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记忆永不消逝

9个月之前 8 [ 议论文 ]

傍晚,正在书房准备一场文学对谈的资料,关于小说《古都》及它的作者,外面“突突突”一阵噪音打乱了思路,儿子从室外进屋低声告知:“草场门高架今晚要爆破了。”在阳台伫立远望,透过茂密的梧桐树缝隙,几架威武的吊车已准备就绪。我合上书本对儿子说:“走!我们最后去看一眼高架桥。”

这是南京城西干道最后的一个爆破点,一个月来,这座为了“未来”的美好眼下必须要“消失”的立交桥,只剩下了最后的尾段。夕阳西下,马路两侧早已站立着附近的居民,殷殷告别的人群中,几位老人的白发非常显眼。儿子好奇地问:“为何那些老爷爷老奶奶都来了?”我抚着他的头:“那是因为不舍,他们住在这里好久了!”“不舍,有用吗?”儿子忽然大人般地叹了口气。

想起家里每天的报纸版面上,充斥着“开发”“拆建”“消失”“告别”这一类字眼的标题,我像所有无法圆谎的父亲那般,躲开他有些早熟的眼神。握着儿子热热的手心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有些黯然,想起台湾作家朱天心《古都》中的起首句:“难道,你的都不算数……”

记得去年秋天开始,一个 “漫游古城墙”的计划在我们家启动。当时正是因为警觉这一代被动漫、游戏包围的孩子离历史渐远,也害怕属于我和父辈的城市记忆,在日益现代化的进程中被磨损销蚀,我便借由这样一个通过徒步或骑车的方式,走遍南京的每一处古城墙,与古城南京作一次亲密接触。儿子主拟了这份计划,包括对遗迹的田野式查勘、对历史人物的口述实录等等。

那些秋风清朗的日子,我们设计了几条线路,利用周末时光,先拜访了几位历史研究专家,随后一起沿着明城墙徒步行走,又从秦淮河的上游一路向下漫游,用脚步在想象的地图和事实的存在间对照阅读。在我的鼓励下,儿子用几篇作文,记下了旅途间的感悟,前面的《到明朝七十里》便是其中的一篇。

“去年走过的很多地方,现在好多都不记得了呢……”儿子侧着头,打断了我的思路。我笑着说,你鞋子上的泥土,我自行车上的印痕,不都是记忆的明证吗?当然,还有你写的作文,都忘了吗?

这样一个多少令人有些伤感的傍晚,我们打开《古都》,一起诵读那一段:“那时候的树,也因土地尚未商品化,没大肆开路竞建炒地皮,而得以存活得特别高大特别绿,像赤道雨林的国家……”

“今天的立交桥,我也要把它记下来。”儿子的本子是崭新的,像他忽然萌发的新鲜的主意。看着他埋头写字的认真劲儿,我忽然有了些许的欣慰。

孩子,也许有人要刻意抹去你的记忆,或者时间的冲刷,注定会让你的记忆模糊残缺,那么写下来,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存在——要用写,来抵抗遗忘。学会用文字,替父辈,替你自己,留住这城市曾有过的美好的一切!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