔滔洪水漫患中原大地,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尧命鲧去治理洪水。鲧采用筑堤围堵的方法,企图把洪水堵住。这不仅没有把洪水堵住,反而使被堤围住的水越积越多,最后把堤冲溃,大水更加横流泛滥。鲧虽然也辛辛苦苦地奔波了九年,修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堤防,但是堵了东边西边溃堤,围了南边北边泛滥,始终没有把洪水制服。这时尧由于年老让位给了舜。舜见鲧治水九年了,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人民遭受了更大损失,就革去了鲧的职务。

  舜命鲧的儿子禹去继续治理。禹联合了共工氏和伯益、后稷等许多部落,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放弃了筑堤堵水的办法,改用疏导的办法。他根据地形的高低,疏通河道,排除积水,让洪水顺着河道宣泄,流向大海。经过13年的努力,制服了洪水。人们纷纷从高地上下来,回到平原上。接着,禹又带领人们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在黄河两岸的平原上开出了许多良田和桑土,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

  禹聪明能干,吃苦耐劳,为天下人谋利益,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在外面一共十三年,曾经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却没有进去看一看。“三过家门而不入”遂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佳话。

  大禹治水劳苦功高,得到了各地区氏族部落的拥戴,被尊称为“大禹”,在这些氏族部落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不仅中原地区有更多的氏族部落加入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就是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和西北方的羌戎集团中的一些氏族、部落,也先后加入了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夏部落的势力也随之壮大起来。

  舜年老以后,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到了禹的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已经很大。按照传统的“禅让”制,禹也事先推荐一个人,即曾经帮其治理政事的东夷族首领皋陶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不久,皋陶死,禹又推荐皋陶的儿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是,当禹年老逝世后,联盟部落中各氏族部落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这就是历史上的“大禹传子”。

  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当启登上夏王宝座以后,首先遭到了一个姒姓部落有扈氏的反抗。有扈氏是族居在夏族中心地区西边的一个大部落,他们的活动中心在今陕西户县一带。启率领军队亲自讨伐有扈氏,最后把有扈氏灭了。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下场,没有人再反抗了。夏启逝世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太康是个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专爱打猎。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去了一百天还没有回家。

  那时候,黄河下游的夷族,有个部落首领名叫后羿,野心勃勃,想夺取夏王的权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猎,觉得是个机会,就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回来的时候,走到洛水边,发现对岸全是后羿的军队,拦住他的归路。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过着流亡生活。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就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

  后羿是一个著名的弓箭手,百发百中。民间有后羿射日的传说。后羿开始还只是做仲康的助手。到仲康一死,他干脆把仲康的儿子相撵走,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寒浞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

  寒浞杀了后羿,夺了王位,霸占了后羿的妻妾,并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叫浇,一个叫殪。寒浞怕夏族再跟他争夺,决意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便派儿子浇将相杀死。那时候,相的妻子后缗已怀孕在身,见相被杀,就从城墙一个洞中逃了出来。后缗是夏王朝诸侯有仍氏之女,所以逃出后就直奔有仍(今山东济宁)。后缗回到娘家不久便生了个儿子,这个相的遗腹子就是少康。有仍氏因少康是夏后氏之遗孤,对他特别爱护。少康长大后,有仍氏便命他作了牧正,也就是主管畜牧的官。少康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对寒浞和浇满怀仇恨。而少康在有仍那里作牧正的事,没过多久就被浇知道了。浇振了亲信椒前往有仍寻找少康。椒还没到有仍,少康得到了消息,就从有仍逃奔到有虞(今河南虞城)。有虞的诸侯叫虞思,是有虞氏之后,世代与夏后氏亲善,得知少康是夏相之子,就热情接纳,并命少康作了有虞国的庖正,也就是掌管膳食的官,而且将两个女儿(二姚)嫁给他,又把纶邑(今河南虞城)分给他住。在纶邑,少康有十里见方的土地,还有五百卒(一旅)供其使用。于是,少康便以纶为基础,积蓄力量,暗中收集夏王朝的人,准备复国又安抚在夏王朝中作过官的人。

  就在少康准备恢复夏朝的同时,有个逃居在有鬲(今山东德州)叫伯靡的夏遗臣,也在积极地准备行动。少康与他联合进攻寒浞。少康派亲信女艾前去刺探浇的情报,同时派自己的儿子季杼去诱殪。然后,少康亲自率军消灭了浇,季杼的军队灭了殪,伯靡也率领斟灌、斟寻之师讨伐寒浞,攻下了夏邑。伯靡和夏后氏的贵族们拥立少康继位为夏王,又重新夺回政权,恢复夏后氏统治。史称“少康中兴”。各地的诸侯、方伯得知少康回到了夏邑,恢复了夏禹的业绩,奉祀夏的祖先和天帝,维护了夏朝原有的统治,又都纷纷带着贡物前来朝贺。

  夏王少康从小就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流离生活,因此,上任伊始,便恢复管理生产的稷官和管理水利工程的水正,并挑选得力的人选担任这些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官职。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王朝的统治也得以巩固。

  据史籍《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记载,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姒曲烈封于鄫,即今河南省的方城县北部一带,为侯爵,世代相袭为鄫侯。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再封鄫侯为子爵,延续夏禹的世祀,并移封鄫于山东临沂苍山县西北部城。由于鄫国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常常被莒国、邾国和鲁国欺凌。为了改善同邻近侯国的关系,鄫侯便与较为强大的鲁国建立了姻缘关系。

  鄫国历经了夏、商、周三朝,承袭了近两千年,在周灵王姬泄心三年(莒犁比公己密州九年,鲁襄公姬午四年,公元前569年),鲁襄公向春秋霸主晋厉公姬寿曼要求把鄫国作为自己的附庸国,并代鲁国负责向盟主国提供一部分贡赋,为此进攻鄫国。此前,鲁釐公(鲁僖公)姬申将女儿嫁给了鄫侯姒时泰,还生了公子姒巫。不久,姒时泰又娶了莒国君主莒犁比公之女,生子后欲立为储君,这就危及到了姒巫的政治地位,而鄫国亲近晋、鲁两国的行为,自然也受到莒犁比公的强烈反对。农历10月,莒国联合邾国攻伐鄫国,鲁襄公赶紧派大夫臧纥率军援救鄫国,结果却吃了败仗。

  周灵王四年(公元前568年),公子巫代表鄫国在戚邑(今河南濮阳)参加了晋、宋、陈、卫、郑、曹、莒、邾、滕、薛、齐、吴等诸侯国的盟会,以联合抗御楚国,由此才使鄫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到了春秋时期的周灵王五年(莒犁比公十一年,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公子巫因自恃有鲁国作后盾,因而再次怠慢了莒国。而当年齐灵公姜环出兵吞灭了莱国,莒犁比公便抓住鲁襄公忙于与齐灵公争抢莱国之地、疏于扶助鄫国的时机,在当年一举灭掉了鄫国。

  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姒巫出奔到鲁国,并在鲁襄公的手下做了一名大夫。后来,他曾多试图复国,但最终都失败了。

  在太子巫(姒巫)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鄫氏,后因为失去了国邑而去掉“邑”偏旁,表示失去国土,改称曾氏,后主要在鲁国生息繁衍,世代相传至今。

  曾氏族人大多尊奉姒曲烈、太子巫为得姓始祖,千百年来一向严厉禁止同姓族人通婚。

  源流二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官称曾臣,属于以官职爵位称号为氏。

  曾,就是孙子之子的称谓。而曾臣,原来是西周时期王室排名最末的大夫,屈称为曾臣,在后来的春秋时期,成为所有诸侯国大夫对周王室的屈称。

  这在史籍《左传·襄十八年》中记载:“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曾臣,犹末臣。曾祖曾孙者,曾为重义。诸侯之于天子,无所可重。曾臣犹末臣,谦卑之意耳。”

  在许多称曾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爵位称号为姓氏者,称曾臣氏,再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曾氏、臣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彝族、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曾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曾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曾氏最早源起于山东,一直到汉朝之前皆未出山东之境。自西汉开始,曾氏族人以山东为中心向周围发散。西汉时曾光徙居长沙(今湖南长沙),是为长沙房,曾顼徙于扶风(今陕西兴平),是为扶风房。其后曾玉、曾淐分别迁居于冀州(今河北冀县)、青州(今山东淄博)。王莽之乱后,曾据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今江西吉安)之吉阳乡,并以此为中心不断向湖南、福建、广东等地繁衍,曾据也因此被称为江南曾氏之鼻祖。自清朝起,曾氏族人开始向台湾及海外迁徙。

  春秋时期

  曾氏远出于夏禹,到了春秋末年,家族中出了曾点、曾参(宗圣曾子)父子。在《曾氏族谱》中,曾氏族人大多把宗圣曾子作为自己的一世祖。

  逃至鲁国的曾氏族人在鲁国世代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氏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期间,曾氏族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而声名显赫,家族昌盛。

  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兴平),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今河北冀县)、青州(今山东淄博)。

  曾宝之孙曾据,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县(今江西吉安)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曾据有二子:阐与王易。曾阐的五世孙曾丞有三子:珪、旧、略。略居抚州南丰(今江西广昌),为抚州(今江西临川)房。

  曾阐的十世孙曾震忽避乱徙居韶州(今广东韶关),为韶州房,曾珪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赣州),其十一世孙曾通则徙居交州(今广东广州)。

  至此,曾氏族人在汉朝末期以前,由于累官或战乱等原因,不断迁移,已分别进入了山东、河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等省。人口众多,家族兴旺,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郡望。

  两汉时期

  发祥于山东的曾氏族人,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举族搬迁到了江西庐陵一带。然后,他们又以庐陵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迁移和繁衍,尤其是南方的福建和广东诸地,更是他们向外发展的主要目标,遂使曾氏族人发展成为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曾氏族人于东汉时期又大举南迁,第十五世曾据率宗族千余人由山东渡江南迁,先居于庐陵吉阳乡,后又迁至莺迁乡。

  魏、晋、南北朝时期

  曾参第二十三世孙曾曜于魏晋时期徙居蜀郡(今四川、重庆一带)。

  连年战乱频仍,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加之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所以曾氏族人在此期间也大量进入南方诸省,其一支徙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尚有几支分别迁居蜀郡(今四川成都)、豫章(今江西南昌)、吴郡(今江苏苏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南阳(今河南南阳)、江夏(今湖北鄂城)、襄阳(今湖北襄樊)等地。从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氏族人遍布全国,名人不断涌现,家族势力日渐壮大的局面,逐渐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姓之一。

  隋、唐、五代时期

  社会安定,宗族发展速度加快,扩张、播迁亦为时尚。唐朝末期,曾氏族人有入迁福建者。后来至宋朝末期,由于战乱,外族入侵,曾氏又几度迁移。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江西境内的百姓深受战乱之苦,被迫东向溯章水进入福建的汀州,沿韩江以下而分布于潮州各县。南丰曾氏族人经江西广昌、石城,到达福建的宁化、长汀、上杭,最后达到广东平远、兴宁、五华以及香港等地。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曾参第五十三世孙曾裕振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居广东潮州府程乡县徐溪乡。

  香港新界的《曾氏历代宗亲谱》中记载:“纡淳,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桢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这说明在宋朝末期已有曾氏族人到金门居住了。靖康之乱时,金门就是乱世中的桃源,当时梁、傅、曾氏等豪门大族都率众来到岛上开发山海之利,做长居久住的打算。

  在《江阴曾氏续修宗谱》中记载:“始迁祖孝宽,北宋宰相曾公亮子,自晋江迁江阴”。

  在《海虞曾氏家谱》中也记载:“始迁祖怀,世为晋江人,宋室南渡,自京城迁居常熟。后官至右丞相,赐第县治西衮绣坊。本族一世祖懈,明代自县城迁居东乡二十九都曾家湾”。

  江阴《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中记载:“硅子第三十五世隐自吉阳移家泉州,第四十八世德于明初自晋江移家江阴之南乡,至其孙享禄、良禄之后析为东分、西分,散居于曾村、戈巷、金巷等处。”

  江西南丰曾氏族人迁至润州,《润城西门外曾氏重修族谱》中记载:“一世祖为北宋曾布,崇宁年间出守润州,子孙遂世居之。”

  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谱》中记载:“始迁祖坟政、如湖、京益,元至顺间自江西永丰县龙潭徙至湘潭淦田。”

  明、清时期

  汉寿《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中记载:“始迁祖宣杰,明永乐二年自吉水迁至湖南龙阳邑南小塘”。

  宁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中记载:“第五十六世芝,明永乐至弘治间人,自永丰迁来宁乡,居于麻田”。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谱》中记载:“始迁祖定四郎,明初由江西万载迁湘乡,卜居女句水七里塘曾家边”。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头江房谱》中记载:“圣三郎元季由赣迁湘乡,是为本族始祖。其子镇抚明初徙居邑南黄花韶岭间,卒葬榔山;其子纹禄自榔之神山徙居龙潭头江”。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清政府出台“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中垦者准入籍”的政策,外省移民纷纷迁入四川。曾氏也在其中。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歉收,由长江水路入川的“楚省饥民”“日以千计”两湖百姓携家眷入川者,不下数十万,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曾氏族人也在这次西行之列。

  四川富顺《西湖曾氏祠族谱》中记载:“始祖志诚,元时由赣入粤。始迁祖兰耀、集虞,清雍乾间由广东迁四川富顺。”民国《成都曾氏支谱》中记载,仅广东兴宁曾氏就有成都、崇宁、新津、彭县、彭山、嘉定、犍为、华阳、金堂、仁寿等地;另外在民国《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中记载,广东长乐曾氏族人分别迁往简州、金堂、成都、华阳、新都、新繁、资阳。至此,曾氏族人已播迁于各地,且有远播台湾与海外各地者。

  迁入台湾

  曾氏族人迁居台湾是在明朝末期,最早到台湾开基立业的曾氏先人是漳州府海澄人曾振吻,他在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便到台湾开垦了。

  曾氏族人大举移居台湾是在清朝时期,从清康熙到光绪年间曾氏入台者三十人。清康熙年间,一人与许姓合垦新竹县香山乡(今台湾新竹),一人到今彰化县竹塘乡开垦。清康熙末年,曾机禄、曾瑞文入垦深耕堡(今台湾新化沙山乡)。清康熙、雍正年间,曾某与邱、乌二姓,合垦屏东县车城。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福建南安人(今福建南安)曾才开垦大棣榔堡溪南庄。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陆丰人(今广东陆丰)曾国鹄入垦竹北二堡圆山(今台湾新竹红毛乡)。清雍正初年,曾某与巫、何二姓开垦猫罗堡柳树林庄、登台庄。清雍正年间曾某与许、叶二姓合垦今新竹县香山乡社寮角、下厝角、香山。

  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漳州人(今福建漳州)曾合记入垦今台北县新店镇(今台湾新店)顶城里。清乾隆八年,广东人曾某与广东人赖、曹、温三姓,福建人田、庄二姓,开垦苗栗二堡通霄庄(今台湾苗栗通宵镇)。清乾隆三十年,同安人(今福建同安)曾某入垦今台北县八里乡埔头村。清乾隆四十年曾某与何、巫二姓合垦今台中县东势镇。清乾隆四十一年泉州人(今福建泉州)曾壁章开垦今台北县林口乡青湖村中湖。

  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广东人曾宣再与钱、詹、黄三姓合垦今新竹县横山乡田寮村。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曾干运入垦新竹县宝山乡。

  迁徙台曾氏族人以福建、广东居多,多系龙山派苗裔。台湾省新竹县竹北乡莰顶曾氏的祖先,就是第六十七世裔孙,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自福建同安渡海入台的。台北县曾氏,亦出晋江曾氏。桃园新屋乡永安村曾氏,则来自广东陆丰县,自武城繁衍而来。

  迁居台湾曾氏族人的聚居地看主要在新竹、南投、台南等地。晋江新市武城曾氏迁往台湾府、承天府、盐水港鱼寮庄(今台湾新竹)、竹堑、彰化、淡水(今台湾台北淡水镇)、大坪庄、东螺、澎湖屿、浯岛。晋江畲店曾氏迁往咬狗竹、盐水港;泉州龙笋曾氏迁往彰化城内、府城等。随着当地曾氏居民的增多,随之也出现了以曾氏命名的自然村,在台湾彰化县秀水乡有曾厝村,田尾乡有南曾村、北曾村,在基隆市中山区有曾仔寮、曾厝等。

  民国四十二、三年间(公元1953~1954),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市,阳明山一特别区,及台北、宜兰、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东、花莲、澎湖十一县所作的调查表明,除桃园、云林、台东、高雄四县外,全省住民八十二万八千八百零四户中,有曾氏一万两千零二户,占全部户数的1.45%,居全省七百三十七姓的第十六位。

  移居海外

  据民国三十七年重修福建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记载:一百零八名族人移居南洋,晋江《武城曾氏宗谱》记载:三十四人到海外谋生。安海《武城曾氏族谱》记载:“应助,明威将军,生于顺治己丑年(公元1649年)五月二十八日,卒康熙乙亥年(公元1695年)十月初四日,旅葬安南国(今越南)”。

  《武城曾氏宗谱》记载有的毓萱、毓应、毓蒲、毓宁四人:毓萱,字秉可,号仕受,生康熙戊戌年(公元1718年)九月十九日……少游东瀛。毓应,生雍正五年丁末(公元1727年)二月廿二日,往番邦。毓蒲,生乾隆丙辰年(公元1736年)七月初九日,往暹罗。毓宁,生雍正壬子年(公元1732年)九月初八日,卒乾隆甲寅年(公元1794年)七月十三日,葬在暹罗。

  安海《武城曾氏族谱》有坤观、衍国两人:坤观,字贻地,生乾隆乙酉年(公元1765年)十月十四日,卒乾隆辛亥年(公元1791年)六月初十日,殁于吕宋。衍国,号怀远,生于雍正丙午年(公元1726年)八月十八日,逝世于乾隆乙酉年门765年)九月廿九日,殁葬吧地。

  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记载:传龙,生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正月初二日,往南洋。子纪炉、纪案、纪坛均在南洋。传挺,生光绪十四年戊子(公元1888年)七月二十日,在南洋。配连氏,生光绪十七年七月初十日,在南洋。子纪照、纪饯、纪墀均在南洋。纪巩,生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九月二十二日,往南洋。配陈氏,生宣统二年庚戌五月初十日,卒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葬南洋麻坡沙仑永德公冢山。纪烈,生光绪十三年丁亥(公元1887年),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因匪乱,携妻徐丽,子广坡、广闯、广切、广苔、广锡等人往南洋拉美士。夫妻卒葬南洋,子孙现在拉美士。广听,生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公元1895年)八月初七日,往南洋。配陈氏,生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公元1900年)九月初五日,卒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四月二十九日,葬南洋麻坡沙仑永德山公冢。昭美,字口焕,生光绪十一年乙酉(公元1885年)九月二十八日,卒葬南洋。配黄氏,生光绪十九年癸巳(公元1893年),卒民国十八年己六月初九日,葬南槟榔屿眼唐。

  晋江《武城曾氏宗谱》记载:庆伻,生于民国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卒1978年戊午三月十一日。配缅甸仰光口氏,子五,长台升,次台金、三台前、四台源、五台江。合家现住在仰光。

  从侨居的地点看大部在南洋,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地都有曾氏族人定居。

  曾氏族人已开始向世界各地播迁,到目前为止,除大陆、台湾以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曾氏族人的足迹。

  分布

  宋朝时期,曾姓大约有5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6%,排在第三十一位。曾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曾姓总人口的57%,是当时江西的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福建、安徽,这三省曾姓大约占全国曾姓总人口的82%,其次分布于广东、河南、陕西,这三省的曾姓又集中了14%。全国形成了以赣、皖、闽为中心的曾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曾姓大约有4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9%,为明朝第四十四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曾姓人口增长为负值。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广东,这两省曾姓大约占曾姓总人口的65%,其次分布于湖南、福建、湖北,这三省的曾姓又集中了23%。江西为曾姓第一大省,占曾姓人口的5l%。其人口主要向南部地区迁移,北方地区曾姓人口萎缩严重。全国重新形成了江西和广东为中心的两块曾姓人口聚集区,曾姓人口重心由东南向南漂移。

  当代曾姓的人口约730多万,为全国第三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曾姓人口由46万增到730万,增长了15倍多,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曾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江西、四川四省,大约占曾姓总人口的58%,其次分布于福建、湖北、重庆、广西、台湾、贵州,这六省有集中了29%的曾姓人口。湖南为当代曾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曾姓总人口的16.6%。全国形成了江南多曾姓、江北少曾姓的分布现状。人口流动主要有江西和广东向西部的两湖和四川移民,全国形成了川、渝、鄂、湘、粤、桂、赣、闽、台联成一片的曾姓密集分布区。

  曾姓在人群中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湘赣粤闽大部、台湾、广西东北,曾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28%以上,中心地区可达2.3以上,这一区域覆盖面积大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6.6%,居住了大约42%的曾姓人群。在广东西南、海南、广西大部、云南北部、黔渝、四川大部、湖北大部、湖南北端、江西北部、皖浙南端、福建北部,曾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4%--1.28%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的15%。居住了大约40%的曾姓人群。

  如今曾氏族人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分布。

  【迁徙入闽】

  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一带。先秦时期,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而声名显赫,家族昌盛。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冀县)、青州(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曾宝之孙曾据,因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曾据有二子:阐与王易。曾阐的五世孙曾丞有三子:珪、旧、略。略居抚州南丰(今江西广昌县东),为抚州(今江西临川市西)房。曾阐的十世孙曾震忽避乱徙居韶州(今广东韶关市南),为韶州房,曾珪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其十一世孙曾通则徙居交州(今广东省广州)。至此,曾姓族人在汉末以前,由于累官或战乱等原因,不断迁移,已分别进入了山东、河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等省,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郡望。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在北宋末年,吉阳始祖曾据裔孙曾恩一宗圣(44代),他的5子江、淮、河、汉、海,先后迁来闽西上杭开基;南宋理宗宝庆年间,宗圣45代鲁国郡裔孙曾十三郎,从山东曲阜迁上杭紫金山。形成南北两宗曾氏在汀江中游地域的汇合,使上杭成为客家曾氏繁衍外迁闽西南、粤东南、赣南、广西、台湾以及东南亚海外各地的幅射中心。

  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以岭南行军总管,入闽平定“啸乱”,有府兵队正曾仲规跟随到漳州,宋封赠辅国将军。据传,曾溥于唐麟德元年(664年)从河南申州济阳入闽。

  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河南光州刺史曾高自江西南丰入福州,世居福建。

  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黄巢起义,江西境内的百姓深受战乱之苦,被迫东向溯章水进入福建的汀州,沿韩江以下而分布于潮州各县。南丰曾姓经江西广昌、石城,到达福建的宁化、长汀、上杭,最后达到广东平远、兴宁、五华以及香港等地。

  唐光启年间(885-887年),曾参(曾子)的第三十六世裔孙曾延世,官为唐·团练使、光州刺使、开闽侯、赠金吾上将军晋光禄大夫,奉旨率家族与其内弟王潮、王审知等攻入福建,转战福、汀、漳、泉诸州郡。于光启二年(886年)定居晋江泉州城西的龙头山一带。曾延世执行轻徭薄赋、扶农桑、重山海、护工商,整吏治、任贤才、兴儒业、振文化等一系列方略,使闽地得以安定,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繁荣时期,为福建的发展立下了功勋,遂成为曾氏龙山衍派一世祖。子孙初分衍泉州、漳州、福州等地。

  宁化方田王屋坑《曾氏族谱》:崇德于南唐保大三年,自永丰西徙。传四世载阳,官将士郎,其五世孙盛唐,彦职之子自江西新坡迁宁化江头岭(治平乡)、吾家湖(济村乡)。子孙衍石城、延平、宁都、松溪、寿宁、浦城、归化、汀州、湖广、四川、粤东等地。

  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曾淳由南丰入闽,留居汀州府宁化县石壁,复迁长汀,为入汀始祖。北宋初年,曾旧的7世孙曾中彦(曾参40世)字宗俊,由江西虔州(今赣州)徙汀州府宁化县,他的五世孙恩一(曾参44世)于南宋绍兴年间(1161—1162)再徙上杭县,他的五个儿子分居上杭的茶地、蓝溪、庐丰、下都、才溪。曾氏后裔尊曾恩一为入杭始祖,后裔播迁永定、南靖、平和、东山等县。恩一后裔从闽南迁台有上百个支系,如平和开基祖曾觊的后裔曾麻、金盾、可试、日旺、日寿、日柱、柳金、仲兴、启行、昭洲、昭丁、昭煌、昭樟、文回、文渎、文凿、天助等。清康熙年间,南靖曾明捷与妻及4个儿子,曾名奇与妻及6个儿子渡海去台。又曾略裔孙兴梁由赣入闽,先居宁化县,后迁上杭县城郊水南开基,裔迁闽中福州、粤东镇平(今蕉岭县)等地。另曾巩(曾参43世,中书舍人,文学家,人称南丰先生)之孙曾悊,素习堪舆,与母舅路过宁化县柳杨(今为明溪县盖洋镇杨地),相其吉地,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迁入定居,到南宋,裔曾念一郎(曾参49世)由盖洋迁连城县城南五里曾屋山(现莲峰镇蔡屋村一带)定居繁衍。民国《武平县志》载:“曾氏皆祖巫公之后,曾点及参,世居武城。十五传据迁庐陵之吉阳。至宋五十三传裕振,迁广东镇平县蓼陂乡。始迁祖伯泗郎为五十四传,自镇平迁居(武平)县城。”裔孙在武平县及江西播迁。宁化曹坊曾家背《曾氏族谱》:洪立裔孙俞公,生五子。长子定公,为南城张家山始祖。再五传至东林,有次子庆禄,字元朗,官至总戎指挥。宋时,携子五二郎,自南丰迁居宁化会同里(曹坊乡)马龙坪。生九子,长子智先,于元祐三年,徙居潭飞寨(亦名南平寨,现为南城村)。洪立之十六世孙孟元,授福建汀州通判,致仕后,寄居清流县。传六十二世肇公,讳开,号介,于明弘治十八年,自清流徙居宁化大塘边,后衍龙上里、曾家背等地。《梅县志》:延鐸十三传裔孙曾惇,北宋政和间,由南丰迁宁化石壁。其孙桢孙、佑孙。宋末元初,桢孙迁居广东长乐;佑孙迁居广东兴宁,生四子。长广新,由宁化迁兴宁。其孙五郎,由兴宁迁梅县。宁化曾氏基本是曾参四十七世彦识曾孙文兴、文举(五十世)裔孙,目前保留下来的曾氏祖祠有五座,其中方田乡南城村两座,均称曾氏宗祠。上祠位于南城村左边坑尾,祀定公五世孙德贵;下祠位于南城村山下屋里,主祀宋一世五二郎,堂号“敦睦堂”。方田乡黄竹坑一座,称曾氏家庙,主祀文兴公支系六郎公一脉。堂号“追远堂”。济村乡吾家湖两座:上祠名“曾氏家庙”,堂匾“忠怒传家”,祀一世祖宗圣公曾参及羊氏孺人及宁化始迁祖文兴裔孙淑杰、淑仁一脉。下祠名“曾氏宗祠”,堂号“明荐堂”。晋祀牌位和上祠相同。

  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宗圣”曾参第四十五世鲁国郡的裔孙曾十三郎从山东曲阜迁徙福建上杭紫金山。这一支山东曾姓的继续南迁,形成南北两宗曾姓在汀江中游地域的汇合,使上杭成为客家曾姓繁衍外迁闽西南、粤东南、赣南、广西、台湾以及东南亚海外各地的辐射中心。宋元间曾参五十三世孙曾裕振自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居广东潮州府程乡县徐溪乡。

  北宋初年,曾参第四十世孙,曾氏老三房曾旧第七代孙曾中彦,字宗俊,官通直郎,由江西虔州(今赣州)徙汀州宁化,而后再徙上杭,又衍永定、平和、南靖等地,并得到较大发展,形成宁化房系。

  香港新界《曾氏历代宗亲谱》说:“纡淳,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桢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

  宋末已有曾姓先民到金门居住了。靖康乱时,金门乱世中的桃源,当时梁、傅、曾姓等豪门大族都率众来到岛上开发山海之利,做长居久住的打算。

  元朝末年,竹塔半径山曾氏开基祖曾永茂为宗圣苗裔,家巨富。传至曾祥生为二十三世。

  2008年统计曾氏分布:平潭县中樓鄉大坪村;福清市高山镇东进村瑶下自然村。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安村,延世公派。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西湖,大约1500丁;荔城区 畅林社区溪头村有曾氏宗亲600余丁;仙游县游洋镇鲁头村,大约1720-1730年间,现有人数300-500人;园庄镇枫林村、园庄镇土楼村,五六十人。三明市沙县夏茂东街 600人;尤溪县洋中乡后村1000人、坂面乡下川村后湖自然村,500人左右;宁化县安远乡洪围村,100-120人,由仙游县游洋镇鲁头村迁此;方田乡王屋坑村、方田乡朱王村500人左右;坂面乡下古迹口村,有300左右、坂面乡下厚碌坪村,约300;洋中镇后楼村;将乐县白莲镇大里村。泉州市惠安县螺阳镇松光村草柄自然村, 约850人;螺阳镇松星村、螺阳镇松星村厝仔自然村, 约400人;螺阳镇松星村后康自然村, 约550人;螺阳镇松星村上店自然村,约450人;涂寨镇曾厝村, 约1400人;德化县浔中镇石鼓村,约2000人;浔中镇石山村,约1300人;浔中镇祖厝村,约1500人;晋江市安海镇赤店村,大约有5000多人;安海镇西安村 300人左右;池店镇屿崆村上钞自然村,55户,约230人;内坑镇东宅村 500多户2000多人;内坑镇后库村、内坑镇亭顶村;南安市官桥镇成竹村上曾 700人左右(鲁国传芳);官桥镇成竹村杏村100人左右(龙山衍派);官桥镇成竹村曾庴 1900人左右(龙山衍);康美镇团结村湖宅村,大约200户左右;漳州市平和县九峰镇黄田村,全姓曾;九峰镇霞西村高寮曾氏村黄田背屋房系;九峰镇下北村、龙海市东园镇厚境村、东园镇秋租村;浮宫镇担宅村,延世公派,90%姓曾;南平市延平区太平镇曾厝村,700人;建瓯市东峰镇霞镇村西山组;建瓯南雅黄园村张坑 70人;建瓯南雅爱竹村 280人;炉下曾福道约300人 ;南平南山折竹村 150人;建瓯房道尤当 136人;南平市洋后乡良坑村 500 人;龙岩市新罗区西陂镇排头村曾厝上设有曾子祠,族人五百余人;长汀县 童坊镇下坑村;武平县 东留乡兰畲村,约100人;连城县 赖源乡黄宗村;漳平市新桥镇珍坂村,约2800人,从泉州过来;宁德市寿宁县大安乡大熟村,800多人;清源乡山头湖村,约600人。

  【播迁海内外】

  龙山始祖曾延世后裔已有数千百房系,不但繁衍福建各地,而且遍及祖国大陆、台湾和东南亚一带以至五大洲。

  元明清时期,曾姓已播迁于全国各地及台湾,根据台湾省曾氏族谱的记载,宗圣曾子,总共有三个儿子,依序为元公、申公华公;台湾的曾姓,大多传自长房的曾元,以祖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的“龙山派”曾氏而言,大致是曾子的第七十至七十五世裔孙。最早到台湾开基立业的曾姓先人是漳州府海澄人曾振赐(一说曾振吻),于明毅宗崇祯十五年(1642年)迁徙台湾,繁衍生息。据《台湾篇》载,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年间曾姓族人相继往台。明末清初曾姓族人辅助郑成功东征台湾,其后还有几次移民。这都是使台湾的曾姓族亲日众之源。在《台湾篇》、《台湾中部古碑文集成》、《南流文献》、《屏东县古碑文集》、《新竹文献会通讯》、《嘉义县古碑文集》、《曾氏世界宗亲总会会刊》等史籍里,均记载着曾姓后裔对开发宝岛台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迁居台湾曾姓族人的主要聚居地有新竹、南投、台南等地。平和、台湾《曾氏族谱》:六十四郎公,原居宁化石壁村。宋末元初迁居上杭。后衍永定、石城;续衍台湾。台湾屏东《曾氏族谱》载:屏东曾氏始祖裕振公,宋末由中原南迁至福建宁化石壁,第二代逢元代之乱,再迁居今广东蕉岭县兴福乡。曾氏6户子孙再于清初移台湾屏东平原。台地南部高、屏二县曾姓由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蕉岭县)迁台者,大部分是裕振公(念二郎)后裔,在此宗亲又分为:九岭户、西山户、南山户、端塘户、黄坑户等等。曾氏入垦台湾屏东平原的六户子孙,目前分散在六堆地区。台湾曾姓除“龙山”之外,还有兰溪派、大湖派、龙潭派、西门濠口派、太平寨派、清源派、惠安派等等。树有根,水有源,两岸绝大部分曾姓族人是“共祖同根”,台湾曾姓族人和福建曾姓族人绝大部分是直系血亲——子女迁到台湾,小部分是旁系血亲——兄弟迁去台湾。随之也出现了以曾姓命名的自然村,在台湾彰化县秀水乡有曾厝村,田尾乡有南曾村、北曾村,在基隆市中山区有曾仔寮、曾厝等。1953-1954年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市,阳明山区,及台北、宜兰、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东、花莲、澎湖11县所作的调查表明,除桃园、云林、台东、高雄4县外,全省住民828804户中,有曾姓12002户,占全部户数的1.45%,在台湾曾姓人口也约有一百万人。

  曾姓族人在向台湾迁徙的同时,也开始向海外迁徙。到目前为止,除大陆、台湾以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曾姓族人的足迹。仅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民国三十七年重修)载:108名族人移居南洋,可见在海外宗亲人口众多。

【郡望堂号】

  郡望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庐陵郡:庐陵郡始建于东汉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治所在石阳(今江西吉水,一说在江西吉安)。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高昌(今江西泰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到了唐朝时期,又改名为吉州。

  武城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吉县。吉县古称“屈”,实际上“吉”与“屈”乃一音之转,是后人为避其“短亏”、“困顿”等贬义,才谐为“吉”的。周惠王十九年(癸亥,公元前658年),晋献公为了实施其消灭虞国和虢国的计划,采纳了大夫荀息的建议,以屈产之乘和垂棘之璧去贿赂虞君,请求借道南下伐虢。所谓“屈产之乘”便是屈地所繁育的良马;“垂棘之璧”是垂棘(在今泽州县,一说在曲沃县,一说在潞城市)所产的宝玉,这是两种晋国特有的珍稀之物。起初晋献公还舍不得送给虞君,荀息劝道:“只要虞国允许借道给我国,这两件宝物只不过是在外寄存些时候罢了”。果然三年后,晋国利用虞君的短视先后消灭了唇齿相依的虢国和虞国,良马和宝玉又重新回到了晋献公手中,只是“马齿长矣”。几乎与伐虢战争同时发生的另两件与屈有关的史事便是“夷吾居屈”。当时,骊姬为了废掉太子申生,改立自己的儿子奚齐,借口屈与蒲为国防重地,鼓动晋献公下令让夷吾守屈,让重耳守蒲,完成了她扫清障碍的第一步。据《左传》记载,在修筑屈邑的过程中,夷吾发现筑城的工人常把柴草填进墙体内充土方,工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于是就汇报晋献公,晋献公又严厉斥责了监工的士大夫。士大夫却恭敬而坦率地向晋献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没有战争而筑城池,这只能使国内的敌人据以为患,既然是为敌人修城池,又何必那么认真呢?我没有认真筑城,是对您的不敬,但如果认真筑城而被敌人利用,又是对您不忠,我该怎么办是好?如果君主能修养德行,群公子的地位得以巩固,什么城池能比这坚固?但照此下去,不出三年将出现内战,我看就不要太认真了吧”。回家后,士大夫腹牢骚地赋诗一首,其中有“一国三公,吾谁适从”的名句。周惠王二十一年(乙丑,公元前656年),骊姬又设计诬陷夷吾和重耳要加害晋献公,夷吾恐祸及其身,连夜从绛都逃往屈邑。晋献公听信骊姬谗言怒不可遏,派人伐屈,夷吾被迫据城抵抗。次年春,又派贾华伐屈,夷吾不敌,只得逃往梁国避难。屈地分为北屈和南屈两部分。《左传》在记述骊姬谮诸公子于献公时说:“蒲与二屈,君之疆也”,这“二屈”即指北屈和南屈。《水经注》中引用了《汲郡古文》中的一句话:“翟章救郑,次于南屈”,也证实了二屈之分。西汉因在今吉县置北屈县,隶平阳郡。北魏延兴四年(甲寅,公元474年),因定阳县(今陕西省宜川县)的定阳胡人东渡黄河居此,魏孝文帝特在今吉县城侨置定阳郡和定阳县。隋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又改定阳县为吉昌县。“吉昌”一名与当时相邻的禽昌、昌宁、平昌、昌原等县名同属“昌”系列地名,是这一地区古老昌方文化的反映。吉,乃谐音于古名“屈”。五代唐时,为避李克用之父李国昌名讳,改为吉乡县,先后属慈州、耿州、吉州,并为州治所在地。元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吉乡县并入吉州。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改为直隶州,辖蒲县、乡宁县;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蒲县划出改属隰州。清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公元1772年),吉州改为散州,与乡宁县同隶属于平阳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3月,山西省废吉州,改为吉县至今。

  鲁阳县:即鲁山,古称鲁阳。汉朝时期置鲁阳县,因其县东北十八里有座鲁山,在唐朝时期更名为鲁山。据《读史方舆纪要》:“山高耸,回生群山,为一邑巨镇,县以此名”,治所即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堂号

  鲁国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庐陵堂:以望立堂。

  鲁阳堂:以望立堂。

  武城堂:以望立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鄫(在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历夏、商、周三代,公元前567年被莒国灭掉,太子巫逃往鲁国,后称之武城,即今济宁之嘉祥县境。“鄫”去邑(阝)为曾,称为曾氏。曾巫的孙子曾点,字暂,是孔子贤弟子;曾暂儿子曾参传孔子之学,被后世儒家奉为“宗圣”。武城即为曾氏的远祖发祥之地,“武城堂”名本源此。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第一,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第二,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地势那,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追远堂:取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费县)曾参“慎终追远”之意。

  此外还有崇本堂、敦本堂、宗圣堂、守约堂、养志堂、若文堂、敬慎堂、荣庆堂、继省堂等。

  字辈

  武城圣裔曾氏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武城南宗支曾氏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

  武城香港支曾氏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武城慈禧支曾氏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世为朝廷用安邦定国贤”。

  龙山支字曾氏辈:“圭壁呈云瑞人文焕国华台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一贯书绅永千秋赐福遐谋贻资燕翼世业仰清嘉”。

  濑江支字曾氏辈:“洪伯子敦肇元国志经际克绍谋贻燕翼昭其世守联以友敬和厚致祥永为家庆”。

  内坑支曾氏字辈:“克钦洪孚光玉铭淑懋耀惟钟泽森昭德愈鸿”。

  平和支曾氏字辈:“子宗垂令绪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开成规兆瑞恒奕善绵礽”。

  振裕支曾氏字辈:“仁玉天章海山水盛景常富贵由天赐承先启后长英才宣正义杰俊绍贤良道德传家宝文明增国光平和昭吉庆”。

  新塘支曾氏字辈:“福志厚家道永隆昌”。

  圭公支曾氏字辈:“盛会家安定应宣象愈贤永绳高显达还见向临传作述常循序享嘉每克全类由居敬锡栾运至连绵”。

  金兰支曾氏字辈:“德继仁行文友仲大孝万世绍应兴梦汝如添福唯宗祖必荣思承昌盛嗣元开庭懋日奇仕振朝光允守嘉兆志民良国祚长”。

  胜珍支曾氏字辈:“国思天心顺文宗世发长德厚维先泽道大显荣昌”。

  珍和支曾氏字辈:“芳玉文章海山水盛德文明进化祥勋宏道大福盈堂家传忠恕宜珍重宝树芝兰永炽昌”。

  苏澳支曾氏字辈:“子宗垂令序洪闻真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开成规兆瑞恒奕善锦仍”。

  略公支曾氏字辈:“祖德培麟趾宗功兆凤鸣英华逢盛世友彩肇林明”。

  成淡支曾氏字辈:“心维士君子汝乃尊经文成国家学院风声道德存”。

  四川成都曾氏字辈:“国正天星顺家和万代兴修身锦世泽养志庆常丞忠恕心源守明新学术承诗书门第显勤俭古今纯宗圣流徽远武城衍派升悦亲资继述道脉识薰蒸篤族昭雍睦敦伦启瑞征人文长蔚起富贵用飞腾”。

  四川成华曾氏字辈:“元友魏闻忠德光家传大学碧芬芳治国贤良知聚起荣昌万代左朝纲”。

  四川新津曾氏字辈:“有九文启福家传本孝经开宗先至德万世允仪型”。

  四川中江曾氏字辈:“祖代仁应仕文继思显名孝顺光前志裕后丙国君上启良臣相奉得选其因朝廷龙学业永层万事兴”。

  四川三台曾氏字辈:“延为贵昌成文天玉上仁明伦忠孝庆积德世家兴丕显昭前哲诗书启后昆贻谋光圣泽繁衍继儒林大道宣思孟雄才冠古今三省流芳远声传历代君”。

  四川岳池曾氏字辈:“福志厚家道永隆昌”。

  四川宜宾曾氏字辈:“德元明清久燕富正开科”。

  四川资中曾氏字辈:“可文三世德维新景运开宗祖传家远帮国定有财”。

  四川乐山曾氏字辈:“天秋尚宪毕云世达志昌明太洪宗秀朝廷正永光”。

  四川仁寿曾氏字辈:“仲长启曾子时正大明宗克成光先德永远世泽隆”。

  四川三台曾氏字辈:“子光起有国兴顺明德永正志祥诚”。

  四川内江曾氏字辈:“泰延文仲德永仕思友子汝九世从虞添景朝廷显凤省有曰启元舜肃恭唐尚慈和惠礼孔达立嗣昌渊源宗东鲁开基发长祥祖泽弥新远兰奕总公方荣华富贵美余庆更称良先前裕后盛名魁四海扬”。

  四川古蔺曾氏字辈:“宏世文章远渊源德泽深首应亨家日明庭作圣君天遐齐启惠玉德占朝方昭宪庆繁祥蔺果维垂佑身居国栋梁一品付龙长”。

  四川遂宁曾氏字辈:“景思敬汝延朝国正天心顺家和如意孔光昌荣耀孝道启高贤万代兴良善学修永日新有能承先继大鉴必应开”。

  四川泸州曾氏一支字辈:“家起世懋先学汝希洪开富有永安泰辅象宪良才终少宗后挥祥昌世代奎大庭多仁惠心正福自培”。

  四川泸州曾氏一支字辈:“学恒崇其金宏维钟志明昭宪庆繁祥一品佐朝裔居志国栋梁英贤清太邦”。

  湖北孝感迁川曾氏字辈:“宗祖承德义绍泽裕厚裔”。

  湖北孝感曾氏字辈:“子光起有国兴顺明德永正志祥诚”。

  湖北迁川曾氏字辈:“梦仕子友祖福受永兴隆时正乾坤大光辉日月明”。

  湖广启祖曾氏字辈:“祖代仁应仕文继思显名孝顺光前(全)志裕(玉)后丙国君上啟良臣相奉得选其因朝廷龙(隆)学业永层(存)万事兴”。

  山东武城南宗曾氏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

  山东武城曾氏一支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山东武城曾氏一支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世为朝廷用安邦定国贤”。

  广东梅县曾氏字辈:“贤才辅佐邦基茂道德光昌宗祖荣”。

  广东顺德曾氏字辈:“广立绍尚伯良生宗公和顺积中英华发达”。

  广西灵山曾氏字辈:“瑞忠诸有超世珍承桌松建业能树达永远庆奇昌”。

  香港支曾氏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湖南龙山支曾氏字辈:“圭壁呈云瑞人文焕国华台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一贯书绅永千秋赐福遐谋贻资燕翼世业仰清嘉”。

  江苏濑江支曾氏字辈:“洪伯子敦肇元国志经际克绍谋贻燕翼昭其世守联以友敬和厚致祥永为家庆”。

  福建晋江曾氏字辈:“克钦洪孚光玉铭淑懋耀惟钟泽森昭德愈鸿”

  台湾南投曾氏字辈:“福彰平连德裕庆锦隆昌贵显禄厚发祥”。

  云南永善曾氏字辈:“元崇师德应朝廷知帮国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尔常裕文焕锦瑞永锡世绪昌”。

  广西玉林曾氏字辈:“贵廷巨粤其孔德榜春万”。

  重庆彭水迁广西曾氏字辈:“南尚国广臣应汉天道□大智胜公平得长久笔毛才是先”。

  继省堂曾氏字辈:“文继(伟)炳祥鸿荣续康天啓百岁(顺)福寿永昌”。

  云南曾氏一支字辈:“文國大吉昌永遠保安康世代功名匯道德崇陶唐”。

  曾氏一支字辈:“梦仕子友祖福受永兴隆时正乾坤大光辉日月明”。

  曾氏一支字辈:“忠肃恭懿宣慈惠和齐圣广渊明远利诚照世第维”。

  曾氏族人从第六十三世起使用统一字辈:

  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大帝)所赐:“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清宣宗成皇帝(道光皇帝)续赐:“令德维垂佑钦绍念贤扬”;

  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一说孙中山,一说孙令贻)再赐:“建遒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南丰撰史;西府养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文学家曾巩,世称南丰先生。曾奉诏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著有《元丰类稿》。下联典指北宋大臣曾公亮,天圣年间进士,历官会稽知县、郑州知州、开封知府,仁宗时任宰相。晚年被儿子曾孝宽(官端明殿学士)接到西府孝养,世人都以为荣耀。

  酒肉养志;童冠咏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末期的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以孝著称,奉养父亲的时候,必有酒肉;将撤下的时候,必请示父亲允许,孟子称他为“养志”。后被尊为“宗圣”。下联典指曾参的父亲曾点,字子皙,孔子的弟子,曾这样表明自己的志向:“暮春三月,穿着春装,和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小孩)六七人,去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

  武城世德;沂水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省身世泽;传道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曾参,孔子弟子。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下联典指宋·曾巩,主张先道后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南丰世泽;鲁国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文学家曾巩,字子固,南丰人(今江西南昌)。世称“南丰先生”。嘉祐年间举进士,尝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郐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亦以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著有《元丰类稿》等。另《降平集》也题为其作。下联典指曾氏的望族居鲁郡。

  南丰世泽;东鲁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联意同上。

  南丰撰史;西府迎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南丰人曾巩,任史馆修撰。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曾公亮之子孝宽为吏部尚书,迎父至西府孝养。

  三班判押;两浙屏藩。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曾公亮为政有能声,至夜户不闭。累迁至同中书门下事。下联典指宋·曾致尧,出为两浙转运使,性刚直好言事。

  舜雩逸致;坟典淹通。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曾点,姓曾,名点,字子皙,春秋末期的鲁国人(今山东平邑)。唐朝时期的开元封“宿伯”,宋又封“莱芜侯”。“舜雩逸致”,谓其收藏经史之丰。下联典指南北朝时期后周的曾崇范,庐陵人。家中藏有九经、子、史诸书。南唐刺史贾皓到崇范家求书,并用自己的钱来抵偿书的价值。曾崇范笑曰:“坟典天下公路,世乱藏于家,世治藏于国,其实一也,何估值以偿耶。”曾崇范被诏授官太子洗马,后迁为东宫使。

  大和保合;万福攸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酒肉养志;童冠咏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事父至孝,每餐必有酒肉。曾参之父曾点尝言志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武城世第;鲁国家声。

  ——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三省门第;一贯家声。

  ——曾氏宗祠“三省堂”通用堂联

  五言通用联

  东鲁家声远;南丰世泽长。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曾氏的望族居鲁郡。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文学家曾巩,字子固,南丰人(今江西南昌)。世称“南丰先生”。

  鲁国家声远;武城世泽长。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典指郡望堂号。

  大学家声旧;万民气象新。

  ——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堂联

  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邦。

  ——孙中山撰(赠赐)曾姓宗祠通用联

  六言通用联

  才遇天麟地凤;志在沂水春风。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七言通用联

  武城世第承三省;沂水渊源流九洲。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宗传内无双学士;圣教中第一名贤。

  ——台湾省屏东市曾氏宗祠联,联以鹤顶格镶嵌“宗圣”二字

  天下斯文宗一贯;古今乔木第三家。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曾氏宗祠联

  新桥村曾氏宗祠约建于明代(一说元代),曾是居住在新桥一带的曾氏人的宗族祠堂。据说他们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之后,南宋初年到此落籍,迄今已逾八百余年,繁衍三十二代。祠堂占地1050平方米,三进三间,由檐廊、山门、前殿、正殿和后厅等组成,气势恢宏,是深圳现存最大的古祠堂。走过天井中的石牌坊,祠门上方“曾氏大宗祠”的匾额扑进眼帘,两侧柱木上镌刻着这一副对联,联语说的是先圣曾参的事,因为曾参在孔门弟子中排位第三,其后人便自称“乔木第三家”。据说居住在这里的曾氏后人崇尚诗书传家,仅前清时便出过翰林七个进士、数十个举人和秀才,祠前现存的十多对旗墩,便是彼时族中子弟中举或升官时升旗庆贺留下的遗迹。

  南北真传唯一贯;古今道学第三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曾氏后裔都尊写《孝经》的曾子为祖先。古有四大贤人:孔、颜、曾、孟,曾子排行第三,于是便有“古今道学第三家”之说。

  一部孝经贻世业;八家文蕴绍宗风。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堂联。

  宗传内无双学士;圣教中第一名贤。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堂联。联以鹤顶格嵌“宗圣”堂名。

  气象更新绵世泽;现归依旧焕人文。

  ——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村曾氏杨公祠“若文堂”堂联

  “挂壁天井”是三僚曾屋村的一处典型风水建筑,位于三僚圩南面与曾氏杨公祠隔河相望,建于明朝,属曾氏三房的祠堂,正式名称是“若文堂”。“若文堂”结构非常怪涎,大门不是开在正房中间,而是在其山墙的一侧,其天井分上下两座,上天井在祠堂中间,与普通天井无异。下天井在山墙的正中开大门的位置,只有三面,一面由墙代替,故名“挂壁天井”,亦即把天井挂在墙上的意思。天井那扇墙特别高,完全挡住了视线。这座墙上对称排列着二对燕尾墙,墙上有一种龙头鱼身的雕塑,这种是龙生九子的一种,名叫蚩吻,是龙生的第九子,好吞,它可以吞山食海,故专用于屋脊做兽头装饰,避邪镇煞。天井上用蚩吻装饰,显然是看重其避邪的意义。“若文堂”是明朝时由三僚曾屋名师曾乔世主持设计的,大门不开在正面,据说是为了维护长房的利益,因为正中开门与长房有碍。大门开以侧面,是侧面山头大吉。“挂壁天井”在风水上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翻肚鲤鱼形”,据说这座祠堂的门多次遭雷击,这里又有一个讲究,叫雷越打,鲤鱼籽越多。因为一打雷,鲤鱼便产卵,象征人丁更为兴旺。“若文堂”的山头座向是坤艮兼申寅向,辛丑分金,甲方开门,出子口,卯水上堂,对酉卯峰,所以不能正面开大门,正面开门没有山峰,而侧面开门是一个尖峰,甲方开门对文峰,是希望出文人。堂上有这副对联,说明曾氏三房建祠时,是盼望后世多出文彩。事实上,三僚的国师曾邦旻、曾永章等人都是出在这个祠堂。若文堂前面是大坪,坪外为水池,两侧建有两排平房,后面一排平房,成矩形封闭在祠三面,中间留有卵石铺成的走廊,连成一气,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方形围屋。三僚曾氏这一房人丁很旺,仅长房就达八百多丁。

  八言通用联以及上

  投杼逾墙,误疑贤母;跃舟赴水,饮恨贞妃。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期,有人告曾参母曰曾参杀人,母不信,至三告,母惧,投杼逾墙而走。下联典指明朝期唐王朱聿键被清兵所掳,其妃曾氏没水而死。

  道德春秋,学继一宗圣;文章唐宋,名扬八大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堂构相承,维凛修齐盈旧德;宗公流庆,冀将锺釜妥先灵。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堂联。

  圣绍尼山,道德文章齐日月;徽传鲁国,春秋俎豆永乾坤。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祭祀联。

  衍一贯薪传,圣道渊源昭万古;相三朝谊辟,官勋赫奕振千秋。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联。

  祖德何如东鲁,传经光百代;家风曷似南丰,修史裕千秋。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始兴县太平镇东湖坪村曾氏宗祠联。

  传大学十章,明德新民,治人当先治己;

  衍孝经一册,敬亲思长,事父可通事君。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泗水乐从游,亲炙既深,道统源流传一贯;

  明堂呈贺表,新奇无匹,文明炳耀列八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道统绍一贯之传,师孔友颜,来者直开思孟;

  文章擅八家之誉,接韩步柳,同时并驾欧苏。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基开宁化,念石壁生支,嘉应衍族,邑迁台疆,浓山沂水顾蒸尝。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资水如练、凤岭如屏,四面尽环淑气;

  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风。

  ——曾国藩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清朝时期的曾国藩撰曾氏八支祠联。

  春风沂水,上下同流,江汉秋阳,后先合撰;

  地凤天麟,孙曾济美,芝山霞屿,堂构长新。

  ——新加坡华侨丘菽园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传,万世成承厥训;

  超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外,一人独得其宗。

  ——此联为山东省嘉祥县曾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在《大学》一书中提出的思想:“格致(格物致知)”、“诚正(诚意正心)”、“修齐(修身齐家)”、“治平(治国平天下)”。下联典出春秋末鲁国孔子所授科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为孔氏高徒,志可与、道可传,桥梓联辉,不愧是父是子;

  作宋朝硕辅,治有声、政有绩,棣华竞秀,堪称难弟难兄。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联。

  蒲田分派,琼岛移居,百余年庙貌重新,惟长念水源木本;

  闽矫登科,陵阳作宰,廿数世凤徽共仰,愿不忘祖德宗功。

  ——清朝时期的曾国藩对颜撰海南省海口市迈德村曾氏宗祠联。五百七十余年来,迈德村民在这片沃野上,守护着祖先遗训、“鲁国家风”,守护着古典胜迹、移民文化,守护着一座祠堂、一眼古井、一部家谱。走进绿意盎然的村庄,走进古意森然的祠堂,心中就溢满了怀古幽思、沧桑之感。木质结构的曾氏宗祠原建于明朝,重建于清朝(公元1787年)。如今门窗破损,梁架、檐柱上浮雕和透雕尽皆褪色。拜祭亭已毁,只遗几个石础。宗圣殿神台两边的圆柱上贴着中国科举制度末期广东最后一个解元、清末先进的思想家教育家曾对颜撰写的这副楹联,全联44个字概括了曾氏移民的历史,浓缩了移民的文化。

  姓肇武城,溯明新绵远,经义流芳,由古至今,锡爵封贤昭阀阅;

  基开宁化,念石壁生支,嘉应衍族,邑迁台疆,浓山沂水顾蒸尝。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门楣题辞】

  三省传家

  ——典出孔子弟子曾参故事。《论语》“学而篇”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传家”即由此闻名。

  【祠堂古迹】

       平和中湖宗祠

  平和中湖宗祠,又称曾氏始祖大宗,座落于平和县九峰镇大洋陂。始建于明弘治壬子年(1492),历代修葺。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149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主体为前后两落,硬山顶穿斗抬梁式建筑,前有大埕和照壁,由前厅、走廊、正堂组成。主体建筑面阔三间,前厅为仪门,明间内凹,进深一间,主堂进深三间;中部为天井,天井中间铺设花岗岩条石甬道,两侧设过水廊房相连。墙身内外均以青砖贴面,前厅前廊隔墙墙裙素面花岗岩条石,下置卷草纹硅脚石;前厅前廊甬道条石铺地,宗祠室内铺设红砖。前厅、主堂金柱均为花岗岩石柱墩接木柱;主堂前厅为八棱柱,过水廊房为方柱。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为月梁,拱为肥束拱,坐斗有狮象斗、花篮斗、瓜斗上为莲花方形雕花斗等形制,方斗开海棠线,是为梅花斗;前厅九檩两架梁,主堂架十五檩,进深第二间三架梁;过水廊房四架檩,为卷棚式作法;梁架间制安透雕或剔雕的花草花板。前厅和主堂的内外檐装修均在襻间制安斗拱。屋面覆板瓦,主堂正脊为观音兜和尚头,前厅脊挑出墙燕尾脊。祠中存乾隆年间“勅命”、“邑捷开先”匾额等。主祀平和曾氏开基祖及列祖列宗。


       曾厝曾氏宗祠

  晋江十都曾厝曾氏宗祠,座落于东石镇曾厝自然村,唐初名为乌树里,后称珀珊。原属晋江十都仁和里。因宋元战乱,居屋宗祠族谱毁废殆尽,曾厝祠堂始建年代无考。至隐士曾芳叟令次郎曾元第入居曾厝,于至大三年(1310)创建居屋,明万历十八年(1590),其后裔进宝解元曾希止改该故宅为宗祠,其规制三间二进。至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希止曾孙、文莱国水师提督威武将军曾彦博输银百两,才修葺完备,玉成曾祖遗愿。乾隆五十九年(1794)重修。嘉庆二十一年(1816)九月二十八日遭流寇焚毁。道光十年(1830)重构新筑。现在三间一进,坐北朝南,面积167平方米。历代曾厝祠堂悬挂18块牌匾。宗祠楹联称“榜眼开先,状元继美,一门甲第世登科;太师启后,馆阁纶书,四代钧枢名相府。祀乡贤十六位,立言立德立信;扶宋室七八宗,为公为相为侯。”据朱里(赤店)、福里(罗棠)二村的曾氏族谱记载,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曾氏龙山七世祖、德化县令曾穆“择曾厝风水宝地建居”,子孙繁盛腾达。端拱间(998-989)改名曾厝。曾穆派下子孙先后有进士32名。高官显爵中有公亮、孝宽、怀、从龙等四人位居宰相。清代蔡永兼《西山杂志》曰:“曾厝则曾公亮之故居也。”曾公亮《归省》诗云:“家住城南仁里中,浒滨春水自西东。”“每从舟渡归来晚,省亲因之待夕阳。”相传曾厝属“白马穴”,为明初江夏侯周德兴奉旨入闽所破十八块天子地之一,故明清以来曾厝人为官职低。道光间有翰林曾维祯,是台湾彰化县文德村名贤。光绪间举人曾遒字振仲是泉州名儒。

       南靖曾氏宗祠

  南靖高港村曾氏宗祠,位于南靖南坑镇高港村。明朝宣德年间,高港曾氏子孙始建宗祠,始称“天水贻燕积广堂”。乾隆三十年(1765年)再次重建,更名为“崇本堂”至今。崇本堂为砖木结构,面积4亩。平房、堂内分上下二厅以及左右两廊,横屋二列,共10间。崇本堂系高港大宗祠堂,也是台湾南投、台中、宜兰等地派下裔孙的总祠祖地。

       龙山曾氏大宗祠

  泉州龙山曾氏大宗祠,是曾氏家族开拓南疆历史的发源地。现今“龙山”派曾姓的住宅大门上方,常见一石匾,上书“龙山衍派”、“三省传芳”、“鲁国传芳”以及“武城传芳”。龙山曾氏大宗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考证,宋端拱年间(989年)该祠为曾氏八世祖曾会(曾公亮之父)的故居,曾会入仕发迹后,将此重建为“曾氏大宗祠”。元丰元年(1078年)闰正月十二日,宋神宗为褒扬名宰曾公亮而赐额“宣靖”,故又称“宣靖祠”。至元,蒙古人入主中原,曾氏不屈,“宦不仕元”,隐姓埋名百年之久,龙山曾氏大宗祠也被严重破坏。至明,曾氏复姓,二十五世祖、明进士、礼刑都谏曾仲魁公才主持复建。又经清代屡次修建,恢复原貌。直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跃进”时,龙山曾氏大宗祠被拆改作油厂、仓库,唯遗址尚存。并由世界各国曾氏宗亲捐资数百万元,于2002年11月26日动工复建。宗祠首期建筑面积1070平方米,二期工程1850平方米,三期工程2200平方米拟建三层楼的曾氏史迹陈列及曾公亮纪念馆,还有碑林、停车场、绿化及配套设施等;并按《温陵曾氏族谱》记载,在宗祠左右两旁建造“西墅园”和“开莲池”。整座龙山曾氏大宗祠建成后,殿宇高耸,环境优美,庄严肃穆,东海环抱,紫帽拱秀,气势雄壮,规模宏伟。祠保持闽南建筑传统风格,规模宏大,包括大埕、拜堂、照墙、围墙、牌楼石坊、山门、道路;埕前竖立曾公亮铜像,两旁竖起古色的旗杆石架。

       科荣相垵堂

  科荣相垵堂,系曾氏分支祖祠,位于德化县浔中镇石鼓村,宋名宰曾公亮为其七世祖、唐内侍者使曾宏公墓(位于今初溪电厂后头山,1985年9月13日德化县人民政府颁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奏立相安院于此。作为守坟之所,故名安相村。祠堂楹联:“相公保国,忠贞载史志;安邦学术,策略振华夷”、“相守壮志,忠烈扶宋室;安邦英雄,驱寇保清廷”、“相祖遣我守茔守孝义;安业定居繁衍子孙多”、“相首辅君,忠烈竖贞傅万世;安拜定国,英雄壮志领千秋”、“相裔相承,公侯伯卿,朝朝不息;安拜安津,洵世美杰,代代皆传”。

  长汀曾氏宗祠

  福建长汀东街曾氏始祖贵祥公于大元宪宗年间,由古宁曾家峡移于汀州新丰坊河嗣,后徙金花坊东街开基,至今已有七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现已传至第二十八世“垂”派(81派),约有1500余人。 数百年来,这块风水宝地孕育繁衍本宗,枝繁叶茂,丁口繁盛,文人、武将、理学、名儒,代代有之,可谓人才辈出。

  深圳曾氏大宗祠

  曾氏大宗祠是一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曾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座落于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社区深巷路北,与观音天后庙、古乔曾公祠和武术馆形成大片建筑群体。始建年代有待考证,现建筑是清嘉庆三年戊午(1798)大规模扩建而成的,代表着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1984年9月6日公布为深圳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作过修葺,2002年7月17日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最近的一次修葺是2005年,并在中堂前天井处重新竖立石碑,记述了新桥曾氏始祖的避乱、逃难、手足分离、剖石各执一半,兄在番禺小龙开基,弟在东莞南栅定居及后裔再迁新安新桥发迹的经过。后人赋有源流诗以作怀念。诗曰:

  原自少康数百秋,子与得道永贻谋。

  内侯避乱因王莽,光禄迁徒到赣州。

  搜匿皇妃戈盾起,奔驰交广兄弟愁。

  羊城剖石分南北,花萼联辉灿斗中。

  大宗祠坐西北朝东南,为五开间三进深布局,由前堂、牌楼、中堂、后堂和前中后庭院天井、左右重檐歇山亭、花厅等组成,面宽21米、进深50米,占地面积1050多平方米。

  前堂为五间,前后檐廊,四塾台式样,大门口顶部镶有镌刻“曾氏大宗祠”字样的红石大匾额,进祠门两侧有一米高雕花镌刻饰纹图案坚硬红砂岩石门枕石一对,造型别致。打开宗祠大门抬头向上观看,前堂后叶悬挂着一个牌匾,写着“保障一方”。是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时任两广总督莫荣新为新桥子弟“保卫桑梓,捕贼有功,嘉谕表彰”题赠的。“保障一方”,这牌匾还有些来由,(原牌匾在上世纪文革时遭毁,现牌匾是在1983年重修时补上的),相传民国五年冬,本县公明金竹园村,有数位华侨荣归故里省亲过年,并带有不少银两及贵重物品,回乡准备购买田地及置理房产。此信息被其村内歹徒获悉,迅速串联其黑道贼邦,集结数十余众择日行动,力图洗劫金竹园村。怎知,金竹园村也获得此情报,立即组织人员全力保卫,劫贼打了整整一个晚上都无法攻入村中。天亮了,贼人无功而返。撤退路经新桥三坊的土糖寮时,强行夺食该寮的甘蔗和砂糖,村民见他们如此霸道,随即组织乡勇群起将贼人擒获,共捉拿到36人逮押上云霖区府收监。次年经区府批示,就地在云霖后山就地处决,这就是轰动一时“打三十六友”的故事,莫荣新特送来此匾以示表彰。

  再回眸上望,大门内上方也写着“诗礼传家”的牌匾,以示曾氏历代后人对文学的卓越追求。

  走进宗祠,前堂两侧为厢房各一间。进入前庭院天井,一座四柱三间仿木结构式的高大石作牌坊映入眼帘,牌楼材料由雕琢细腻的花岗岩砌筑而成,四柱三间三楼仿木结构,每楼有三层花拱一层托斗,庑殿顶牌正脊中央有石刻寿桃云,两侧各饰鸱吻,垂正脊各雕饰一条龙图案。石仿木结构七踩如意斗拱,每柱前后有抱鼓石相护,抱鼓石是用一块完整青石雕琢而成。牌楼正匾横额上书写着“大学家风”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既纪念始祖曾子,又勉励本族后人,以先祖为典范,要“行于孝,勤于学,施于礼,修于德”。右侧署“大清嘉庆三年戊午冬初冬之吉立”,左侧署“堂下孙腾光拜题,应中敬书”等小楷。横匾两头有一手托鼎、一手抱芴的文臣浮雕像,横匾上还有一石刻“贻典”两个篆字,左、右两间门额各书“体忠”,“行恕”。

  牌楼背面正中匾横额也书写着“片石留辉”四个大字,右侧署“堂下孙煜拜题”,左侧署“堂下孙王雩敬书”。横匾两头各有云鹤展翅的浮雕,横额上一样石刻“止肃”两字,左、右两方门额各书“仁型”、“讲让”。牌楼总横跨度宽为10米,深进为3米,主高为7米左右。

  整个石牌楼,设计独特,造型高雅庄重,浮雕上的文臣像和云鹤展翅图——鹤鸣九皋腾达之寓意也,用料讲究,做工精巧,栩栩如生,历经两百多年,依然丝毫无损,坚固如初。在阳光照射下,熠熠放射光芒,是深圳地区难得的花岗岩石建筑艺术的精品。跨过三级石阶梯石牌楼,走到中庭院,硕大的庭院两侧有重檐八柱歇山亭各一个,其中进南侧的那一个,有一扇门通过隔壁古井以作取井水之用。来到中堂,中间是四级花岗岩石阶梯,两侧为对称塾台,正中央上方悬挂着“大学堂”三个醒目楷书的金字牌匾,两侧有番禺小龙村赠送的楹联一副,上联“千古华夏历数百秋惟巫公始定曾姓”,下联“万世师表学儒虽众独子与得领其宗”

  所说的大学堂,也可谓名正言顺。该祠在民国初期改办学校至改革后建了新学校止。近百年来,此地学堂、学校,都是新桥曾氏子孙读书学习的地方,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可同时容纳在校就读学生500多人,一直被新桥人(包括今新二、上星、上寮等)都称为大学堂。中堂(也称大堂),有石柱、木柱多根,柱础造型美观;中央部分的高达六、七米,柱直径为约40厘米,石柱、木柱、梁架、斗拱还有驼峰、花角等木雕刻,造工细腻。大致算来,整个大宗祠有圆木柱12根、圆石柱10根、方石柱4根,红砂岩石圆方柱14根,共40根。正堂后屏风上有新造的雍正皇帝钦赐的双龙图章牌匾一个。整个中堂结构严实,规模宏伟,气势壮观,从石牌楼三级、中堂四级再到后堂五级的阶梯布局来看其层次之鲜明,修砌之讲究,古色古香,精美绝伦。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走过小天井,往里面看,后堂同为五开间,正中供奉着曾氏历代先祖的神位,当年仕行、仕贵兄弟分手时砸开的那块猪腰石,原来是供放在这里的,据见过此石的人讲述,该石闪烁有光泽和五羊石相似。左右两侧为间墙小房,庭园天井两侧有南北花厅。整个祠堂内,有各色各样的彩色壁画和灰塑,以山水人物和动植物为题材,活灵活现、造工精美。它是深圳市惟一一座五开间带牌楼的宗祠建筑,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宗祠之一。

  武将人才辈出

  成为望族之乡

  据说,原宗祠前有旗墩十多对,古时,凡族中弟子中举或进爵,均在宗祠前立杆竖旗,以示荣耀。据清嘉庆《新安县志》卷之十五·选举表记载,从康熙二年(1663)癸卯曾太元取得恩科副榜,到嘉庆二十四年(1819)曾省取得己卯恩贡,新桥曾氏子弟共有34人取得了功名。其中康熙十四年(1675)乙卯科的曾文韬,乾隆二十七年(1762)壬午科的曾文光和乾隆三十年(1765)乙酉科的曾鹏量还是武举人。新桥曾氏弟子在有史籍记载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的四个年代中可谓四乡人才辈出,八里耀武扬威,特别是武官。这样一村一姓一个宗系中出现这么多人才,在广东、甚至全国也是少见的。当年,新桥曾氏弟子在新安县的地位可想而知,难怪清代新安县武科、武职大都出自新桥曾氏,其中曾国泰担任虎门中营把总,曾光耀担任江南南汇营把总,曾天保担任挪湖营千总,曾天禄担任宫江南川沙营参将等武职。

  新桥曾氏的势力就是凭借这些武科武职的弟子,在沙井乃至新安县名声显赫。所以,建造这样一座规模庞大的宗祠光宗耀族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200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瑞安曾氏祠堂

  曾氏祠堂位于瑞安市碧山坎峰,据说,800多年前,瑞安曾氏始迁祖曾朝琛辗转来到这里,但见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是块宜居的风水宝地,于是决定扎根落户。曾氏子孙后代就此繁衍生息。

  曾氏祠堂,古色古香、雕梁画栋,高二层,一个个红灯笼高挂着,两只大石狮身披有些褪色的红绶带,守护在大门口。这祠堂是经族人集资,2011年重建的。旧祠堂大约建于明朝,因年久失修,以致塌倒颓废,唯留有一对石磉子,重约三百斤,可见当年大祠堂的宏伟规模。

  大约于南宋建炎年间,朝琛公由福建晋江迁入碧山坎峰村(原为苌芬乡坎头村) 。祠堂现存一本清道光年间的曾氏宗谱。翻开这本泛黄的宗谱,记者看到宗谱序中记载,始祖朝琛“登宋建炎二年进士,官温通判,加封监察御史而迁瑞之苌芬乡坎头”。

  在重修宗谱时,发觉朝琛公担任温州通判这个官职不靠谱,很可能是造谱先生虚构的。因在有关温州通判史料记载中,查不到曾朝琛这个名字。

  广州曾氏大宗祠

  广州曾氏大宗祠是始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曾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清乾隆年间重建。坐西向东,五进深,占地966平方米,灰塑瓦脊,碌筒瓦面,素胎勾头、滴水、锅耳风水山墙。坐落在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龙岗村,又名追远堂。据族谱记载,龙岗村曾姓为曾子后裔,追远堂之名出于曾子语“追远民德归厚”。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第一进面阔进深各三间,瓦脊上灰塑双龙,龙身向脊端、龙头回望宝珠。“曾氏大宗祠”石额为民国重修时刻制。墀头有砖雕。红砂岩门枕石雕狮子、草龙,龙身乃明代风格。后梁驼峰刻如意纹,线条简朴;明间墙壁,全部墙脚石、八角后檐柱等均为红砂岩所制,可见其年代较为久远。

  第二进是花岗石四柱三间楼牌坊,有砖雕卷叶形斗拱,坊额题刻“奉议大夫”,上方有“恩荣”二字,牌坊后面题刻“唯一流芳”四字。

  第三进面阔三间13.9米、进深三间隔10.2米,金柱连系仿精雕龙凤。

  第四进面阔三间,深二间,前面有天井及两廊。

  江西全南曾氏祠堂

  曾氏祠堂 坐落于江西省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境内,是谓宗圣公祠。曾氏祠堂长52.8米,宽18.5米,高9.7米,占地面积976.8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度不凡。在全南是凤毛麟角,在整个赣南亦不多见。抬眼望,青砖、朱门、雕梁、画栋、飞檐,虽经岁月的洗礼已显斑驳,但其特有的精气神是怎么也跑不掉的,宛若一位饱经沧桑的无言老人,安详得令人敬畏。

  这就是宗圣公祠,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祠,一座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古祠。

  古祠始建于明朝永乐2年(公元1404年),于永乐7年落成,系当地曾氏开基之祖荣千九郎为祭祀始祖曾子(即曾参)而修建的。曾子是孔子思想的正宗传人,与孔子、孟子、颜子并称中国历史“四大圣人”,人称“宗圣”(宗圣公祠由此得名)。他上承孔子之道,下启孔孟学派,编《论语》、写《孝经》、著《大学》,其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以诚为上、重在养志的孝道观影响了中国历史2000多年。

  巍巍宗圣公祠,将同一血缘的宗族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其丰富的人文积淀、独特的古韵风雅,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不同血缘的人们,走近它,瞻仰它,探寻和品味那份厚重的客家文化。

  宗圣公祠分前、中、上三厅。前厅三门六开,正门入口置一对龙头石鼓。厅顶或雕或刻或画,各种图案栩栩如生、寓意吉祥,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厅顶正中那直径2米有余的腾云团龙,神采奕奕,动感十足。

  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入中厅,迎面便是一个大天井,约100平米见方,这使得宽阔的中厅丝毫不用担心采光问题。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天井正中,一口古井赫然在目,至今仍水清泉畅。这种上有天井、下有水井的形制,在赣南客家祠堂中是极为罕见的。

  中厅高堂,正挂一牌匾,上书三个遒劲大字——“崇孝堂”。此乃本族先人、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正四品)的曾汝召所题。古往今来,全南在外为官者不多,高官尤少,曾汝召乃其中翘楚。《全南县志》载,汝召为官绩著,曾上书力陈民生疾苦,免除了朝廷增摊给家乡的税银,还曾痛谏万历皇帝革除“左道”之弊,“慎微戒忽”。如此刚直不阿、心怀苍生的官员,在昏庸腐败的大明万历朝可算是一个另类吧。从匾名所题,不难发现这位老先生在弘扬祖训、教化后人方面亦毫不含糊。曾子的孝道思想已成为一种精神风范,于曾氏宗族世代薪火相传。

  从中厅沿回廊,转过门屏,即步入上厅。上厅又留有一天井,约30平米见方,采光极佳。抬眼望厅堂,前檐又挂一牌匾——“簪缨世家”,右柱书“簪缨辅国政”,左柱书“世家藏经纶”,彰显出曾氏宗族书香传承、仕人辈出的无尚荣光。

  厅顶便是曾氏族人祭祀祖先的圣地。设有一巨型神龛,翕座为马鹤狮麟等吉兽花板,侧为棋盘状花格窗,美轮美奂,肃穆庄严。曾氏祖先牌位即供奉于此,上百块神主牌分几层陈列,密密麻麻,蔚为大观。每年农历三月十三,当地的曾氏宗亲都要在此举行“太公会”仪式,摆酒设宴,祭祖祈福,一派喜庆热闹景象。据专家考证,“太公会”是全南这支曾氏所独有的习俗,流传至今已400多年,集中体现了崇孝、守信、向善、和谐的行为理念,颇有曾子遗风。

  上厅两侧,各建有一楼阁,分别置厢房2间。伫立楼阁,古祠建筑之匠心独运一览无遗:祠堂依客家民居风格合院而建,又与墙厚、窗小、天井窄、光线暗之客家民居传统迥异,气势恢弘,落落大方。更令人称奇的是,整座祠堂由54根直径为0.42米或0.22米、高7.4米的木柱支撑,所有横梁均呈微弓状,栋梁则由榫连接,榫背用横契锁定立柱,无论是整体考量,还是细节设计,无不契合力学原理。这使得宗圣公祠虽经600余年风雨沧桑而仍巍然屹立。

  【典故轶事】

  一贯心传

  颂扬曾子精通孔子思想,直接继承和传播孔子学说。据说,孔子临终前,曾子、子贡、阳虎、有若等弟子守护于旁,孔子要将最重要的一句话传给弟子,可是刚说出“吾道”二字就再也发不出声音。这时,曾子伏在老师耳旁,恭敬地说:“吾道一贯心传。”孔子听罢,欣慰地呼出最后一口气,合眼而逝。

  卧冰求鲤

  传说曾子母亲卧病中想喝碗鱼汤。此时正值隆冬,曾子顶风冒雪赶到集市,变卖了自己的棉袍,欲给母亲换几条小鱼,不料寻遍集市,未见卖鱼的。他又赶到赵王河边,毫不迟疑地扒开积雪,脱去上衣,卧冰求鱼。当他以赤子之心融开厚厚冰层,一条重逾一斤的鲤鱼跃出冰窟。曾母吃了儿子做的鱼,病愈如初。人们说,曾子卧冰求鱼的诚心感动了上苍,为此上苍特命给曾母延寿十年。

  安石之吝

  曾巩与人为善,奖励后学,十分重视推荐人才,王安石就是通过他的推荐而后一步一步走上宰相之位的。然而王安石做了宰相之后,由于政治见解的不同,一度疏远了曾巩。在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归居金陵(今南京)的时候,宋神宗召见曾巩,并问他:“你与王安石是布衣之交,安石这个人到底怎么样?”曾巩很直率地回答说:“安石的文章和行义,确实不在扬雄(汉朝著名文学家)之下,不过他为人持吝,所以终不及扬。送神宗听了这番话,感到很惊异,因此又问道:“安石为人,是轻富贵的,怎么说是‘吝’呢?”“我所说并不是这个。”曾巩回答,“安石勇于有为,而‘吝’于改过。我说的‘吝’,乃是指他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而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不是说他吝惜富贵。”宋神宗认为曾巩对王安石的评价很有道理。

  曾子杀人

  曾子是一个有名的孝子,对母亲知寒问暖,十分体贴。母亲也爱他,视若掌上明珠。有一天,曾子要离开家乡到齐国去。他告别母亲说:“我要到齐国去,望母亲在家里多保重身体,我一办完公事就回来。”母亲对他说:“我儿出去,各方面要多加小心,说话做事,千万注意,不要违犯人家齐国的规章制度。”曾子说:“母亲放心,儿子一定遵命。”曾子走后,母亲每日在窗前织布,常常抬头向窗外嘹望,盼望儿子在齐国平安无事,早日回来。曾子到齐国不久,齐国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打架斗殴杀死了人,被官府抓了起来。曾子的一个同乡,听到这个消息,没有问清楚,就跑去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子在齐国杀死人了!曾子的母亲听了这个消息,并不相信。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邻居跑来,说曾子撞下大乱子了,他在齐国杀了人啦!曾子的母亲仍旧不信,安心织布。这时,门外又来了一个人,他还没进门,就大呼小叫地嚷道:“曾子杀人了,你老人家快躲一躲吧!”曾子的母亲见一连三个人来报告这可怕的消息,有些沉不住气了。她想道:“三个人都这么说,恐怕城里的人都嚷开这件事拉,要是人家都嚷嚷,那么,曾子一定是真的杀人了。”她越想越怕,耳朵里好似已听到街上共哄吵吵,官府来抓杀人犯的母亲啦。于是,她忙扔下手中的梭子,离开织布机。在两位邻居的帮助下,从后院逃跑了。

  杀猪示信

  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不论曾妻怎样给儿子说好话,儿子就是不听,一定要跟着妈妈去赶集。最后,曾妻戏哄孩子说:“别去了,妈妈回来买肉给你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就答应不随母亲去了。但曾妻回来时并没有买肉,小儿哇哇大哭起来,任凭曾妻怎样哄劝,儿子就是不依。曾子回家问明情况后,见天色已晚,去集市上买肉已来不及了,就去厨房拿了菜刀要杀自家的小猪。曾妻见状,就说:“孩子小,不懂事,所以我就戏言哄他了。事一过也就算了。不用当真。”曾子正色对妻子说:“孩子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纯洁的,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向父母学习。做父母的如果欺骗孩子,说话不算数,孩子就会以为人是可以欺骗的,转而就会欺骗别人,这就等于父母在教孩子欺骗人。另外,做父母的欺骗了孩子,父母在孩子的心中就失去了威信和信任。以后,孩子就再不会相信父母,对父母的教诲也就听不进去了。这样,很难把孩子教育成有用之才。如果孩子对父母失去尊敬,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于是,夫妻一起动手磨刀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猪肉。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简向外跑。曾子问他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小朋友那里昔来的书简,说好了今天还,再晚也要还人家,不能言而无信。曾子笑着把孩子送出了家门。

  耘瓜受杖

  雄鸡三唱,太阳从山林冉冉升起,农夫们纷纷荷锄下地。曾参的父亲曾皙荷锄走出大门,曾参紧跟在后面,来到山脚下瓜地里。那瓜苗一片葱绿,十分茁壮,迎风摇摆着。曾皙以教诲地口吻对曾参说:“参儿,锄地下锄要稳,拉锄要匀,切勿忙手忙脚。”说着便做起示范。曾参用心学习,小心翼翼地耘瓜。曾皙老当亦壮,遥遥领先。曾参初学乍练,手脚生疏,远远落在后面,但他不甘落后,奋力追赶。稍一不慎,一棵肥壮的瓜苗被锄掉了,于是大惊失色。曾皙回头一看,十分生气,声色俱厉地顺手拿起木杖就打儿子。曾参没有逃避,反而顺从地趴倒在地,任凭父亲责打。曾母听说儿了挨打,急忙跑到田间,抱住儿子痛哭:“参儿受苦了!参儿受苦了!”曾参忍住疼痛,劝说母亲:“请母亲不要难过,爹爹是在对我教训。惹爹爹生气了。”曾皙渐渐息怒,回家之后,担心打伤了儿子,便悄悄到书房门窥视。曾参知道父亲走过来了,忍住肉体剧痛,抚琴而歌。曾皙看后,才放下心来,缓步又走回屋去。

  伏案苦读

  曾参自幼参加劳动,十二岁起在父亲曾皙培养下,潜心向学。他留着长发,穿着掩衿短褂,系着腰带,少年志成。他白天下地劳动,晚间则在油灯下翻阅竹简,攻读诗书,直到深夜。在隔壁草房里,曾母正在织布,木梭来往飞驰,忙忙碌碌。夜深了,星斗满天,玉盘西斜,已是三更时辰。曾母离开布机,走进书房,轻声喊道:“参儿,天色不早了,还不休息!”曾参很有礼貌地站起身来:“母亲,儿就去睡觉。母亲织布太劳苦,请母亲早早安歇!。曾母答应,转身又回到织布机上继续织布。曾参悄悄把门闭上,往油灯里添了些棉籽油,又翻阅起书简。过了一个时辰,曾母又去催促儿子休息,推门一看,曾参已经扒在书台上睡了。于是十分疼爱地喊道:“参儿!参儿!快去睡觉,明日爹爹还带你下地耘瓜!”曾参猛醒,起身致歉:“母亲,让你挂心,这就去休息!”母亲走后,他就用尖刀在竹简上刻了四个大字:“志从孝道。”立志终身从孝。

  奉事争异

  曾参二十七岁时,正是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病故了。孔子逝世后,曾参、子夏、子张、子游、有若等弟子们沉痛守丧三年。在满三年时,共同行了大礼,失声痛哭而归。此时,子夏、子张、子游三个人提出:有若的长相酷似老师,想把有若当作孔子,以对老师的诚意和礼节来事奉有若,表示对尊师的敬意。曾参听后,非常生气,立即起来反对,严正陈词:“这可不行,夫子的盛德好象纯洁的江水冲洗过,又象秋天阳光的照耀过,还象广阔无边的天地一样圣洁,这是任何人都无可比拟的。”曾参一番言语,众人听后不禁叹服不已,深为曾参敬重老师的真诚所感动。

  思母吐鱼

  春天来到了,树木青枝绿叶,曾参庭院锦团花簇。曾妻从门外提来了两条鲜鱼。因为曾参最爱吃生鱼。妻子精心泡制,放进大碗里,摆在桌子正当中,并在周围放好了佐料。曾参的大儿子曾元,二儿子曾申叭到桌旁,馋涎欲滴。曾妻斥责说:“孩子们可不能乱动,等你爹爹回来一齐吃鱼。”曾元、曾申拍手叫喊:“爹爹回来吃生鱼,爹爹回来吃生鱼!”说话间,曾参从学堂里教学回到家里。曾元、曾申都迎上前去施礼。曾参一手抱着书简,一手提着长袍走进屋来。妻子高高兴兴地介绍说:“夫子,今天吃生鱼,不知你满意不满意?”曾参回答:“满意!满意!”说罢,便居中坐下,两个儿子坐在两边,曾妻来回端菜盛饭,一家人欢欢乐乐吃起饭来。曾参首先用筷子夹了一块生鱼,在热汤里一涮,又沾了沾佐料放进嘴里,味美可口。接着他的脸上从喜悦又变得腊黄腊黄,随之“哇”的一块全吐了出来。曾妻大为吃惊,惶恐不安地问道:“夫子,生鱼不好吃吗?”曾参眼含热泪说:“我的老母生前不知生鱼美味,今天生鱼虽然美味,我却独自品尝,真是不孝啊!”此后,终生不再食生鱼。

  贫而乐道

  曾参随孔子从楚国返回鲁国后,继续学习与研究儒学,锲而不舍,道传一贯。他这时没有什么任职,仍是在家敝衣躬耕,生活很是窘迫。鲁国的国君听说后,对他非常关心和同情,决定赠以“食邑”。但曾参以为“食邑”是只拿奉禄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为好。于是曾参固辞不受。这时,派来的使者好心地劝说曾参:“先生非求于人,为何不受?”曾参对使者诚肯地说:“我常听说,受人者畏惧于人;与人者骄傲于人。纵然对我不骄傲,我能不畏惧吗?”经过再三推辞,曾参终于没有接受国君赠给的食邑。不久,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便肯定了曾参的这种言行。此后,曾参到了楚国被聘为宾师,教一大批学生。但那里经常有战乱,就辞去宾师到了卫国。当时,他的同窗好友子路正在卫国任孔悝的蒲邑大夫,有职有权,显赫一时。有人劝说曾参,你到子路那里走一趟,什么不用说,也会得到高官厚禄。曾参却摇了摇头说:“我从来不愿垂翼求人,宁愿在西河教学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不图小利,以仁为己任,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曾参住在西河岸边,生活贫困得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面带饥色,手足破裂,有时三日不动火,十年没做过新衣服,帽缨子都断了,鞋子都露出了脚。尽管如此,他仍然充满乐观,怡然自得,还经常散步于西河两岸,拂着轻风,不禁抒发心怀,唱着《商颂》乐曲,如同金鼓玉振,铮铮有声。

  尊官悲泣

  曾参质孝,不图高官厚禄,以孝奉父母为本份。在他晚年的时候,声誉愈来愈高了。由此,齐国聘他为相国、楚国请他为令尹、晋国请他为上卿,但他都没有接受。因为他认为,父母健在时能在跟前孝敬侍奉,做不做官以后还有时间。不过,父母的寿命是不能再增加了,应在家好好事奉父母。所以宁愿在齐国当个小官吏,虽然吏禄微薄,只有“三釜”,却能事奉父母。曾参还说过,杀牛来祭祀先人,还不如父母在世时杀只鸡孝敬老人更好。后来,曾参的父母先后病故了,他便离开家乡到了楚国做了大官。住的是高堂九仞,出门是车马百乘,仕禄“三千钟”。甚为显贵,可是此时此刻他反而非常悲伤起来,面向正北涕泣,悲伤不已,时常仰天叹息,因为这时候没有双亲奉养了。

  曾参吊黔娄

  黔娄是南武城人,与曾参是同窗好友。黔娄病故了,曾参急忙前去吊丧。曾参到了黔娄家里,看到黔娄的尸体静卧于牖榻上,穿着长袍,用块白布覆盖着。由于这块白布短小,盖头就露出脚来,盖上脚则露出头来。曾参提议说:“把布斜着盖,不是头脚都盖上了吗?”黔娄妻说:“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先生生前不邪,死而邪之,这样会违背先生的生前意愿。”曾参听了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哭得更为悲伤。并问黔娄妻:“先生终时,何以为谧静?”黔娄妻说:“以康乐为谧静?”曾参又说:“先生在时,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死则首足不能覆盖,棺旁也没祭祀酒肉,这能算是谧静、康乐吗?”黔娄妻回答说:“先生生前,国君常常想授于他正事,任为国相,但他辞而不为,这算是有余贵吧!国君还常常要赐与他米粟三千担,先生还是辞而不受,这也算是有余贵吧!他愿与天地人间共甘苦,宁愿为平民百姓,不戚戚于贫贱,而忻忻于富贵,全是为了求仁求义。这样的谧静、康乐,不是更好吗?”曾参听了大加赞誉:“有黔娄这样的先生,才能有黔娄妻这样的好妇人。”

  子夏丧子

  曾参在六十岁时,与子夏、段干木设教于西河。子夏的儿子不幸病死了,子夏非常悲伤,眼睛都哭瞎了。曾参听说后,赶忙前去看望。子夏哭,曾参也哭。子夏哭着说:“天哪,我有什么罪过,这样来惩罚我呢?”曾参听后有些生气,并直率地说:“子夏,你为何无罪,过去我与你共同跟着孔夫子学于洙、泗那个地方,老了又退居于西河之上,可是西河的人都知道你,而不熟悉孔夫子,这是你的一个罪过吧!当你的父母亲去世时,西河人都不知道,这是你的第二个罪过吧!现在你的儿子死了,你却哭瞎了眼,没有不知道的,这是你的第三个罪过了。”子夏听了,甚为信服,随之丢下手中的拐杖,深深拜谢说:“我是有罪的,我是有罪的。”

  曾参更席

  “易箦”是用来作病危将死的典故,源于《礼记•檀弓上》。曾参在七十岁时得了重病,卧床不能起了。于是,他把儿子曾元到跟前说:“人生的经验,不要花多实少,言多行少。比如飞鸟鱼鳖,为了追求食饵而身亡。君子不要以利辱身才是。”有一天,他的学生孟敬子前来问候病情,曾参又语重心长地说:“鸟到临逝世时,叫得极为悲哀,人到临逝世时,言语极为善良。君子生养之道,至死也不会忘掉修养才行。”又过了几天,他的弟子乐正子春也来看望老师。乐正子春坐在床前,大儿子曾元、二儿子曾申都坐在他的足下,跟随乐正子春的书童坐在墙角的凳子上,手端着一尊明烛。书童突然用手指着曾参床上正铺着的席子说:“那华美的竹席子是大夫的席子吧?”曾参在朦胧中听到书童说话,忽然猛省地说:“这席子是季孙氏大夫送给我的,还未能更换下来。”曾参猛喊曾元:“元儿!快更换席子!”“父亲的病重了,不可以更换了!”曾参说:“你爱我,不如君子爱人,君子是以德爱人。你这样姑息我,我还求什么呢?”曾元听了,无可奈何,知道父亲是不愿死在季孙氏大夫赠送的席子上,只好遵命更席。曾参起身尚未躺好,便咽了气。唐朝柳宗元《唐帮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就用这个典故:“恒是悬罄,逮兹易箦。”

【家训格言】

  曾氏家训首推曾国藩。留国潘,湖南湘乡八,清末后期重臣,湘军统帅谥文正。他长于词章考据,兼治义理之学,著有《曾文正公集》。有伟人称曾氏在学问上是“大本大源”之人,其思想影响了近代中国百年之久。曾氏教子根据其“爱之以其道”的精神,提出了世禄之家,鲜克有礼,骄奢淫佚,宠禄之过;居家以不取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食当与寒士相同;不居大位,不享大名等一系列教子主张。曾氏家教的成功有三要点:首先读书要求明理,不求子女做官发财,不求子女早日成名;其次不为子女谋求任何庇荫;第三主张身教重于言教,读书和做人均严格要求。同治三年,其子纪鸿赴长沙乡试,他写信告诫:“场前不可与州官往来,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曾氏的教予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

  曾氏规训

  圣宗曾子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

  曾氏家规:孝亲悦心,尊师扶幼;世袭立嫡,承嗣立长。嫡宗不婚,子嗣敏聪;抚子继嗣,同宗择侄。招赘为嗣,宗圣脉混;淫邪乱伦,圣规则罚。

  家训四字:忠恕诚毅

  家训对联:忠亲忠友忠大道诚以待人;恕人恕己恕万物毅以处事。

  释义:

  忠亲,即孝、慈、爱。对父母的孝,对子女的慈,对家人、亲人的关怀。

  忠友,即恭、俭、让。真诚的对待每一位朋友,想友人之所想,急友人之所急。为人踏实,礼貌。

  忠大道,即守法、顺天、不逾矩。做事情要有道德底限,更不能做违法的事,而且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行事,不可倒行逆施。

  诚以待人,即要用真心待人、交友,不说谎,不虚诳,守信用。这是与人交往的基础。

  恕人,即仁义,温和、善良。虚怀若谷,性格温和,品性善良。要以包容之心对待天下苍生,不可过于苛责。

  恕己,凡事须有回旋余地。即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不可过于追求完美,凡事过犹不及,能够给自己留有余地也是一种智慧。

  恕万物,即大肚能容天下事。所有事情的发生,无论好坏,都要多看积极面,多用无罪假定,敏感的寻找其中机会,而非报怨。

  毅以处事,即凡事都要有毅力,否则再高的智商与才华也会一事无成。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孝顺长辈,兄弟和睦,关爱子女,此谓忠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谓忠友。守法,顺天,不逾矩,此谓忠大道。三忠,非诚无以为也。

  恕人,即仁义,温和,善良,包容天下苍生。恕己,律己不可过,修身养性之法也。恕万物方可超然处世,自有福报。三恕,非毅不可达也。

  《曾氏家训》

  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 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八字: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诲弟篇

  一 读书作文类

  业精之法在于专

  读书宜专一耐久

  学诗宜先学一体

  读书应有恒心

  学诗不可读选本

  读书贵在有常

  教子侄读书不要蛮读蛮记蛮温

  教子侄读书首应教之以自省自立

  读书须从容涵泳

  读书不可有好名之心

  教子侄辈须勤读经史

  子侄辈读书事不可疏忽

  为文宜专从“简当”二字着力

  学习贵在有恒

  应拼命用力于奏议文章

  不要把文章看得太重

  二 修身处世类

  明修己治人之道才叫读书

  进德修业二者不可或缺

  大官之家不应讼涉公庭

  不贪财不失信不白是为处世为人之本

  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

  迁善改过与修德读书最可靠

  须用志于道义身心之学

  力戒牢骚

  不可倚势骄人

  不可与闻外间事

  对绅士贵在奖之以好言 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不可缺

  《曾氏家训》

  立志作《曾氏家训》一部,曾与九弟详细道及。然后知著书之难,故暂且不作《曾氏家训》;若将来胸中道理愈多,议论愈贯串,仍当为之。

  一、 耕读为本

  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

  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卫身莫大于谋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德,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人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以之。

  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家中养鱼、养狗、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以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

  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又谨记祖父三不信曰“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二、勤俭持家

  余近年默省之“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就中能体会一二字,便有日进之象。

  三致祥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兹因军事日危,旦夕不测,又与诸弟重言以申明之。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以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则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三、坚忍不拔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申甫所谓“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星冈公所谓“有福之人善退财”,真处逆境者之良法也。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图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四、求阙至善

  国藩读《易》,至《临》而喟然叹曰:天地之气,阳至矣,则退而生阴;阴至矣,则进而生阳。一损一益者,自然之理也。若国藩者,无为无猷,而多罹于咎,而或锡之福,所谓不称其服者欤?于是名其所居曰求阙斋。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嗜,皆使留其缺陷。”

  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曾氏家训》

  读书以训诂(xungu: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言为本,居家以不晏(yàn:晚)起为本。

  男儿当以懦弱无能为耻。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明用程朱(指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朱熹)之名分,暗效申韩(指战国时法学家申不害和韩非)之法势,杂用黄老(指黄帝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之柔弱韧。

  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持身不可太皎洁(明亮洁白),一切污辱垢尘要纳得;

  与人不可太分明(清楚),一切善恶贤惠要容得。

  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建立起来的感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犹言世态人情)。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过俭则吝(当用的财物舍不得用,过分爱惜),过让则卑(低下)。

  太过客套,被人看扁(小看)。

  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相人识人,奥妙甚多,复杂得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关键在于相者识者的阅历。歌诀如下: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尽在语言中。

  作文与做官司并不是一回事。作文以见深识闳(hóng:宏大)为佳,立论即便尖刻,偏颇点亦无妨,因为不至于伤害到某个人,也不去指望它立即了收到实效,只要自圆其说,便是理论。运笔为斤,自成大匠。

  做官则不同,世事纷繁,人心不一,官场复杂,尤为精妙,识见固然要闳深,行事更需委婉(不直言其事,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让人思而得之),曲曲折折,迂回而进。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迈出不可逞才使气只求一时痛快。

  历史上有文坛泰斗,官场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一败涂地者,盖因不识此中差别耳。

  世上之人,其聪明才力相差都不太远,此暗则彼明,此长则彼短。在于用人者审量其宜而已,山不能为大匠别生奇木,天亦不能为贤主别生异人。

  自三代以后,论强弱不论仁暴,论形势不论德泽,譬如诸葛亮辅蜀,尽忠尽力民心拥护,而卒不能复已绝之炎刘。金哀宗(金国第九位皇帝)在汴,求治颇切,而终不能抗方张之强鞑(dá:旧指蒙古族人),人所见不能甚远,既未可以一言而决其必冒,亦不得一事而许其不覆。小事以速办见长,大事由以草率而致误,此皆取巧手腕。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