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由氏起源及历史

仇由姓图腾_仇由氏图腾

仇由姓图腾(仇由氏图腾)

  仇由姓是一个古老的中华复姓,读作qiú yǘ(ㄑㄧㄡˊ ㄩˊ),不可读作chóu yóu(ㄔㄡˊㄧㄡˊ)。仇由姓源于姮姓,出自东周末期白狄仇由氏小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周末时小国。为智伯所灭,后人以国为氏。一作‘仇繇’。”《姓氏词典》称:“仇由,也作仇犹、仇繇,春秋国名,遗址在今山西盂县东北半里。”一作“仇吾”。

【得姓始祖】

  (暂缺)

【起源源流】

  单一源流

  源于姮姓,出自东周末期白狄仇由氏小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仇由国,是春秋时期临近晋国的一个白狄部落国,由白狄仇由氏组成的一个氏族部落小国,传说国君世为姮姓,故址即今河南省焦作市下辖孟州市一带。

  春秋末年,晋国四卿之一、执政上卿智伯(名瑶,一称知瑶,号称智囊子)在并吞了泫国(今山西高平)、代国(今河北蔚县)后,挟晋侯而专晋政,国事皆由其断决。

  周元王姬仁五年(晋出公姬凿三年,齐平公姜骜九年,公元前472年)农历6月,智伯率晋军在著名的“犁丘之战”中大败齐国之后,继而就是要掉过头来发兵攻灭仇由国,以使晋国的疆域整连成片。

  可是,当时从晋国去往仇由国的道路异常艰险难行,兵马难行,若派人劈山开路,则会暴露军事企图,而仇由国的白狄人是很应用能战的。于是,智伯就策划了一个阴谋,特意铸了一口很大的钟,然后派使者通知仇由国:“这口大钟是晋侯特意赠与仇由国君的,但很可惜,道路实在是太艰难了,运不过去呀。”以此来引诱仇由国自己筑山道。

  仇由国的国君得知诸侯大国之晋国为自己铸了一口大钟之后,喜出望外,立即下令动用国内大批劳力,努力修建通往晋国的道路,准备将那口大钟迎接回国。

  仇由国的大夫赤章曼枝马上劝谏国君:“此事万万不可!赠送礼物应是小国对大国的尊崇方式,现在大国晋国反而送礼物给小国,礼物后面肯定就是紧跟着军队入侵,所以绝不能要那口钟,更不能将大钟运回国(斩岸堙溪以迎钟,师必随之)!”然而,仇由国君因贪钟之欲极为强烈,根本就不理睬赤章曼枝的劝阻,加紧赶工扩建道路,希望早日将大钟运回国。

  从晋国到仇由国的道路终于修建好了,仇由国的国君兴高采烈地将那口大钟运回了国内。

  十九天后,智伯就指挥着晋国军队顺着仇由国勤苦修建的运钟之路,畅通无阻地侵入了仇由国,将仇由国轻而易举地灭掉了,之后又将那口大钟运回了晋国,一如当年晋献公姬佹诸在周惠王姬阆二十二年(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利用“垂棘玉石、屈产宝马”假途灭虢时攻灭虞国所采取的策略。

  仇由国灭亡之后,王族贵胄们以及国人皆痛定思痛,将“钟”字寓意为“终”的代名词,警示为国祚的终结,并以故国之名为姓氏,称仇由氏,后又逐渐省文简改为单姓仇氏、由氏,其由氏读音转音为yóu(ㄧㄡˊ),皆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仇由国源出狄族。狄,先秦时期西北民族,又用以泛指中国古代的北方民族,亦称“翟”。“狄”被定作族称,《春秋》所记始于春秋中叶,但《国语·郑国》于西周末期即已有关于“狄”的记载。这是中原诸夏对北方一些部落与国家的称呼,并不是他们的自称。春秋时期北狄与羌戎族类相近,而战国末年及以后北狄指胡人、东胡族系,与羌戎属完全不同的族系。汉武帝采取“隔绝胡羌”的政策以及赵充国在湟中屯田以制诸羌的举措,说明西汉时对羌与胡已经明确加以区分,但《史记》、《汉书》却没有为诸羌立传,羌人的祖源与史迹仅附在《匈奴传》中叙述,《后汉书》有《西羌传》。直到现在,在一些民族史的论著中,仍往往未能真正把春秋时期的北狄,与战国末及秦汉以后以胡人、东胡族系称为北狄这两者之间在族系与历史渊源方面划分清楚。然而把两者加以区分,对研究羌戎和北狄的历史与考古都是重要的。

  北狄联盟的瓦解与诸狄的华夏化

  从周惠王十五年(公元前662年)“狄”的名称出现于史籍《春秋》起,到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白狄”的名称出现以前,北狄都以狄的名称出现于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在这三十余年中,是以赤狄为首的北狄诸部落联盟较为统一的时期,先是皋落氏居于共主地位,自周惠王十七年(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命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以后,其共主地位已逐渐被潞氏取代。晋文公的霸业使北狄的力量受到很大削弱,北狄内部矛盾也越来越表面化。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夏,狄有乱”,卫国趁机向北狄发动进攻,迫使北狄向卫国请和。当年冬季,晋文公去世。

  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北狄又趁晋国新丧,而晋襄公继位后即全力与秦军战于崤山的机会,向晋国发动了进攻,一直攻击抵达箕邑(今山西蒲县),有直逼晋国都城之势。晋襄公与姜戎在“崤山之沾”中一举全歼秦军,遂即回师“败狄于箕。郤成子获白狄子”。这是“白狄”之称初次见于记载。当时的白狄虽仍是赤狄的从属,总体处在北狄联盟中统一行动,却已经单独以其部落名称出现。

  周顷王三年(公元前616年),鲁国大夫公孙得臣率军“败狄于卤,获长狄侨如”。长狄和白狄一样,虽仍在北狄联盟中受赤狄控制,也以单独的部名活动了。

  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赤狄也单独以其部名活动,连年“侵齐”、“伐晋”,说明其它各部已不再听从赤狄统一调遣。

  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晋郤成子求成于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遂服于晋”。以赤狄为首的北狄联盟于是完全瓦解,此后,赤狄即次第被晋国兼并。

  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晋国灭潞氏,其酋长婴儿被晋军俘虏带归晋国,晋景公将“狄臣千室”赏给灭潞氏的首功荀林父,其他将军及诸大夫也分别得到“狄臣”和封邑,还向周定王献俘。

  狄族潞氏灭亡,赤狄其它各部不能自立,周定王十四年(公元前593年),晋国灭甲氏及留吁、铎辰。周定王十九年(公元前588年),晋国又与卫国联军攻打廧咎如氏,廧咎如氏溃散。从此,赤狄余众大多被晋国分赏给诸将及诸大夫中的大族,其土地并入晋国。但狄族人在晋国仍有相当长时期合而未化。在整个春秋时期,晋军中仍有“狄卒”的记录,晋国境内也有狄族人的活动,例如,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晋国诸大族矛盾激化,范氏、中行氏之党析成鲋、小王桃甲就“率狄师以袭晋”。

  到了战国中期的周安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78年),还有翟(狄)败魏师于浍的记录,此后被晋国拆散而分属于晋国诸大夫大族的赤狄余众,都已华夏化。在晋国灭潞氏时,长狄酋长焚如也被俘。以后,长狄不再见于记载,大概是由于随赤狄灭亡,部众离散,不复成为部族的缘故。

  但是,分布在秦、晋两国之北的白狄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周定王六年(公元前601年),“白狄及晋平”,即脱离北狄联盟单独与晋国结好。晋国这一成功,不仅当年与白狄联手进攻秦国,还可以认为这实际上已拆散了以赤狄为首的联盟,从而可以利用众狄对赤狄役使的痛恨,拉拢众狄与晋国结好。因此,白狄脱离赤狄与晋国结好,是晋国在北狄联盟彻底瓦解以前所取得的关键性的胜利。在白狄与晋国结好以后,白狄也曾与秦国联合进攻晋国。秦、晋两国一直都想拉拢白狄,同时又都一步步侵蚀白狄的土地,逼白狄东迁到太行山以东才得以存在。

  在白狄东迁以前,最重要的事件,是晋悼公“和戎”政策所取得的成功。

  周灵王三年(公元前569年),分布在今河北省蔚县一带的无终部酋长嘉父,派人请晋国强族魏绛转送给晋悼公虎豹之皮,请求推行和戎的政策。魏绛向晋悼公进言和戎有五利:戎狄游牧,贵货轻土,可以用货物换取戎狄的土地;边鄙不再有惊恐,人民习于耕作,可以得到丰收;戎狄听命于晋国,四邻为之震动,诸侯就会屈从于晋国的威严;以德使戎狄安宁,晋国无军事的劳累,装备也不致损耗;以后羿恃其武力而亡为鉴,推行以德服人的政策,远方戎会来归附,国内也会得到安定。这主要以和平手段代替武力夺取以获得戎狄的土地,并得到戎狄的人力来加强其争霸实力的政策。推行八年,结果晋悼公“九合诸侯”,加强了晋国霸主的地位。自晋悼公以后,秦、晋两国的北面已没有狄人的活动。白狄的主力已转移到太行山以东。史籍《左传·襄公十八年》的《经》(周灵王十七年,公元前555年)中记载:“白狄始来。”杜预《集解》:“白狄,狄之别种,未尝与鲁接,故曰始。”这是太行山以东出现白狄最早的记录。白狄东迁以后,活动的中心在今山西省东北部的盂县以东至河北省石家庄市周围。

  到了春秋时期的晚叶,已不再见白狄的名称,而以鲜虞包举了白狄其它各部。史籍《左传·昭公十二年》中记述了晋国灭肥国,这在鲁国史籍《春秋》中记为“晋伐鲜虞”;史籍《左传·昭公十五年》中也记载了晋师围鼓国,史籍《春秋》也只记“伐鲜虞”。这说明在春秋晚期,白狄中鲜虞、肥、鼓等各部虽有部名自立,但实际上皆受着鲜虞的控制。

  鲜虞的名称,最早见于典籍《国语》。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郑桓公问史伯何处才能得到安居,史伯说,在洛阳王城以北除有燕、卫等诸侯,此外还有“狄、鲜虞、潞、洛、泉、徐、蒲”。所提到的狄诸部落,除鲜虞属白狄,其余大体都属赤狄,所以史伯所说鲜虞实际上是代表了白狄。在史伯这一次提到以后,直到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鲜虞才再度出现于史册,其间二百四十四年,该部并非不存在,只是包括在北戎、狄、白狄等统称当中。白狄东迁,鲜虞迁到了河北省正定县一带。白狄东迁以后,仍不能得到宁居,肥、鼓两部先后被晋国所灭亡,鲜虞虽屡经攻击,却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向晋国进攻,击败晋军于平中(今地待考),并俘虏了晋国大夫观虎。在取得平中战役胜利之后的下一年,鲜虞即以中山的‘名称出现于史册。可能在胜利之后,建立了中山国,并迁居中山城。中山城在今河北省唐县境,“城中有山,故曰中山”。鲜虞之所以从今正定县北迁百余里,大概是为了避免晋的报复,迁到有险可守的地方以自固。以后晋国虽屡次伐鲜虞、围鲜虞,终于未能达到兼并鲜虞的目的。相反,在周敬王二十三~二十九年(公元前497年~前491年)晋国强族智、韩、赵、魏四氏联合起来兼灭范氏、中行氏的斗争中,中山国应齐、卫等国要求,出兵救范氏、中行氏。虽未能使范氏与中行氏免于灭亡,也可以看出,当时中山国俨然以诸侯的姿态与齐、卫等国并列了。

  在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家族既亡之后,晋国的赵氏、智氏都曾出兵攻中山国。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晋赵鞅率师伐鲜虞”。大约在周贞定王十二~十六年(公元前457年~前453年)之间,“赵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胜左人、中人”。此后直到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有三、四十年的时间,中山国大概被赵国打散,国虽未完全灭亡,但已经非常残破了。

  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以当地诸侯最高爵位自立,从中人迁于顾(今河北定县),其后继者桓公迁于灵寿(今河北平山),又一次从太行山东侧交通要道迁入山地。当时中山国可以说在邻近赵国的腹心地区,与北面燕国相距也不甚远,中山武公称公而燕、赵之君都称侯。

  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派乐羊假道于赵国进攻中山,于周威烈王二十年(公元前406年)才攻克灵寿。当时中山国可能桓公在位,他是一位较年青的国君,利用地势险要和兵民顽强守卫与战国初叶最强大的魏国战斗了三年。中山国灭后,魏文侯封太子为中山君,以著名的政治家李克(即李悝)治理中山,封乐羊于灵寿以镇中山余众。

  鲜虞中山国自公元前506~前406年,终灭于魏国,历时百年。

  魏国灭中山国,其境土就扩张到了赵国腹地,魏、赵、韩三家所结成的分晋联盟矛盾越来越公开化,只是慑于魏国的强大而未完全破裂。周安王十九年(公元前383年),赵军攻卫国,被魏国救兵打败,赵国求救于楚国。于是赵、楚两国联手夹击魏国,占领了中山国的棘蒲和魏国的黄城(今河南内黄),于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战争结束,强大的魏国被打败。因此,魏国所属的中山自然不可能在赵国心腹地带继续存在,中山国故地要么为赵国所有,要么被中山余众复国,历史事实证明是后者。史籍《史记·乐毅列传》说:“乐毅者,其先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说明大约在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前后,中山桓公又得以复国。

  周安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77年),“赵敬侯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次年“赵伐中山,又战于中人”,是中山已复国与赵不能共立的证明。此后中山国大概存在了七十余年,于周郝王十九年(公元前296年)灭于赵国,在周郝王二十年(公元前295年)绝祀。

  中山国前期存在一百年,后期也在魏、赵、燕三大强国的夹缝中存在七十余年,是春秋战国之际至战国中叶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可观的诸侯,尤其后期中山国,运用其内政、外交,周旋于七雄之间,曾经称王,典籍《战国策》有《中山策》,当时的纵横策士,颇看重中山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实力,说明中山国足以立身于七雄之间。据记载中山国是由于统治阶级生活的腐败,日以继夜地歌舞才至于身死国灭,该国文化水平已经相当高。从出土文物看,后期中山国虽仍保留某种程度的戎狄之风,但已经华化,中山国的青铜铸器有很高的工艺水平,中山王方壶铭文,在迄今发现的铜器铭文中,有很长和很出色的铭文。这些出土文物,证实了历史文献所记中山国的存在是可信的,当时诸夏已经不以戎狄看待中山国了。中山国的王族攀附姬姓或子姓,也是鲜虞华化以后的一种与诸夏认同的表现。

  白狄的其余部分:

  肥氏,东迁后分布在今山西省昔阳县一带。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晋伐鲜虞……遂入昔阳,灭肥”。肥灭以后,其余众大概有一部分越太行山,迁到了今河北省藁城县境,以后白狄鼓氏被晋灭亡,肥氏余众一部分逃奔今河北省卢龙西北,一部分逃到今山东省肥城县境,都相继华化。

  鼓氏,分布在今河北省晋县以西,周景王十八年(公元前527年),“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克鼓而反,以鼓子鸢鞮归”。晋攻克鼓城以后,献俘于宗庙,却把鼓子鸢鞮放归,使他叛鲜虞而附晋,在肥氏故地昔阳复立。周悼王姬猛元年(公元前520年),“晋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

  此外,狄族无终氏,又名代狄或代戎,分布在太行山北部今河北省蔚县一带。战国初期,赵襄子先以女弟妻代君,又邀代君饮宴欢舞,伏兵杀之,就此灭代国。赵国在灭了代国与中山国这两个狄族人建立的国家之后,北与燕国为邻之外,又与林胡、楼烦、匈奴相接,中国北方民族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一页。

  仇由国,就是由白狄仇由氏组成的一个氏族小国,位置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下辖孟州市及以北一带,被智伯灭国后不复存在,后有残余族人迁徙分布于今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一带,成为鲜虞的附属之一,到战国时期以后最终灭于赵国。

  从此,狄族便完全融合入整个华夏民族之中,其活动不再单独见于史册。

【郡望堂号】

  郡望

  平阳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堂号

  平阳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方正堂:两堂号均源自东汉仇览为蒲亭长,用德来感化人。亭民陈元的母亲告儿子不孝,仇览亲自跑到陈家教育陈元,终使陈元变成孝子。朝廷征仇览做方正。

  德化堂:同方正堂。

  此外还有行素堂、至乐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乞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