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言语道断

yán yǔ dào duàn
the highest principle which cannot be explained in words
“言语道断”的成语拼音为:yán yǔ dào duàn,注音:ㄧㄢˊ ㄩˇ ㄉㄠˋ ㄉㄨㄢˋ,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不能用语言来解决问题,年代:古代成语,出处:《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所灭。”,基本解释: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句: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惨杀徒手请愿的市民和学生的事,本已~,只使我们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鲁迅《华盖集续编·“死地”》
拼音 yán yǔ dào duàn
注音 ㄧㄢˊ ㄩˇ ㄉㄠˋ ㄉㄨㄢˋ
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不能用语言来解决问题
英文 the highest principle which cannot be explained in words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出处 《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所灭。”
例句 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惨杀徒手请愿的市民和学生的事,本已~,只使我们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鲁迅《华盖集续编·“死地”》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言与心违
下一个成语: 言语路绝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 断鹤继凫截短鹤的长腿,接长野鸭的短腿。比喻违反自然规律,办不成的事。
  • 断壁残垣残垣:倒了的短墙。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 断壁残璋壁: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璋:象半个圭的玉器。残缺不全的璋壁。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
  • 断壁颓垣颓垣:倒了的矮墙。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形容残败的景象。
  • 断编残简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 断长补短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 断长续短续:接、补。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 断脰决腹脰:颈;决:破。杀掉头,剖开腹。形容惨烈的死难。
  • 断发文身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 断发纹身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同“断发文身”。
  • 断根绝种断绝后代,即断子绝孙。
  • 断梗飞蓬如同折断的枝茎,飘飞的蓬蒿一般。形容人东奔西走,生活不固定。同“断梗飘蓬”。
  • 断梗浮萍比喻漂泊不定。
  • 断梗飘蓬梗:植物的枝茎;蓬:蓬蒿,遇风常吹折离根,飞转不已。如同折断的枝茎,飘飞的蓬蒿一般。形容人东奔西走,生活不固定。
  • 断梗飘萍比喻漂泊不定。同“断梗浮萍”。
  • 断怪除妖指铲除妖魔鬼怪。
  • 断管残沈残缺不全的字画。管,笔;沈,墨汁。
  • 断管残渖残缺不全的字画。管,笔;渖,墨汁。
  • 断圭碎璧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同“断珪缺璧”。
  • 断珪缺璧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同“断圭碎璧”。
  • 断鹤续凫断:截断;续:接;凫:野鸭。截断鹤的长腿去接续野鸭的短腿。比喻行事违反自然规律。
  • 断还归宗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
  • 断齑画粥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
  • 断齑块粥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同“断齑画粥”。
  • 断缣尺楮犹言断缣寸纸。残缺不全的书画。
  • 断缣寸纸指残缺不全的书画。
  • 断缣零璧比喻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 断简残编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编:穿简的细长皮条。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 断简遗编简:古时用以书写的竹片。编:穿简的皮条。指残缺不全的古籍。
  • 断蛟刺虎指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 断金零粉断折的花钿和零散的铅粉。借指因遭横逆而结局不圆满的风流韵事。
  • 断井颓垣井:指井栏;垣:短墙。断了的井栏,倒塌的短墙。形容庭院破败的景象。
  • 断决如流如流:像流水一样多而迅速。决断事务多而快。
  • 断烂朝报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 断墨残楮指残缺不全的典籍。
  • 断木掘地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
  • 断无此理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 断线风筝象放上天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比喻一去不回来的人或东西。
  • 断线偶戏像断了线的木偶,不能动弹。
  • 断线鹞子犹言断线风筝。鹞子,指纸鸢,鸟形风筝。
  • 断香零玉比喻女子的尸骸。
  • 断袖余桃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同“断袖之癖”。
  • 断袖之宠断:截断;宠:宠爱,宠幸。指男子搞同性恋的行径,指男宠。
  • 断袖之癖指男子搞同性恋的丑恶行径。
  • 断雁孤鸿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 断羽绝鳞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 断雨残云比喻男女恩爱中绝,欢情未能持续。
  • 断垣残壁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
  • 断章截句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 断章取意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同“断章取义”。
  • 断章摘句裁断章节,取缀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 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断织之诫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 断纸馀墨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 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 断子绝孙没有儿子,也没有孙子。指没有后代。
  • 断手续玉断:砍下;续:接上。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比喻得不偿失。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言气卑弱说话的态度谦虚温顺。
  •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 言必有据言:说话;据:依据。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 言必有物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 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 言不达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亦作“言不逮意”。
  • 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同“言不达意”。
  • 言不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同“言无二价”。
  • 言不顾行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 言不及行指言行不一。
  • 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 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 言不由中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 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 言出法随言: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 言出祸从话一出口,祸患随之而来。
  • 言出祸随话一出口,祸患随之而来。同“言出祸从”。
  • 言传身教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 言从计纳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
  • 言从计听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 言从计行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行计从”。
  • 言颠语倒说话颠三倒四。
  • 言多必失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 言多伤行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
  • 言多伤幸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同“言多伤行”。
  • 言多伤倖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同“言多伤行”。
  • 言而不信说话不讲信用。
  •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 言发祸随话一出口,祸患随之而来。同“言出祸从”。
  • 言方行圆指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 言芳行洁指言行高洁。
  • 言高语低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 言寡尤,行寡悔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 言归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同“言归于好”。
  • 言归于好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
  • 言归正传正传:正题或本题。指话头转回到正题上来。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
  • 言过其实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 言和意顺言语和顺,情意相谐。
  • 言简义丰语言简练,含意丰富。
  • 言简意该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同“言简意赅”。
  • 言简意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 言简意少简:简练。语言简洁,内容贫乏。
  • 言简意深言辞简练,含意深刻。
  • 言近意远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同“言近旨远”。
  • 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 言近指远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同“言近旨远”。
  • 言来语去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应对。
  • 言类悬河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
  • 言论风生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 言清行浊清:清高;浊:浑浊,指低下。说的是清白好话,十的是污浊坏事。形容人言行不一。
  • 言人人殊殊:不同。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 言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同“言类悬河”。
  • 言三语四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 言十妄九形容说话虚妄不实。
  • 言是人非指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
  • 言谈举止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 言谈林薮林薮: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指关于谈论的人。
  • 言提其耳揪着他耳朵。指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 言听计从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 言听计行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 言听计用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 言听谋决指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
  • 言听事行指说话能听从,事情能执行。
  • 言听行从指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
  • 言外之味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
  • 言外之意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 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 言文行远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 言无不尽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 言无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
  • 言无伦次语言杂乱无章。
  • 言笑不苟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同“不苟言笑”。
  • 言笑晏晏说说笑笑,和柔温顺。
  • 言笑自如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 言笑自若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 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 言行抱一犹言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 言行不贰犹言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 言行不符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 言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 言行计从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深被信任。
  • 言行若一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指人表里如一。
  • 言行相悖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
  • 言行相符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 言行相副说的和做的相符合。同“言行相符”。
  • 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 言行相诡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 言行信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 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 言扬行举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 言犹在耳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
  • 言有尽而意无穷指诗文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
  • 言与心违言语与心意相违背。
  • 言语道断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 言语路绝犹言言语道断。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 言语妙天下形容言语非常精妙。
  • 言约旨远言辞简练,含意深远。
  • 言者不知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
  • 言者弗知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同“言者不知”。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言之不预没有预先说明。
  • 言之成理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 言之过甚话说得太过头了。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 言之无物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
  • 言之有故所说的话有根据。同“言之成理”。
  • 言之有礼说的话有道理。
  • 言之有理说的话有道理。
  • 言之有物物:内容。文章或讲话有具体内容。
  • 言之有序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
  •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
  • 言中事隐指言语虽然委曲却中正不偏,论事虽然放纵却隐藏着精深的道理。
  • 言重九鼎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