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姓图腾(甲氏图腾)
甲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jiǎ(ㄐㄧㄚˇ)。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君王太甲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郑樵注云:“子姓。《风俗通》‘太甲之后’。”甲姓现今人口约一万,排在七百零一位,在台湾名列第九百零六位。
【得姓始祖】
太甲(商太宗子至)、甲承贵、术甲·臣嘉。
太甲(商太宗子至):(生卒年不详),子姓,名至。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甲氏,即为商太宗太甲之后,其后裔以祖名“太甲”为姓氏,称太甲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甲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甲氏族人大多尊奉商太宗太甲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君王太甲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太甲,一称大甲,为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本名叫子至。
太甲在其叔商仲壬病逝后继位商王朝君主位,是为商太宗,公元前1599~前1577年在位二十三年,病逝后葬於历城(今山东济南历城区)。
太甲即位执政后,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为其连写了《伊训》、《肆命》(今佚)、《徂后》(今佚)、《咸有一德》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
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的头两年表现得还不错,但从第三年起就开始放纵,他肆意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亲自破坏了商汤制定的各项法规,伊尹虽对其百般规劝,但他都听不进去。于是,伊尹只好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将他强制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偃师)居住,让他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
太甲住在桐宫,见祖父汤身为开国君王,坟墓却十分简陋,又从守墓老人那里了解到祖父的许多艰苦创业、仁厚省俭的旧事,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确实不像话,便开始暗自内疚,决心痛改前非,在桐宫关心孤老,遵守法制,与人为善。
三年后,伊尹见太甲真心悔过了,十分高兴,便带领文武大臣,携带王服,冠冕,恭迎接他回到亳都(今山东曹县),还政于太甲。从此,太甲以自己过去的失足为鉴,早朝晏罢,勤政爱民。他严格遵守汤制定的法律,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商朝也逐渐繁荣起来,周边诸国皆臣服于商王朝。伊尹见太甲成为明君,更加高兴,还特地写了三篇《太甲》来赞扬他,称他为“太宗”。
甲氏,即为商太宗太甲之后,其后裔以祖名“太甲”为姓氏,称太甲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甲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甲氏族人大多尊奉商太宗太甲为得姓始祖。
按:
历史上另有一说:在商仲壬子庸病逝后,辅政大夫伊尹篡位,逐走了应当继位的太甲。七年后的(公元前1592年),太甲潜回都城,杀死伊尹后复位。
本书笔者认为,此说有误!因众多史书皆记载,伊尹为商王朝的四朝元老,逝世于商太宗之子商沃丁子绚执政时期(公元前1576~前1548年),之后被商沃丁以天子之礼葬于亳地(今山东曹县)。显然,伊尹不可能被太甲杀死数年后再死一回,而且,也不会在被太甲杀死的两年后,还写了三篇《太甲》来赞誉太甲改过自新后的德政,更不会继续辅佐商沃丁子绚。
源流二
源于狄族,出自古赤狄族甲氏部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春秋时期,在商朝末期形成的赤狄族,占据了今山西上党大部分地区,其中有一支叫“甲氏”的部族,主要活动在今武乡县西部,并不断侵扰晋国。
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晋国出兵灭亡了赤狄族中最强大的潞氏部族,次年,又派大将士会伐灭甲氏、留吁氏、铎辰氏各部,基本平定了上党郡一带地区,清除了赤狄部族对晋国的侵扰。
灭族后的赤狄甲氏部族众,被晋国分散至各处,其族人不忘原部,遂以氏族名称为姓氏,即称甲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交趾,出自古交趾甲峒部落大聚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著名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古交趾,乃汉、唐两朝时期的交州故地,今越南。
五代时期,中原政乱,交趾遂离,由吴文昌始据安南,稍侵交、广之地。其后吴文昌被部下丁琏所杀,復有其地。
南唐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丁琏归附南汤唐政权,被授静海军节度使;南唐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丁琏又被封为交趾郡王。
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土人黎桓杀了丁琏自立;到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黎桓逝世,安南大乱,久无酋长。其后国人共立福建人李公蕴为君主。
宋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李公蕴逝世,其子李德政立。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李德政逝世,其子李日尊立。自李公蕴占据安南后,联同交趾甲峒部,始为北宋王朝边患,并屡将兵入寇。至李日尊执政时期,乃称“法天应运崇仁至道庆成龙祥英武睿文尊德圣神皇帝”,尊李公蕴为“太祖神武皇帝”,国号大越。大越、安南,合称越南,越南国自此而有。
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大越国改元“宝象”;次年(公元1069年)又改“神武”。李日尊逝世后,其子李乾德立,以其太监李尚吉与其母黎氏号燕鸾太妃同主国事。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李尚吉举兵侵占邕、钦、廉三州。
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北宋王朝遣宣徽使郭促通、天章阁待制赵公才率大军征讨李尚吉,先拔广源州,擒酋领刘纪,再焚甲峒,破机郎、决里,直至富良江。大越国李尚吉唆使王子李洪真率众来拒,被宋军大败之,斩李洪真,余众皆歼于江上,尸满塞江,血染河水,乃称红河。李乾德乃降,是时,李乾德方十岁,政事皆制于李尚吉。
其甲峒者,就是交趾土著大聚部落,酋长大聚承贵,娶福建人李公蕴之女,遂改汉姓甲氏。
甲承贵之子甲绍泰,又娶李德政之女。甲绍泰使子甲景隆,再娶李日尊之女,两族世为婚姻,最为北宋边患。自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甲承贵袭破太平寨,杀寨主李绪。宋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甲绍泰又杀永平寨主李德用,屡侵边境。至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甲承贵被北宋大军讨平,部众溃散,北宋收拢其族人归隶于机郎县。
甲承贵的后裔,自北宋时期起即称甲氏,世居云南、广西一带,后逐渐内迁,分散于中华各地,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族阿拉坦胡雅克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蒙古族阿拉坦胡雅克氏,源出大蒙古汗国时期成吉思汗帐下的金甲武士,蒙语为□□□□□□□□□,汉义“金甲”,皆为魁伟骁悍的蒙古武士担任。到了元朝时期,金甲武士为朝廷禁卫军主力,开始吸纳了不少西域阿拉伯族人、鄂温克族人,维吾尔族人等,逐渐形成一个教大的部族,皆称阿拉坦胡雅克氏。
明朝初期开始,阿拉坦胡雅克氏的后裔子孙遂以“金甲”为姓氏,汉化称甲氏、金氏、武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满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记载:
⑴.满族勒第氏,满语为Ledi Hala,汉义“宽广”,世居黑龙江两岸,所冠汉姓多为甲氏、广氏等。
⑵.满族钮旺坚氏,亦称牛王吉颜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酿剜氏,金国时期称女真耨碗氏,以部为氏,满语为Niowanggiyan Hala,汉义“甲氏、绿色”,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甲氏、钮氏、绿氏等。
⑶.满族完颜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金太祖建国,为金国国姓,分宗室和非宗室两支;明朝时期称作王甲部,以部为氏,满语为Wanggiya Hala,世居完颜(今吉林通化西南部地区)、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喀拉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英额(今辽宁清原)、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新京(今辽宁新宾永陵镇)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甲氏、汪氏、王氏、鄢氏、张氏、完氏、颜氏、赵氏、顾氏、瀛氏、魁氏、雍氏、艾氏等。此外,蒙古氏、锡伯族也有完颜氏,乃金人加入元籍者,同源同祖。
⑷.满族扎思瑚哩氏,亦称甲思胡里氏,满语为Jas’huuri Hala,世居卦勒察和伦(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伯都讷(今吉林松源),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甲氏、臧氏、扎氏、张氏、贾氏、托氏等。
⑸.满族珠佳氏,亦称朱佳氏,源出金国时期称女真术甲氏,以部为氏,满语为Jugiya Hala,世居崇果济巴布(今吉林境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朱氏、甲氏等。该支甲氏鼻祖为金国时期著名的延安知府、元帅左都监术甲·臣嘉,其后裔子孙在南宋时期即有以复姓省文简改为单姓甲氏者,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甲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现今人口约一万,排在七百零一位,在台湾名列第九百零六位,以咸阳为郡望。
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钦州市、北海市,山东省的济南市、阴平县、肥城市,台湾省,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与中部地区等地,均有甲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中经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直至西汉初年,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嗣后,历经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如今,在西安——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商代,发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国。周朝,以丰、镐为中心,周围分布有戈、秦等国。周显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秦统一后,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奄有整个关中地区。秦末,被项羽分为雍、翟、塞三国,号“三秦”。市区以西属雍,以东属塞。西汉在关中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号“三辅”。市境属扶风、冯翊两郡,今长武一带属上郡。东汉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今陕西兴平市)。三国魏时属扶风、新平(郡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和冯翊郡,西晋属雍州扶风(郡治池阳,今陕西泾阳)、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安定、北地三郡。唐属京兆府、邠州。五代分属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分属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元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乾州,省直属的邠州。明清属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后分属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专区,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咸阳分属三原、县、咸阳分区,1950年庚寅合并为咸阳分区,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1961年辛丑复置,1968年戊申改为地区。1983年癸亥10月撤销地区,设立咸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堂号
咸阳堂:以望立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祠堂古迹】
甲水县
春秋时期,赤狄各部占据了今山西上党大部分地区,其中有一支叫“甲氏”的部族,主要活动在今武乡县西部。公元前594年,晋国出兵灭亡了赤狄中最强大的潞氏,次年,又派大将士会伐灭甲氏、留吁氏、铎辰氏各部,平定了上党郡,彻底清除了赤狄部族的侵扰。
甲氏部族早已岁历史湮灭,但在地名中却留下了他们深刻的历史印记。今武乡县西北的分水岭古称胡甲山,又称侯甲山、护甲岭,由此发源的昌源河,古名亦称胡甲水。这些带“甲”的地名正如文献《山西通志》所考证:“盖即春秋赤狄甲氏故地也。”西汉皇室宗亲刘歆在《遂初赋》中有“越侯甲而长驱”之句,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明“有长坂,谓之胡甲岭”。这条可以长驱的“长坂”就是今天武乡县分水岭前的南北通道。
胡甲山之所以俗称“分水岭”,是因为那里处于黄河水系与海河水系的分界处。让人称奇的是,分水岭有两处泉源,一股入胡甲水北流注汾河,终归黄河;另一股入涅河南流注浊漳,终归海河。两河源于一地,“涅”、“甲”两字古代又同音,西汉因在涅河边置涅氏县,乃取“甲氏”之意也。至今武乡方言读“涅水”犹为“甲水”。涅氏县治旧址即今武乡县故城镇。
汉朝涅氏县的范围包括今武乡、榆社、左权全境以及和顺县中南部与沁县北部,地域广袤,横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汉以后,涅氏县更名为“涅县”,县域也渐被分割。首先是在东汉末划出今左权县一带置阳县;西晋初再划出今榆社县一带置武乡县。应当辨明的是,西晋所置的武乡县在今榆社县境,与今武乡县无关,因为今武乡县境在当时还属涅县。据史籍记载,西汉时期已出现“武乡”之名,为侯爵国,史学家考证其地望在今山东省境。
三国时期,蜀汉也有侯国叫武乡,诸葛亮受封“武乡侯”即指该地,但其地望在今陕西省汉中境。时至今日,“武乡”的含义来历,以及它最终落户山西的缘由,人们如今已无法考证了。
“武乡”的另一个不可考处是北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改为“乡县”。排除其避讳、避重名等因素,难解释其省去“武”的原因。直到唐朝时期,武则天登基称帝后,大封武氏诸王,还大肆以“武”为地名。当时,武则天除了命名武丰县、武圣县、武兴县、武昌县等一批吉语地名外,还把带“唐”的地名都改为“武”。如改唐兴县为“武宁县”;改唐林县为“武延县”等等,意图彻底取代唐。在这种政治背景下,乡县才恢复了武乡县旧名。武则天大周王朝末期,唐中宗复位,随之被改的地名也全面复辟,所有带“武”的地名尽被清除。唐隆元年(公元710年),武乡县又改乡县。时隔不久,大概唐中宗了解到“武乡”确系西汉旧名,与武则天并无瓜葛时,方再次复其名为武乡县。
涅县经过几次分割,到西晋以后县境只留下今武乡和沁县北部地区。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武乡县治由榆社境迁至南亭川,即今武乡县故县镇。至此,涅县东部区域也划入武乡县,并形成涅县、武乡东西对峙的局面。北魏末期的永安年间,涅县治所东迁至五里外的涅水南岸,同时更名阳城县。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阳城县为甲水县,在隋大业初年废黜。
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再置甲水县,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废黜。从此,东汉所建涅县遗留下的最后一块地域,以涅河为界,河北划归武乡,河南划归铜陵,形成今天武乡与沁县的天然县界。
甲水县故城旧址在今沁县南涅水村,这个被历史遗忘的小村庄于1959年因发现两千一百三十九件佛教石刻造像,而再度引起世人的关注,今人称之为“南涅水石刻艺术”。
据“造像题记”记载,佛教石刻造像始凿于北魏永平元年(公元508年),并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如此大规模的石刻雕造工程,应该和当年甲水县的兴起和繁荣有密切的关系。
【典故轶事】
伊尹放太甲
伊尹为商汤之右相,名挚,是商汤至太甲时期商朝的一位元老。太甲,商汤之孙。伊尹助商汤灭夏立下了不朽功勋,商朝建立后,商汤以伊尹为卿士,料理商朝政务。商汤的长子太丁死在商汤之前,所以商汤死后,按照兄终弟及制,由太丁的弟弟外丙、仲壬先后继任商王。但是,外丙、仲壬继位不久就死去。伊尹只好立太丁长子太甲为王。商初连丧三王,政治出现危机。伊尹受商汤重托,深感任重道远,他把振兴商朝的希望寄托在太甲身上。然而太甲为王年,不修德政,昏暗暴虐,破坏了商汤法制。
伊尹十分忧虑,伊尹多次规劝,太甲根本听不进去。为使太甲成为有作为的君主,伊尹采取断然措施:在商汤墓所在地桐建了一座宫室,称为桐宫。他把太甲送入桐宫反省。桐宫地处商汤墓地,气氛庄严肃穆,除了守墓人,寻般人不得进入。在这样的环境里,太甲见到的是祖父的陵墓,想到的是祖父艰苦创业、替天行道的功绩,读的是伊尹专为他写的教材《伊训》、《肆命》、《殂后》,其中,《伊训》是伊尹对他的告诫,《肆命》是教他怎样当政,《殂后》是商汤的法律制度。太甲面对祖父之墓,缅怀祖父收绩,对照自己的恶性劣行,日日想,夜夜思,终于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和被放逐的原因,从迷途中觉醒过来。他一边读书,一边打扫陵墓,日久天长,逐渐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行动谨慎、言语谦逊、思想沉稳、勤劳不息。在他闭门思过期间,伊尹代他行政,日理万机,还不断了解他的情况,抽空来桐宫看望。转眼间,时间过了三年,太甲已经悔过自新,重新做人。
伊尹见放逐太甲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亲自到桐宫迎接,恢复太甲王位,自己退为臣。太甲二次即位,勤修德政,以身作则,诸侯归服,百姓安宁。
伊尹特作《太甲训》三篇褒奖太甲。太甲终成有为之君,为后来的中兴局面打下了基础。伊尹连辅商初数王,既为帝师,又代帝王行政,功高盖世,前无古人。伊尹死后,商王沃丁以天子之礼葬之。
附:伊尹《尚书·商书·太甲》
上篇:
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
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其后嗣王罔克有终,相亦罔终,嗣王戒哉!祗尔厥辟,辟不辟,忝厥祖。
王惟庸罔念闻。伊尹乃言曰:
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帝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钦厥止,率乃祖攸行,惟朕以怿,万世有辞。
王未克变。伊尹曰:
兹乃不义,习与性成。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迩先王其训,无俾世迷。王徂桐宫居忧,克终允德。
中篇: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书曰:
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
王拜手稽首曰:
予小子不明于德,自砥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伊尹拜手稽首曰:
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邻,乃曰:“徯我后,后来无罚。”王懋乃德,视乃厥祖,无时豫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斁。
下篇:
伊尹申诰于王曰:
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
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绪,尚监兹哉。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呜呼!弗虑胡获?弗为胡成?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