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氏起源及历史

南郭姓图腾_南郭氏图腾

南郭姓图腾(南郭氏图腾)

  南郭姓是中华复姓之一,读音作nán guō(ㄋㄢˊㄍㄨㄛ)。其源有三:一是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宗周城郭南部,属于以居邑名称或官职称谓为氏;二是源于姜姓,出自春秋初期齐国都城郭南部,属于以居邑名称或官职称谓为氏;三是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诸侯国南虢,属于以国名为氏。

【得姓始祖】

  姬发(周武王):西周时期,周武王姬发将亲属族人皆安排在都城宗周外城的四个方位,即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居住在南郭的族人、住民,或负责镇守南郭的将领,皆有以所居地名“南郭”为姓氏者,称南郭氏。姬姓南郭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南氏、郭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其族人大多尊奉周武王姬发为得姓始祖。

  姜尚(姜太公、齐太公、吕尚):春秋初期的齐国君主下令同姓的公族大夫们皆分居于都城(今山东淄博临淄)的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后即各有以地名为姓氏者。郭为外城,住在南郭的,即以“南郭”为姓氏。姜姓南郭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南氏、郭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其族人大多尊奉姜太公姜尚为得姓始祖。

  二虢(虢叔、虢仲)、姬丑:周文王的弟弟,季历的第三子,和哥哥虢仲开始都是周文王的卿士。周武王姬发在建立西周王朝之后赐封虢叔于西虢,其地在今陕西省的宝鸡市一带,建国为虢国,史称西虢国;赐封虢仲于东虢,其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县西汜水镇一带,亦建国为虢国,史称东虢国。后来,西虢国随东周王室东迁,据守国都上阳(今河南三门峡陕县李家窑一带)的虢叔被称为南虢,居于下阳(今山西平陆)的虢仲被称为北虢,中间虽然被黄河分开,但仍为一个整体的虢国。周惠王姬阆二十二年(晋献公姬佹诸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的农历12月被晋献公出兵吞灭,虢国君主姬丑当时率族人逃奔东周王朝的都城洛阳落脚,被安置于南郭,其国之境则全部归于晋国。灭国之后的原虢国之民,不忘“南虢”,其国君又流亡于王都“南郭”,遂引之为姓氏,称南郭氏。该部分姬姓南郭氏、南氏、虢氏、郭氏族人,大多尊奉二虢(虢叔、虢仲)、姬丑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宗周城郭南部,属于以居邑名称或官职称谓为氏。

  “郭”,本来称“廓”,在上古时期表示为主城的外城部分,二字在古代同义通假。

  西周时期,周武王姬发将亲属族人皆安排在都城宗周外城的四个方位,即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居住在南郭的族人、住民,或负责镇守南郭的将领,皆有以所居地名“南郭”为姓氏者,称南郭氏。例如,在西周初期,周文王姬昌的弟弟虢叔的后裔子孙中,即有南郭氏。

  姬姓南郭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南氏、郭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其族人大多尊奉周武王姬发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初期齐国都城郭南部,属于以居邑名称或官职称谓为氏。

  姜姓南郭氏,也是以居住地的方位名称为姓氏者。

  相传,春秋初期的齐国君主下令同姓的公族大夫们皆分居于都城(今山东淄博临淄)的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后即各有以地名为姓氏者。郭为外城,住在南郭的,即以“南郭”为姓氏。

  姜姓南郭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南氏、郭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其族人大多尊奉姜太公姜尚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诸侯国南虢,属于以国名为氏。

  南虢,是西周初期的一个诸侯国名。

  周武王姬发在建立西周王朝之后,赐封周文王姬昌的弟弟虢叔于西虢,其地在今陕西省的宝鸡市一带,建国为虢国,史称西虢国;还赐封周文王姬昌的另一个弟弟虢仲于东虢,其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县西汜水镇一带,亦建国为虢国,史称东虢国。

  在典籍《国语·晋语四》中记载:“文王在母不忧,在傅弗动,处师弗烦,事王不怒,孝友二虢。”三国时期的东吴大学者韦昭注:“善兄弟为友。二虢,文王弟虢仲、虢叔也。”这说明:虢仲是周文王的异母弟,而虢叔则是周文王的同母弟。他们与周文王的关系非常密切,都曾担任周文王的“卿士”,共同辅佐周文王治理国家,为发展壮大周族的势力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后世虢国之君在周王室一直保持的卿士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没出息的周幽王姬宫湦(姬宫涅、姬宫湼)“烽火戏诸侯”,在周幽王十年(公元前772年)年底被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举兵入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各地诸侯恼其“戏诸侯”而拒不救援,周幽王当然惨败。犬戎击破镐京,周幽王在仓皇中带着宠妃褒姒、小儿子姬伯服等人和一批王室珍宝逃至骊山,后被犬戎无情追杀。之后,犬戎肆抢滥焚,镐京遂成废墟,西周王朝就此灭亡。

  即位的周平王姬宜臼在外公申侯,以及卫武伯姬和、蔡釐侯姬庄、郑武公姬滑突、鲁孝公姬称、曹惠伯姬石甫、齐庄公姜购、燕顷侯姬所事、晋文侯姬仇、秦襄公嬴开、陈平公妫燮、纪懿侯等诸侯国的拥戴下,在申国(今河南南阳)即位。

  为了躲避犬戎的侵扰,周平王把都城从已废的宗周镐京(今陕西长安)东迁至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其时,西虢国亦随之东迁至陕邑(今河南三门峡一带),分居上阳和下阳。

  东迁后的周平王依仗晋国、郑国、虢国等诸侯国的力量,勉强支撑着东周王朝的残局。

  西虢国东迁之后,据守国都上阳(今河南三门峡陕县李家窑一带)的虢叔被称为南虢,居于下阳(今山西平陆)的虢仲被称为北虢,中间虽然被黄河分开,但仍为一个整体的虢国。后来,南虢在周惠王姬阆二十二年(晋献公姬佹诸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的农历12月被晋献公出兵吞灭,虢国君主姬丑当时率族人逃奔东周王朝的都城洛阳落脚,被安置于南郭,其国之境则全部归于晋国。

  灭国之后的原虢国之民,不忘“南虢”,其国君又流亡于王都“南郭”,遂引之为姓氏,称南郭氏,以念故国,世代相传至今。

  该部分姬姓南郭氏、南氏、虢氏、郭氏族人,大多尊奉二虢(虢叔、虢仲)、姬丑为得姓始祖。

  按:

  上阳、下阳、虢都、虢邑等历史称谓,都是周王朝历史上出现过的虢国的地邑名称。西周至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实际上一共有五个虢国,后人以西虢、东虢、南虢、北虢、小虢别之。

  在史籍《左传·僖公五年》中记载:“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周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杜预注:“虢仲、虢叔王季之子,周文王之母弟也。”虢仲、虢叔,是周武王的两个王叔。

  在典籍《国语·晋语四》中也说:“周文王孝友二虢……谘于二虢”,是指西周初期有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于东、西二虢,其他三虢当为后出。

  东虢:在史籍《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在《左传·隐公元年》中记载:“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在典籍《国语·郑语》中史伯说:“虢叔恃势,郐仲恃险”。东虢当是周文王同母亲弟弟虢叔的封国。今河南省荥阳市广武乡有“平城”,即东虢都邑。东虢史事文献少见。东虢君自周文王时即在王室为公卿,曾任周武王师。不知何故直到周幽王时,东虢还是一个“子男”小国。史学家蔡运章据金文记载,认为虢叔旅钟诸器中的“虢叔旅”即是周夷王周孝王时的东虢君。他作为执政大臣,曾参与周王的册命典礼,还代表周王处理下级贵族间的纠纷。周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东虢为郑国所灭。

  西虢:西虢是周文王异母弟虢仲的封国,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县一带,西虢君历代在王朝任职,文献记载较多。如周穆王时的虢城公;周夷王时伐太原之戎的虢公;周厉王时伐淮夷的虢仲;周宣王时谏不籍千亩的虢文公;周幽王时败坏朝政的虢石父等等。西虢约在西周晚期的周宣王时,因不堪犬戎的侵扰而东迁。

  南虢与北虢:北虢下阳位于山西平陆县东北,南虢上阳位于今河南三门峡,二虢隔河相望。此二虢起源的族系、时间存有异议。今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及三门峡市湖滨区李家窑上阳城遗址的发现,已证明西虢在周平王东迁之前就已经东迁,依相关资料分析,南、北二虢当系一国两地,均由西虢东迁所置。大概在周宣王执政时期,西虢先迁至山西平陆,进而渡河占据同姓焦国的部分土地,建上阳城为都邑,并于周幽王七年(公元前775年)灭掉了焦国,河北岸之下阳城仍作为其下都保留着。周惠王二十二年(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急于南下拓展疆域的晋献公出兵假道于虞国,一举消灭了虢国,回师时顺手灭了虞国。

  小虢:春秋初年西虢故地之内遗留的一个名“虢”的小国。此虢国为西虢一支滞留原地之所称,或为虢、郑二国东迁后,虢国故地为羌戎占据后仍号“虢”。比之位于上阳地区的虢国,后人称之为“小虢”。到了周庄王十年(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7年),秦武公吞灭了小虢国,其境归秦国。

  要注意的是:历史上出现的东虢、西虢、南虢、北虢、小虢这“五虢”,实际上并不存在于同一时期,而是分历史阶段存在的。

  东虢、西虢,出现于西周初期,是周文王之弟虢仲、虢叔的封国。不过,究竟是谁被封在东虢、谁被封在西虢,汉、晋两朝的学者们并没有搞清楚,因此之后的历代学者更是各有各的依据,说法不一。直至今日,仍有诸多专家、学者认识各异。

  目前史学家们有一种普遍的共识:南虢、北虢、小虢存在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南虢是由原来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一带的西虢东迁至中原地区三门峡地区的,只不过隔河分居其地而已,因此北虢、南虢实则为一个虢国。而小虢,则是西虢迁至上阳后剩下留在原地的一小部分遗民居地的称谓。

  本书认为,下阳是南虢之邑,而不是都城,北虢是南虢的属地,而不是一个国家。其依据是:

  在史籍《史记·晋世家·晋献公十九年》(公元前658年)中记载:“献公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虞假道,遂伐虢,取其下阳以归。下阳,虢邑也,在大阳东北三十里”。

  在史籍《春秋公梁传》中记载:“下阳,虞、虢之塞邑”。

  在史籍《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中记载:“虞师、晋师灭夏阳,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

  在史籍《竹书纪年·晋献公十九年》(公元前658年)中记载:“晋献公十有九年,献公会虞师,灭下阳,虢公丑奔卫”。

  在史籍《十二诸侯年表》(公元前658年)中记载:“周惠王十九年,晋荀息以币假道于虞以伐虢,灭下阳”。

  在史籍《周语·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中记载:“周惠王十九年,晋取虢”。

  在史籍《春秋左氏传·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晋假道于虞以伐虢……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秋……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卜偃曰: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而又有功,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不可以五稔”。

  从以上的历史记载来看,下阳是虢邑,而不是虢都,只不过是虢、虞之间的塞邑(要寨)。

  既然下阳不是都城,北虢也就不是一个国家,北虢只是陕县虢的北半部分。关于(公元前658年)的诸多资料记载,都是说取下阳或灭下阳,皆无人说灭北虢或灭虢国,可见它只是陕县虢的一部分。这在史籍《谷梁传·僖公二年》中说得最明白:“灭夏阳,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只不过是因为其是虢国在北部的要寨,因此重视它,史家之笔抬举了它。

  “虢公丑,灭下阳而不惧”,显然虢国君主姬丑仍然当着南虢的国君,虽然下阳部分被晋国取走了,他还有黄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其境内又有著名的“周召分陕柱”,诸侯敬畏,因而“不惧”。

  根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山西省平陆县盘南村下阳故城遗址的调查,发现该遗址的面积较小,文化层较薄、出土文物及其同时代的遗存也较少,说明该遗址存在时间不是很长。而且从地理环境上看,其地也不具备一个国都的条件。

  另外,在关于上阳的历史记载中:

  战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中记载:“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杜预注:“上阳,虢国都,在弘农陕县东南”。

  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公元前655年):“献公二十二年,晋复假道于虞以伐冬晋灭虢,虢公丑奔周”。

  汉朝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陕,故虢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清朝国学大家王先谦补注道:“陕与大阳夹河对岸,故有上阳,下阳之分,亦有南虢、北虢之称,实一虢也”。

  从历史记载看,都说明上阳是陕县虢的都城,“上阳灭,虢国灭”,上阳是南、北二虢的都城,虢公丑也是南、北二虢的最后国君。从三门峡李家窑遗址的考古看,不仅发现了上阳故城的城墙、大型建筑基址、地下排水管道等基础设施,还发现有制陶作坊、陶窑、冶铜作坊、冶铜残渣、铜器外模、内范等文物遗迹。

  从有关下阳、上阳的记载说明,南虢、北虢实为一虢。上阳是虢都,下阳是虢邑,北虢只是陕县虢的北半部属地,而不是一个国家。再加上虢国墓地考古的重大发现,南虢国君及其夫人、太子、各等级贵族墓葬的发掘,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都说明明上阳作为一个虢都,各种条件应有尽有。

  陕县之虢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后世的文化影响都是广泛而深远的。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南郭氏,及其分衍的南氏、虢氏、郭氏是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但其加入的郭氏家族却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十六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十四位,人口约一千七百二十三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的1.1%左右;其加入的南氏家族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二百七十四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三百五十一位,人口约二十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54%左右;其形成的虢氏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八百七十九位;大多以弘农、扶风、颍川、洛阳为郡望。

  今河南省的商丘市,陕西省的汉中市,山西省的榆林市,安徽省的巢湖市,重庆市,福建省的龙岩市连城县,湖南省的长沙市等地,均有零星南郭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弘农郡:弘农郡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其时辖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乡以西、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华山以南的地区。王莽执政时期改名为右扶风。东汉初期复名弘农郡,东汉末年又因避汉灵帝名讳而改名为桓农郡。三国时期曹魏国再次复名为弘农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国移其治到陕县(今河南陕县)。北魏时期又改恒农郡。北周明帝再改西恒农郡为弘农郡,还治弘农县(今函谷关)。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到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又复置,移治今河南省灵宝县北部,隋朝义宁元年(丁丑,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陕县。到了唐朝武德初年(戊寅,公元618年),弘农郡被彻底废黜。

  扶风郡:周朝时期即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咸阳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了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改其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的广大地区。五代时期的后汉政权将其辖地限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时期则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则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颍川郡:夏王朝建立后,许地是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夏启建都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今河南禹州三峰山东麓)。殷商时期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河南禹州),有熊氏(今河南长葛),昆吾(今河南许昌),康(今河南禹州)。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分属韩、魏、楚。战国末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之所以名为颖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颖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西汉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析许县,置颍阴县(今河南许昌魏都区)。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今河南长葛老城)、鄢陵县(今河南鄢陵彭店乡古城村)、襄城县均属颍川郡。三国时期,曹魏称颍川郡,属豫州,许昌县、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许昌为曹魏五都之一,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置许昌郡(今河南许昌张潘故城)。南朝宋景平元年(癸亥,公元423年),许昌郡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其地为北魏所据。北魏置颍川郡,治长社(今河南长葛老城)。西魏置许昌郡(今河南长葛老城)。东魏天平元年(甲寅,公元534年)改为颍州。东魏武定七年(己巳,公元549年)改颍州为郑州,治移颍阴(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领阳翟、颍川、许昌三郡。北齐将颍阴县并入长社,以长社为颍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改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隋晁时期改许州为颍川郡,辖十四县,颍川(今河南禹州)、长葛、许昌、隐强(今河南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诸县属之。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颍川郡为许州,鄢陵、长葛、阳翟、许昌诸县属许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许州改称颍川郡,属河南道。长社(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长葛、阳翟、许昌、鄢陵诸县属颍川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称许州。北宋初,许州,隶京西路。宋元丰三年(庚申,公元1080年),升许州为颍昌府,隶京西北路。宋大观四年(庚寅,公元1110年)称许州,隶京西北路。到了元朝时期,许昌仍为州,长社、长葛、襄城县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废长社县,并入许州,领4县,长葛、襄城属之。许州、钧州均隶开封府。明万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钧州改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禹州改为均平府。清朝初期,许州、禹州属河南省。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许州升为许州府,临颍、郾城、襄城、长葛、密县(今河南新密)、新郑属之。许州府、开封府均隶河南省。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鄢陵县直属河南省。民国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所郑县(今河南郑州),鄢陵则直属河南省。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堂号

  弘农堂:以望立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亦称岐州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河洛堂。

  新平堂:资料有待补充。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五言通用联

  闻名载庄子;

  吹竽滥齐廷。

  ——上联说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南郭子綦,《庄子》中有记载。下联说战国时期的齐国人南郭处士,齐宣王喜欢吹竽,还必须三百人齐吹,而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也在其中充数以食俸禄。齐宣王死后,即位的齐湣王喜欢听独奏,要吹竽人一个一个轮流单独演奏,南郭处士只得溜走了。

  【典故轶事】

  1:南郭子綦论“天籁”

  楚国有一个名叫南郭子綦的人,据说也是德行高洁的抱道之士。有一天,南郭子綦在家无事,靠着一只案几静坐,他意守丹田,仰天呼吸,一会儿就扫除了各种杂念,凝神人静,渐渐地物我皆忘,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境地。南郭子綦独自气功静坐,撇下了他弟子颜成子游垂着手在一旁低首立。一个时辰过去了,弟子见先生仍然像呆木头似地一动不动,眼睛虽然睁着,但直瞪瞪的连瞳子都不转一下,看来他的灵魂早已出窍,大抵已在天国的琼楼玉宇中游玩,徒留一具皮囊在尘世——究竟是天热中暑呢,还是年老中风?总之,光景有点异样,很是怕人,为了保险起见,颜成子游把头凑了上去,放高声音说:“先生、先生,您今天怎么了?是不舒服了吗?您怎么坐了一大阵子没个动静,难道坐起来就应该外表看上去像一段枯木头,而内心就该不起波澜像一摊死灰吗?以前我弟子也见过人家的静坐,可从来没见过像您先生这样直逼逼一坐下去就纹丝不动的样子的。”

  听完此话,南郭子綦先转了转眼珠,随后双手举起伸了个懒腰,像一个泥菩萨突然显灵一般从高度忘我中醒了过来。南郭子綦笑笑说:“好啊,你小子问得好啊!静坐我练多年,但今天也不知怎么搞的,竟然功到渠成,丹田下的一股真气沸腾炽热,循环流动,疏通百脉,如同醍醐灌顶、春意融融,使老夫在身心飘逸之中浑浑然忘掉世态人情,而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了。

  “这类境界非修炼多年不易达到,常人旁观岂能理解。你小子说我静坐的模样与众不同,故惊奇得叫喊起来,这也难怪,正像你只听过人籁而未听过地籁,或者是只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 刚才是先生枯坐,弟子呆立,颜成子游无聊得要命,正想听点新鲜事解解闷,闻此言,他赶紧接上去问:

  “先生,那么什么叫天籁地籁人籁呢?小子闲着想长点见识,先生您就给我说说吧!”南郭子綦的静坐既然已给弟子中途搅乱,一时再也静不下来,故清了清嗓子,干脆说了起来:

  “人活在世上,不呼吸不成,那么大自然也一样。大自然一呼一吸,就是我们通常称作的‘风’。这风,要么不刮,一刮就不得了,一刮就使大自然的千万种洞洞窟窿发出声来,难道你没听过大风呼啸怒号的声音吗?

  “那深幽幽的山谷,就像个大洞洞;那千年老树,有百围之大,树干上坑坑洼洼的洞洞,有的像大鼻子,有的像歪嘴巴,有的像尖耳朵,有的像大梁上的方子孔,有的像杯圈,有的像石臼,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坑。大风一吹,从这些洞洞窟窿中所发出的声音,形形色色、奇奇怪怪,激烈如海水澎湃,尖利如箭头呼啸,有的像斥人的骂声,有的像急促的呼吸声,有的像呼救的嘶喊声,有的像嚎啕的哭声,有的像哈哈的笑声;有的呢,幽幽深深,如峡谷里的怪声,有的呢,哀哀切切,似哭丧妇的哽咽声,总之,一窍一响,万窍呼应,小风则小奏,大风则大奏,此起彼应,煞是好听,如同王宫里的乐队在打嘀嘀打嘀嘀地齐鸣齐奏。甚至大风过后,你仔细谛听,山林草木仍在摇摇摆摆地发出悉悉簌簌的声音呢。”颜成子游当下恍然大悟,抢着说:“小子现在是明白了。所谓‘地籁’,就是大自然的洞洞窟窿、坑坑洼洼、木窍土洞所发出的声音;而‘人籁’呢,您不说我也知道,就是人用竹笛竹管所吹出的声音。请问先生,那么‘天籁’究竟是什么呢?”

  南郭子綦哈哈大笑,解释说:

  “天籁?你还不知道?这样看来,你有三分小聪明,却有七分大糊涂啊!要知道,人籁、地籁归根结底也是一种天生的状态。天籁难道是独立的吗?天籁其实就是人籁、地籁的统称罢了。是谁使自然界的各种洞洞窍窍发出声音呢?难道洞洞窍窍自己会发出声音吗?还不是天地之际的‘风’吗?这难道还不就是‘天籁’吗?哈哈,你是聪明一时糊涂一阵啊!”

  2: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处士,人称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处士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愍王继承了王位。齐愍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愍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处士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南公
下一姓氏: 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