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氏起源及历史

艾姓图腾_艾氏图腾

艾姓图腾(艾氏图腾)

  艾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最早起源于夏朝少康帝中兴大臣汝艾,其后人以艾为姓;汝艾祖籍天水,故天水为艾姓发扬之郡。艾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三百三十四位,现今人口约七十三万,排在第一百八十八位。

  【释义】艾,即艾蒿,又名冰台,菊科多年生草本。

【得姓始祖】

  汝艾,又名女艾,辅佐夏朝少康帝(约公元前1868—1848年在位)消灭篡位的寒浞及其子浇和(豕壹)、复兴家国的大功臣和大臣,各支艾氏宗派公认的艾氏得姓始祖。甘肃天水郡人。

  孔艾(艾子、田孔、田艾):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景公姜杵臼有一个宠臣,名叫田孔,被封于艾山(今山东泰安),世称艾子或艾孔。在孔艾(田孔、田艾)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或名字为姓氏者,称艾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山东艾氏。

【起源源流】

  源流一

  远古时期发明艾刀的氏族,以艾为氏。北艾、蕲艾和海艾的主要产 地河南省汤阴县、湖北省蕲春县和浙江省四明市(今宁波市)等地当是远古艾氏的发祥地。这仅仅是泛泛而论,不知这几支艾氏起源于何时,不知具体的始祖名,也不知他们的后裔何在。据推断,河南省汤阴艾氏宗族是存在的,商朝武丁帝的一位侯爵王子封于艾国(故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就是有力证明。当时,河南省汤阴县地区因居住着众多的艾氏族众而名艾城/艾邑,封于此地的侯爵方国以地名艾为国名,称之为艾国。春秋时汤阴属卫国,名艾城。后来成为艾氏郡望的河南省汝南郡的艾氏宗族和以江西省修水艾侯国艾侯为族长(首领)的艾氏宗族可能是河南省汤阴艾氏宗族的南迁后裔。

  源流二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禹王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艾氏为“夏少康臣汝艾之后”。

  夏王朝由姒相之子姒少康当政时期(公元前1913~前1890年),属下有个大臣名叫汝艾,亦称女艾,在辅佐“少康中兴”的大业中立有大功。

  在汝艾(女艾)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艾氏。通常认为,汝艾是艾氏的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孔艾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在史籍《通志·氏族》中说:艾氏为“春秋大夫孔艾之后”。

  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景公姜杵臼有一个宠臣,名叫田孔,被封于艾山(今山东泰安),世称艾子或艾孔。

  在孔艾(田孔、田艾)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或名字为姓氏者,称艾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山东艾氏。

  源流四

  商朝(公元前1562―1066年)武丁帝(约于公元前1271―1213年在位59年,商朝中后期“中兴”君主)46年(即约公元前1225年)前后,武丁帝在今江西省修水流域封建艾侯国。其子孙以国君姓为氏。

  源流五

  春秋吴王僚之子庆忌于公元前515年避难于艾城(一说是吴国的艾邑—今江西省修水县,一说是卫国艾城,可能是今河南省汤阴县),其子孙中的一支以其避难地地名艾为氏。

  源流六

  商朝武丁帝封赐一位王子为侯爵,该侯爵所在领地称为艾国(故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周武王灭商时(约公元前1066年),艾国的最后一位艾侯被俘,艾国遂灭。艾侯的子孙以故国名“艾”为氏。

  源流七

  回鹘族爱里八都鲁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率部归顺宋朝,并改爱姓为艾姓,取名艾忠孝。

  源流八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彝族绞姓于1872-1873年期间改为爱姓,后演绎为艾姓。

  源流九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艾山,属于以地名为氏。

  艾山,是路过的一个地名,其实就是泰山东南部的艾山。

  这在史籍《春秋·隐公六年》中记载:鲁隐公姬息姑在周桓王姬林三年(公元前717年)会晤齐釐公姜禄甫,两国盟于艾山。

  在艾山地区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艾山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艾氏、山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拓拔部中有艾斤氏部落,亦称去斤氏。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0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的过程中,艾斤氏改为汉字单姓艾氏,逐渐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南艾氏。

  源流十一

  源于回族,出自唐朝时期从西亚迁徙中土的西域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艾氏,主要源自伊斯兰教《古兰经》经名首音,多取其谐音汉字为姓氏。

  回族艾氏最早在唐朝时期从西亚地区迁徙而来中土的留居者,为唐朝时期“外来八大姓”之一,至元、明时期逐渐繁衍壮大。例如,在清朝初期,有回回艾布巴克率整个家族归附,其后裔即改为汉姓艾氏,世代相传至今。

  今回族艾氏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甘肃、宁夏及江苏等地区。

  源流十二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艾耀施氏,源出阿鲁特蒙古,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iyos Hala,所冠汉姓多为艾氏、施氏等。

  ⑵.蒙古族尼玛察氏,亦称倪马查氏、专图尼马察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乃马真氏族部落,以姓为氏。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县东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滹野(今乌苏里江支流俄罗斯境内达鸟河流域)、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喜禄河(今辽河)、珲春(今吉林珲春)、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imaca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艾氏、杨氏、榆氏、张氏、佳氏、尼氏、倪氏、鱼氏、和氏、障氏等。

  源流十三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完颜氏,满语为Wanggiya Hala,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以部为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时成为金国国姓,分宗室和非宗室两支,明朝时期称其为“王甲部”,世居完颜(今吉林通化及其西南地区)、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英额(今辽宁清原)、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新京(今辽宁新宾永陵镇)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艾氏、汪氏、王氏、鄢氏、张氏、完氏、颜氏、赵氏、顾氏、瀛氏、魁氏、雍氏等。在蒙古族、锡伯族中也有完颜氏族人,乃金国灭亡后加入元籍者,与满族完颜氏同源同祖。

  ⑵.满族爱义氏,满语为Aiyi Hala,世居黑龙江爱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镇),后多冠汉姓为艾氏、张氏。

  ⑶.满族戴佳氏,亦称达佳氏、大佳氏、戴拉氏,源于古渤海国皇族大氏,满语为Daigiya Hala,世居杭间(今辽宁境内)、浑郭(今辽宁境内)等地。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艾氏等。

  ⑷.满族赫舍里氏,满语为Heseri Hala,亦称何舍里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纥石列部,在金国时期称纥石烈部,以部为氏,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伯都讷(今吉林松源)、多尔济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黑龙江色钦及穆理哈村(今吉林东丰小四平镇一带)、塔散堡(今辽宁锦县塔山)、长白山区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艾氏、何氏、高氏、康氏、赫氏、张氏、芦氏、贺氏、索氏、英氏、郝氏、黑氏、佟氏、普氏、桂氏等。

  ⑸.满族觉尔察氏,满语为Giorca Hala,以地为氏,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觉尔察(今辽宁新宾永陵镇温家窑)、长白山区等地,另有清太祖祖父的兄长德世库后裔,后被革退、系紫带子者,沿用祖名觉尔察为氏的。清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艾氏、赵氏、肇氏、孙氏、常氏、陈氏等。

  ⑹.满族宁古塔氏,满语为Ningguta Hala,汉义“六”,出自清六祖的世居地,以地为氏,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珲春(今吉林珲春)、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佟吉(今吉林敦化)等地,所冠汉姓为艾氏、宁氏、刘氏等。

  ⑺.满族爱珲氏,满语为Aihui Hala,世居黑龙江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镇),以地为姓,后多冠汉姓为艾氏。

  ⑻.满族阿穆噜氏,亦称阿穆拉氏,满语为Amuru Hala,汉义“雄禽”,世居伊兰费尔塔哈村(今吉林辽源)、黑龙江沿岸等地,所冠汉姓中有艾氏。

  源流十四

  留居中国的犹太人中有艾姓,如北宋中期(1050年前后)来华经商、后定居于国都汴梁(今开封市)等地的犹太人中有艾姓。

  源流十五

  元朝中后期至顺年间任裕州(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达鲁花赤的中东波斯回族艾米那后世以艾为姓。

  源流十六

  源自其他少数民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白族、瑶族、土家族、苗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傣族、布朗族、壮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亦有以艾为姓氏。

【迁徙分布】

  迁徙

  艾姓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族人最初分布在今山东泰安东南和江西修水一带。秦汉以后,有艾氏族人迁徙到今甘肃临洮、天水和河南平舆、洛阳等地,逐渐成为当地的望族。

  北魏时,在汉化改革的推动下,由去斤氏改姓而来的艾氏族人迁徙到北魏新都洛阳(今属河南),与当地艾姓人融合在一起,使河南郡的艾姓家族更加枝繁叶茂,鼎盛一时。

  隋唐时期,艾氏家族已繁衍到今北方诸省。唐末五代之际,艾姓族人为躲避战乱向南迁徙,定居在今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等南方省份,并有远徙到今福建者。

  宋元时,艾姓族群在今南部省份繁衍开来,今四川、云南、广东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均有艾姓人人迁。

  明初,艾姓族群作为洪洞大槐树(今属山西)迁民最大的族群之一,被分迁到今陕西、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嗣后又有今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艾姓人迁徙到台湾。

  清朝时,今山东等地的部分艾姓随“闯关东”的风潮前往今东北三省谋生,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流域。民国时,艾姓人在全国分布愈广。

  分布

  宋朝时期,艾姓大约有2万5千人,江苏为艾姓的第一大省,集中了全国艾姓总人口约一半。其次分布于江西、河南、福建等地。

  明朝时期,艾姓大约有6万8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3%,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七十三位。江西为艾姓第一大省,约占艾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陕西、湖北、山东、湖南、福建。

  当代艾姓的人口大约有73万,为第188位大姓姓氏,约占全国人口的0.052%。自宋朝以来的1000年中,艾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陕西、河北、黑龙江、河南、这六省大约占艾姓总人口的56%.其次分布于湖北、甘肃、辽宁、福建。湖南居住了艾姓总人口的13%,为艾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湘赣为中心向外散布的艾姓分布区。

  艾姓在人群中分布表明:在湘赣闽、皖浙南部、广东北部、桂黔渝鄂大部、四川东北、陕西大部、甘肃南部、宁夏、内蒙古中部、黑吉大部、辽宁、河北东部,艾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8%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0.2%以上,以上覆盖总面积的24%居住了大约56%的艾姓人群。在广东南部、广西西部部、重庆西南、青海东部、陕甘中部、湖北北部、河南东南、皖浙中部、山东黑吉西部,艾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4%—0.08%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9%,居住了大约35%的艾姓人群。

  【入闽迁徙】

  艾姓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族人最初分布在今山东泰安东南和江西修水一带。秦汉以后,有艾氏族人迁徙到今甘肃临洮、天水和河南平舆、洛阳等地,逐渐成为当地的望族。北魏时,在汉化改革的推动下,由去斤氏改姓而来的艾氏族人迁徙到北魏新都洛阳(今属河南),与当地艾姓人融合在一起,使河南郡的艾姓家族更加枝繁叶茂,鼎盛一时。隋唐时期,艾氏家族已繁衍到今北方诸省。唐末五代之际,艾姓族人为躲避战乱向南迁徙,定居在今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福建等南方各地。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53%面积的地区(包括湖南、江西、陕西、河北、黑龙江、河南;湖北、甘肃、辽宁、福建;浙江、安徽、山东、吉林、宁夏、内蒙古、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上海等23个省、自治区、市的一部或全部)居住着约91%的艾姓人口,主要分布于湖北、江西、湖南、四川四省,大约集中了艾姓总人口的41.6%。

  福建松溪县《艾氏宗谱原序》:宋雍熙年间(984-987年),有艾中儒公生二子,长高、次亭。亭入闽泉州府南安县居焉至大明有撲公传数世裔孙。泗公又名绘公,字圣流,号七桥公,自皈伏里豪田永和等里,皆七桥公之派也,生子居士公七生一子,冢初公字君宰,早殁,公扶二孙,长名生普(横垅分谱),字宗贤,号文峰、次名生用,字宗才,号秀峰。生普公生三子,长仲义、次仲完、三仲安。次子生用公生子仲南、次仲墨。子孙世守居官村,今之前洋(河东乡)、后洋后平田(旧县乡)之艾氏皆仲南仲墨二公之后也。普公协子又完安三公分居县城三房之祖吾前洋之祖仍。南公之曾孙冬生公于明嘉靖年间又复迁返前洋村开基始祖子孙绵绵分散各里独有根麟公派下实吾之商祖至今。

  宋代,有著名画家艾淑,生卒年待考,字景孟,号竹坡,建安人(今福建建瓯)。宋朝著名画家, 早岁游太学,与陈容同舍,画龙具得名,时称二妙。仕为海宁军节度判官。善竹石,人称“艾竹”。

  建宁县《官庄坊艾氏族谱》称,本宗族系宋初工部侍郎颖公的后裔;始迁祖淑义和淑南公于宋元交替之际由江西省金溪县东漕黄竹店播迁福建省建宁县。据江西省修水县《艾氏宗谱•艾氏源流总系》记载,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第9世荣岱公(1012—1071年,颖公之曾孙)迁往江西省抚州金溪县,建宁县官庄坊艾氏宗族应是荣岱公的后裔。南宋末年,荣岱公的后裔淑义和淑南兄弟为躲避元兵掠杀,于1279年逃至福建省建宁县,同为建宁县艾氏宗族的始迁祖,迄今已传25世。建宁县艾氏宗族第8世世钦公于清朝初由建宁县官庄坊迁江西省兴国县游家寨,第10世秀鼎公迁江西省宁都县长胜,另有一支迁江西省横峰县。

  宁化艾氏,于南宋自江西迁入,散居石壁各地。元、明时期逐渐外迁。现石壁镇立新村仍有艾姓聚居地。宁都《艾氏五修谱》:国太于北宋从抚州东乡迁宁都青塘艾屋坝。另一支艾氏,于明末从抚州德里寨迁入湛田乡钓鱼湾。

  龙岩市武平县中山镇艾氏宗族始迁祖为明朝初武将,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正月奉调到武所(中山镇)任职,遂家焉。

  据洪泉提供的《艾氏族谱序》称,江西省崇仁县待八都(今六家桥乡)艾坊艾氏宗族第17世孙奇九(字汝珠,号半溪)公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赴福建省长汀县任职,官至汀邵两府(汀—汀州府,辖长汀县、宁化县、清流县、归化县、连城县、上杭县、武平县、永定县;邵—邵武府,辖邵武县、光泽县、建宁县、泰定县)总镇都督,遂定居于长汀县城店头街宣河朱坊,为长汀县艾氏宗族之始迁祖。半溪公次子见吾公又从朱坊大塘迁小坑里北,为小坑新屋之始迁祖。至今已传16代。其后裔陆续迁往福建省顺昌县、宁化县、龙岩县、将乐县等地。

  清初顺治二年(1645年) 5月,江西省东乡县艾氏宗族第21世孙南英公(南英公生于1582年)携家眷迁居福建省,1646年2月定居延平府(今南平市),其后裔长茂公迁到今南平市峡阳镇杜溪高坝村,为杜溪高坝村艾氏宗族始迁祖。艾南英:字千子,江西东乡人,勤奋好学,无所不亲。万历末年,场屋文腐烂,南英与同郡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以兴起斯文为任,世人翕然归之。天启年间中举于乡,对策有讽刺魏忠贤语,罚停三科。崇祯初诏许会试,不就,后负气入闽,见唐王,陈十万忧疏,授兵部主事,改御史,未几病卒于延平。著有《天拥子集》。

  福建省艾姓人口约5000多人:《三明市的艾姓人口》称,三明市的艾姓人口3007人,主要分布在泰宁县816人,建宁县1965人,建宁县1965人,为淑义公和淑南公为始迁祖的艾氏宗族后裔,海清公后裔。泉州市惠安县净峰镇净南前申村,住着一村姓艾的的人,人口约1000多人。龙岩长汀艾氏以奇九公为始迁祖的福建长汀艾氏宗族现有400多人。南平市峡阳镇杜溪高坝村艾氏宗族以南英公后裔长茂公为始迁祖;松溪县、顺昌、建瓯等地有艾姓,但未考他们的迁徙情况。

  嗣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艾姓人迁徙到台湾。台湾艾姓人口除了明清时期来自福建广东籍以外,主要是北方移民,人口主要在台北,高雄、台中、基隆、台南都有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汝南郡:周代属于蔡国和沈国的辖地。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始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这里属平舆、宜春和安城三县所辖。至迟在文帝时,汝南郡已由陈郡析置。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属颍川郡。东汉时期汝南郡属于豫州刺史部(治所今安徽亳州)。

  堂号

  陇西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爱民堂:宋朝吴兴令艾若纳爱人民,恨恶吏。他在桌旁写了一幅座右铭:“爱民如恤血,挞吏胜看经;棒折胥吏手,何劳诵《大乘》?”

  东乡堂:以永州竹溪艾氏宗族的祖籍地地名为堂号。

  衍庆堂:表明庆忌公的后裔不忘起源始祖的功德,昭示邵阳县艾氏宗族是由吴公子庆忌繁衍而来。

  艾姓主要堂号有孝思堂、东山堂、继志堂、奉本堂、一体堂、崇本堂等。

  字辈

  云南牟定艾氏字辈:“生成之大有春光自可呈文星崇尚学永世庆维兴”。

  云南艾氏一支字辈:“自泽恒宪尔有文光必永世守”。

  重庆艾氏一支字辈:“永志双白云从阳嗣众国先家湖海耀子孙万义德”。

  重庆艾氏一支字辈:“自有光天德呈祥继”。

  贵州毕节艾氏字辈:“启学贤良忠臣国正天心顺士达荣华倡”。

  河南南阳艾氏字辈:“文武儒成忠仁义礼德智明让永兴昌盛济建鸿开政通延本安邦定国恩先惠厚荣耀富裕”。

  安徽合肥艾氏字辈:“上帮福奉俊德光昌传家孝友克自伦常”。

  安徽无为县艾村字辈:“强云能学全才,广道剑平”

  江苏姜堰艾氏字辈:“稳宝同少有”。

  山东济阳艾氏字辈:“庆兆传名金宪丙”。

  建瓯艾氏字辈:“道春玄乃碧正子圣朝廷国泰官清民助安

  建宁艾淑义和淑南公两支派没有统一订定字辈,就连淑义公派下道全和守全公两分派在第15世前也没有统一订定字辈,到第16世后才统一订定字辈:圣朝膺景运,继述永承先;凤藻标霞羽,丝纶奕叶传。1996年新立字辈如下:信义为人本,和平理事箴;丁财兴盛日,富贵万年春

  松溪县前洋艾氏字派表:德金祖学胜,世代永盛荣,桂源端才干,华绪庆友仁

  长汀奇九公后裔字派表:奇汝吾宗(君)可,魁(仕)时(长)贤(忠)掌(元、琦)成(基),桂(春)远(腾)永(洪、鸿)纪(友)生(仪),润正和廉诚,治功承祖志。目前最低辈为第16世“润”字辈。

【楹联典故】

  五言通用联

  陵邑新世第;

  天水道脉长。

  ——此联为艾氏宗祠通用堂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名孔,因为住在艾陵(今山东省泰安东南),人们就叫他孔艾。他的后代,便以居住地名称的第一字“艾”作为自己的姓氏。下联典指艾氏的望族居天水郡。

  祖孙双进士;

  兄弟两贤儒。

  ——上联指明朝时期的艾希淳及其曾孙毓初,先后举进士。下联指明朝时期的学者艾自新及其弟自修,兄弟二人均精通理学。自新尝纂《希圣录》,得宋儒宗旨。自修尝纂其要,学者皆从其说。事闻于朝,旌曰:“当代贤儒”。

  爱民如恤血;

  挞吏胜看经。

  ——此联出自宋朝吴兴令艾若纳一幅座右铭:“爱民如恤血,挞吏胜看经;棒折胥吏手,何劳诵《大乘》?”

  六言通用联

  勋戚因而敛手;

  百姓赖以入安。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勋戚(勋臣与皇亲两种家族)与民争田,勘实,悉归之民。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巡抚艾璞,诏求直言。恢复了朱瑄的老办法,田赋征收耗米略有下降。

  七言通用联

  乾德著倕和之绩;

  治功膺纶玺之褒。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艾预,考科举时挥毫而就,被选拔为甲科进士。“乾德”,谓天德,上天的恩泽。相传艾预赴乡举时,有老儒授他《左传》一书,对他说:“熟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得到富贵。”而试题恰巧是其中的内容。“倕和”,指古代传说中的巧匠。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艾中儒,至道年间任两浙盐官,治绩突出,受朝廷褒奖。“纶玺”,指皇帝颁发的诏令。

  试宏词以登首选;

  受左传而擢甲科。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艾晟,政和年间试宏词科,名标头等。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艾预遇老儒授其《左传》曰:“熟此当可取富贵。”后果中进士。

  八言以上通用联

  姓启汝艾,望出陇西;

  宏词一等,通判三州。

  ——全联指宋朝时期的崇宁进士艾晟,字子先,真州人。政的中试宏词,中一等。擢秘书省校书郎,兼修六典文字。后判隰、沣、越三州,所至有声誉。终考功员外郎。

  乾德廷臣,拔中首选;

  东乡才子,文列大家。

  ——上联指宋朝时期的名宦艾颖明的事典。下联指明朝时期的御史艾南英的事典。艾南英,字千子,江西东乡人。成于思,毁于随,吾所扬者;约诸人,周诸己,君其勉之:全联为艾氏族人自题联。

  【祠堂古迹】

  东乡艾氏宗祠

  东乡艾氏宗祠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段溪村。

  依残存资料可推知,艾氏“原籍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东门外何家桥,有老屋存焉,有西边堂屋一边(间),正房二间、横屋二间,目今廿五房居住,屋后东边有厢楼一间。大宗祠在东乡县段溪。”

  东乡艾氏宗亲在重修段溪艾氏宗祠时,找到了老祠堂的匾额:敦本堂。由此可见,东乡艾氏宗族各宗派的祠堂有堂号,只是因为祠堂坍塌或祠堂匾额遗失等原因,当代族人不知道而已。

  【典故轶事】

  1:不知诗为何物

  艾子喜欢作诗。一天,艾子漫游到齐魏之间,下榻在一个旅馆。夜间,他听到邻屋里有人说话:“一首。”不一会儿又说:“又是一首。”艾子莫名其妙,困意全无,一夜无眠。躺到拂晓,共听到邻屋那人大约说了六七次,亦即六七首也。艾子以为邻屋那人一定是个诗人,在静静月夜里专心吟诗,心里油然产生敬意,又爱那人文思敏捷,便决定结识一下此人。一大早,艾子就披衣下床,整好冠带,站在门口迎候。不一会儿,邻屋里走出一个商贩模样的人来,身材瘦弱,一脸病相。艾子感到很失望,心想:就凭这副尊容,哪像个诗人?也许,人不可貌相,不能盲目揣度。便走上前拜问道:“听说先生诗篇甚多,能否让学生我看一下。”那人说:“我是一个做生意的,从来不晓得诗是什么玩意儿。”始终拒绝拿出诗来。艾子固执地说:“昨天夜里听到您在屋里说‘一首’,不一会儿又说‘一首’,难道那不是诗吗?”那人听了,不觉哑然失笑:“您误会啦。昨夜我肚子不好,每泻一次,夜里找不到手纸,于是就用手揩。一夜腹泻不止,差不多污了六七次手。我说的‘手’,不是诗篇之‘首’。”艾子听了,羞惭不已。

  ——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

  2:艾子杖孙

  艾子有一个孙子,年龄有十多岁,性情懒惰顽劣,不爱读书。艾子非常讨厌他,经常用楸木杖打他,但他老是不改。艾子的儿子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时常担心孩子禁不住杖打而死掉,因此,每当父亲杖打孩子时,他都在一旁含着泪求情。艾子看到儿子的可怜相,愈加愤怒,教训他道:“我替你管教孩子难道不是好意吗?”边说边打得更厉害了,儿子也无可奈何。一个冬天的早晨,下着鹅毛大雪,孙子在院子里抟雪球玩。艾子发现了,脱光孙子的衣服,命他跪在雪地上,冻得他浑身发抖,直打寒颤,煞是可怜。儿子也不敢再求情,便脱去衣服跪在其子旁边。艾子见了,惊问道:“你儿有过错,理当受此惩罚;你有何罪,跟他跪在一块?”儿子哭着说:“你冻我的儿子,我也冻你的儿子。”艾子不由得笑了起来,饶恕了他们父子。

  ——明·陆灼《艾子后语》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