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荣氏起源及历史

南荣姓图腾_南荣氏图腾

南荣姓图腾(南荣氏图腾)

  南荣姓是中华古老复姓之一,读音作nán róng(ㄋㄢˊㄖㄨㄥˊ)。源于西南夷,出自战国中期古哀牢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如今多以省文简改为单姓南氏、荣氏。

【得姓始祖】

  (暂缺)

【起源源流】

  单一源流

  源于西南夷,出自战国中期古哀牢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战国时期,在滇西南的哀牢山区有个古哀牢国,其国有个南荣邑,中心位置在今云南省临沧市南荣田一带。

  距今约两千四百余年前,以今云南保山市为中心的怒江中下游区域,曾崛起过一个支系庞杂的族群“哀牢夷”,是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不但创立了存续数百年之久的酋邦哀牢国,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哀牢文化”。

在战国末期,哀牢国曾被秦国吞灭,归入益州郡。到了西汉初期,哀牢国又脱离中原王朝,仍旧自立,国主姓柳,称九隆王。

  哀牢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文化发达、物产丰富、民族众多,是云南地区历史上文明古国之一,开国之王姓柳,号称九隆王,世代相传约四百余年。哀牢国大体形成于战国中前期,其国鼎盛时期疆域辽阔,号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国境大半与东汉所设全国第二大郡的“永昌郡”辖地基本一致,即东起哀牢山脉,西至缅北敏金山,南达今西双版纳南境,北抵喜马拉雅山南麓。

  据历史学家考证,哀牢国的中心位于保山,是云南重要的人类起源地之一。保山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素有“保山气候甲天下”的美称,是人类生存繁衍的一片乐土。考古学家发掘了位于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塘子沟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最古老的哀牢先民“蒲缥人”遗骨化石,其生活年代距今约八千年,属于云南早期智人。

  哀牢国,最初是由哀牢部落发展而成的。随着哀牢王国的形成和不断扩大,国内杂居了许多民族,哀牢民族就不再单是原来的哀牢部族,而是包括了哀牢部落在内的所有“国民”。据考,哀牢民族除濮系民族外,还杂居有氐羌和百越两大系。战国末期至两汉时期,又有大量中原汉族人迁入哀牢境内,与哀牢土著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哀牢国形成了以土著民族为主、外来汉族为辅的多民族杂居的历史国度。

  哀牢山航拍


  哀牢国鼎盛时期的人口,从有史记载的两次内附过程统计看,达到了五万四千六百六十户,五十七万一千三百七十人,这在两汉时期是一个很大的区域人口数字。

  肥沃的土地,充沛的水源,宜人的气候,丰富的矿产,茂盛的林木,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为哀牢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地据史籍《华阳国志》、《后汉书》中记载,“宜五谷蚕桑……出铜、铁、铅、锡……”尤多珍奇宝货如黄金、光珠、琥珀、翡翠、水晶、玛瑙……并有孔雀、犀、象、轲虫、食铁貊兽和说话的猩猩等,还有“节相去一丈,围三尺余,受一斛许”的大濮竹等。

  古哀牢国最有名的工艺特产是一种纺织品,历史伤称“桐华布”和“兰干细布”。“兰干细布”就是优质的苎麻细布,其华美有如丝织品中的彩色大花绫锦;而“桐华布”则是用木棉织成的洁白不污的细布。这两种布皆原产于哀牢国,但经蜀地商贾转手贩运后,曾被张骞误认为是“蜀布”,其在秦、汉之际就已远销南亚和中东地区,被西域人称为“东方一绝”。

  哀牢古国由于历史久远,地上文物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些与之相关的地名、山水和后人根据传说修建的景点,隐约透出远古岁月的信息。在傣族中最古老的红河谷花腰傣、泰国的泰族、缅甸的缅族、掸族、勃欧族、克钦族、钦族等民族,就是哀牢国“濮人”的后裔;其国在西汉时期称作“巂”,被司马迁记载在《史记》中,而范晔在《后汉书》中则记载为“哀牢”。

  “巂”,并非单指长度单位或地名,而是傣族中花腰支的语言读音,属于藏语系·壮侗语族;而“哀牢”则是景颇族载瓦支语的语言读音,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但二者皆指哀牢部族的古老图腾,汉义就是“性、生殖”,说明哀牢部族一直保持着对原始生殖的图腾崇拜。

  到了东汉王朝汉明帝刘庄执政时期,古哀牢国九隆王的世袭传人名叫柳貌,公元一世纪中叶在位。柳貌是保山历史上一位关键时期的重要人物。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九隆王柳貌率领七十七个邑王、五万余户、五十五万多人举国“内附”,毅然加入中华民族行列,从而使古代保山地区由奴隶社会一步跨入了封建制的门槛。东汉王朝则因势利导,借此机会将郡县治推行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整个哀牢地,并再设永昌郡统一管辖。为彰柳貌内属之功,汉明帝特别给他颁赐了与西汉时期汉武帝所赐“滇王之印”形式一样的“哀牢王章”,并举行了盛大的宫廷庆典。

  哀牢国内归汉王朝之后,许多哀牢人民仍然矜持着自己的传统,多次抵抗“内附”后强大的汉文化侵融,至今仍然保持着一些古哀牢国的传统与习俗,始终信奉自然宗教,即性宗教。例如在西南其他傣族地区广泛流行的小乘佛教,就始终未能进入红河谷花腰傣中。对于“哀牢归汉”,花腰傣与汉史书籍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花腰傣族民众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是“柳貌丧国”,柳貌是以一个叛国之君的形象出现的。但作为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绥哀牢,开永昌”,是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盛事,柳貌顺应历史潮流,功不可没。

  无论是石器文化、青铜文化,还是耕织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姻俗丧葬文化和音乐、舞蹈等民族民间文化,哀牢国都十分丰富而独具特色,但古籍记载少之又少,仅在史籍《华阳国志》和《后汉书》中略有记述。目前,哀牢文化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专著、专论相继问世,哀牢文化作为以保山为中心的哀牢故地历史文化的源头,已透过岁月的沉沙露出远古的辉煌。

  “哀牢归汉”之后,在其南荣邑的原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汉化姓氏者,称南荣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南氏、荣氏,世代相传至今,是傣族、景颇族、白族、乃至藏族、彝族中相当古老的姓氏之一。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南荣氏复姓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如今多以省文简改为单姓南氏、荣氏,分别融入各氏大家族,但多以永昌、商州为郡望。

  南荣氏及其分衍的南氏、荣氏等族人,在中国大陆大多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汉族、傣族、景颇族、白族、藏族、彝族等民族中,在国外则分布在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

【郡望堂号】

  郡望

  永昌郡:商朝时期,永昌地区称为“百淮”(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的族群已向商王朝献珠宝、短狗等特产。周武王十三年春,当地土著大酋长睽参与了伐封,会于孟津。秦、西汉今临沧地区地属哀牢国地,出现了永康岩画。《山海经》首次记述耿马县孟定为“寿麻”地。西汉元封二年(辛未,公元前110年),滇置益州郡,辖二十四县,云县属益州郡辖。东汉永平十二年(己巳,公元69年),哀牢王柳藐请求归附汉王朝。汉王朝以哀牢王辖地设哀牢(今腾冲、龙陵和德宏州、临沧地区)、博南(今永平)二县,割益州西部六县为澜沧郡,后改为永昌郡,治不韦(保山)。蜀汉建兴三年(乙巳,公元225年),镇康县在永寿境,属永昌郡辖。出现锹形铸犁及牛耕。同年,诸葛亮“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南征,“师至白崖”,追击孟获。“获因南走庆甸(今凤庆县)’。三国蜀汉时,永昌郡增设雍乡、永寿县,此两县域均在今临沧地区境。西晋元康九年(辛亥,公元299年),永昌郡治南移永寿(今耿马)县,历时四十三年到东晋咸康八年(壬寅,公元342年)。唐朝麟德元年(甲子,公元664年),唐王朝设剑南道姚州都督府(今姚安县境),云县、凤庆属其辖地。南诏时期,以十败为一区域,加七节度、二都督共十个区域,凤庆地属永昌节度管辖的唐封川一带。南诏时期(公元748~895年),在永康设拓南城,归永昌节度。大理国前期,凤庆地仍属永昌节度,为蒲蛮孟柞地。大理国后期,凤庆称庆甸,隶属永昌府,将南诏时期的拓南城改为镇康城。宋朝绍圣三年(丙子,公元1096年),镇康分属金齿镇的镇康城和永昌府的庆甸。元朝宪宗四年(甲寅,公元1254年),元兵克昆明,遂定云南诸郡,蛮部三十六路、四十八甸皆设土官,归大理金齿都元帅统辖。元至元八年(辛未,公元1271年),分金齿白夷为东西两路安抚使,镇康置东路安抚使。元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赛典赤改东路安抚司为镇康路安抚使。元至元十五年(戊寅,公元1278年),镇康路安抚司改为宣抚司,立镇康路军民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公元1284年),元将罕的斤破金齿。元至元二十四年(丁亥,公元1287年),金齿孟定甸官俺嫂、孟缠甸阿受、夫鲁寨木拜率民两万五千人降。元至元二十六年(己丑,公元1289年),立孟定路。元至元三十一年(甲午,公元1294年),置孟定路军民总管府,以金齿归附官阿鲁为孟定路总管,佩虎符。元至元二十三年(丙戌,公元1286年),撤镇康安抚司并入大理等处宣抚司。元大德、至大年间(公元1298~1311年),梁王派苏庆任镇康军民总管府同知。元泰定二年(乙丑,公元1325年),顺宁(凤庆)部落首领孟氏请求内附。木邦兵侵入镇康县境,土司泥囊率众抵抗七个月,土官泥囊叛变,奉诏后出降。元泰定三年(丙寅,公元1326年) 农历3月,孟定路东南置谋粘路。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农历11月,置顺宁土府,以孟氏为土知府,左氏为土同知,属大理路,并赐姓氏。元文宗天历元年(戊辰,公元1328年),设顺宁府宝通州、庆甸县及大侯长官司。元至正八年(戊子,公元1348年),孟定隶属麓川。思伦法派召鲁汉媛治理孟定,勐卯傣族成批迁入定居。明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春,耿马土司罕氏祖先罕刷、罕谢率臣民百姓,离开勐卯,经木邦、阿佤山抵勐角建立村寨。明洪武三十年(丁丑,公元1397年),土酋头目率百姓迁徙,经勐省、来相、安雅、戛结,备白马引路,到耿马定居,建立耿马城。明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设立镇康府,隶属云南布政司;当年颖川侯傅友德、平西侯沐英征云南、平大理,调整郡县,复置顺宁府,后降为州。明洪武十七年农历1月升为府,领云州。孟定置御夷府,镇康府降为州,旋即裁撤,划归湾甸御夷州。明洪武十八~二十三年(公元1385~1390年),平缅宣慰使思伦发占据景东,平西侯沐英讨伐,波及勐缅。明洪武二十四年(辛未,公元1391年),置大侯长官司。明建文四年(壬午,公元1402年),立刀浑为孟定知府。明永乐七年(己丑,公元1409年),重置镇康御夷州,直隶云南布政司,湾甸同知曩光出任知州,开征课赋。明宣德四年(己酉,公元1429年),升大侯长官司为大侯州,以土官刀奉汉为知州。明宣德五年(庚戌,公元1430年)农历6月,以景东的勐缅、勐托地,设勐缅长官司。明宣德六年(辛亥,公元1431年),大侯土州入侵勐缅地。明成化八年(壬辰,公元1472年),勐谷(景东)土司联合耿马土司罕真发兵,征服勐允养、勐景庄,建立勐勐土官,属耿马土司辖地。明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公元1486年),勐缅傣族派蛮、派闷兄弟与拉祜族布倒幕迎大侯土州第三子俸开基为长官司,勐缅世袭土司政权由此开始。明万历十三年(乙酉,公元1585年),耿马置安抚司,授罕闷坎为安抚使。明万历十五年(丁亥,公元1587年),设孟定土知府。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公元1597年),勐缅长官司改为勐缅土巡检。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公元1598年),顺宁土府改土归流,仍设顺宁府,隶属金腾道。改大侯州为云州,设流官。明崇祯十二年(己卯,公元1639年)农历8月6~14日,旅行家徐霞客游顺宁、云州并记下数日游记。清顺治十五年(戊戌,公元1658年),大西军将领李定国与佤族、傣族剽牛饮血为盟。班老出土地,孟定供粮,李军出人力,共同开发班老银矿。清顺治十六年(己亥,公元1659年),缅甸兵犯耿马,扶孤护理的西袜里印太(正宫皇后),女扮男装,率土练迎战,将胜之际,急风掀起战袍,露出脚环(妇女用藤蔑匝脚的装饰),缅兵见指挥官原是女子,士气大振,打败耿马土练。缅兵入耿马,西袜里自刎于蛮烈。同年农历4月,清军平滇,镇康土知州刀闷达率众投降,仍授世职。农历11月,南明永历帝出走缅甸,李定国追赶不上,由孟定过耿马到勐缅,调各地土司兵拒清军。清乾隆十二年(丁卯,公元1747年),勐缅改土归流,始称缅宁。勐缅长官司改为缅宁抚彝厅。清乾隆十四年(己巳,公元1749年),移顺宁右甸通判于缅宁厅,属迤西道。清乾隆十八年(癸酉,公元1753年)农历4月,同年,勐勐土巡检改隶缅宁厅。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公元1757年),清朝廷颁礼部铸造的一万二千十九号的“孟定府印”。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公元1764年),开云南顺宁府鼓铸局。勐勐土司改隶顺宁府,耿马宣抚司改隶顺宁府。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公元1770年),顺宁府隶属迤西道,下置顺宁县。清嘉庆十八年(癸酉,公元1813年),勐勐倮黑山改属缅宁。中华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知府改称府长,顺宁府长张汉皋。驻云州南防铁路营巡防队奉令改编。加拿大马锡龄牧师到顺宁县地传教。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农历2月,因永康县名与浙江永康雷同,遂改永康为镇康,行政长官由州长改称知事。改勐捧巡检为分治员,次年又改称为县佐。7月19日,改云州为云县。9月,缅宁隶属滇南观察使。缅宁厅改县,设四排山县佐公署于那赛营盘。镇边直隶厅改县,设上改心县佐公署于忙糯。双江勐勐坝流行钩端螺旋体病。撤销顺宁府。顺、云、缅分别改为县,行政机关称“县公署”。顺宁县先隶迤南道,后属迤西道。顺宁创办女子小学,附设女子天足会。1949年3月17日双江县全境解放。19日成立双江县临时军政委员会。1950年1月中旬,省委决定撤销第九区督察专员公署,双江县划归保山专区。10月,思普地委、行署任命田兴武为普洱专区第三副专员,胡忠华为第五副专员。11月19日,中共双江县工委成立(公元1953年4月改称中共双江县委)。11月,和平接管双江、耿马无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军第一二○团、第一二一团、第一二三团奉命配合第十四军警卫团对盘踞双江、耿马的各路残匪地霸发起攻击。11月22日,警卫团占领耿马,土司罕裕卿逃往国外。11月23日,第一二○团夺取双江县城,耿马、双江宣告解放。1951年1月8日~3月初,中央民族访问团对镇康、耿马进行慰问。沧源县派出三十四名有一定影响的佤族头人参加访问团的慰问活动。1月19日,原保山县第六区所属忙蚌等十六个自然村划归镇康县。7月,原耿马所属河外东、西两区划归镇康县辖,孟定划归耿马。8月11日,镇康县召开第一次拥军优属会议。1952年1月1~8日,耿马县召开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协商委员会议,选举产生耿马县各族人民联合政府委员会,撤销耿马县各民族行政委员会,张彭键任县长,罕富有任副县长。8月21日,成立中共沧源县委员会,赵廷俊任书记,徐志林任副书记。1953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缅宁边防区。4月,撤销中共双江县工作委员会,设立中共双江县委员会。7月6日,大雪山特区成立,耿马县勐永区香竹林、光木林、邦控等三乡划归大雪山特区。1955年1月4日,成立中共临沧地委宗教工作委员会。2月至次年5月,双江县两个佤族乡、沧源县五十三个乡、耿马县九个佤族、傈僳族、拉祜族聚居乡先后实行“直接过渡”政策,不再进行土地改革,由封建领主制直接迈进社会主义制度。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成立耿马傣族佧佤族自治县。耿马县城于10月8~15日召开第三届各族各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自治县人民委员会。10月16日,召开万人大会,宣布和庆祝自治县成立。10月20日,缅甸军队进驻“1941年线”黄果园中国人民解放军控制区一侧。边防公安第七十一团的两个巡逻班到该地执勤,遭缅军袭击。我军受伤八人,被迫还击,并主动撤离。事后,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缅方提出抗议。这一事件称作“黄果园事件”。1957年春,人民政府禁止英国货币“小洋”流通。1月,双江县列为民族贸易地区(三照顾县),银行对国营商业贷款利率实行优惠。1958年8月1日,临沧地委、军分区组织地方有关人员和部队,对临沧专区北起怒江与地界沟汇合处,南止南帕河与南汀河汇合处,全长一百四十公里的中缅己定界段进行了清查。依照“垒石清单”和“垒石图”及其它界务资料,基本查清界线走向、国界标志的历史与现状。1959年12月29日,临沧、双江两县合并,成立临双县。12月31日,地委批准撤销中共大雪山区工作委员会及生产治安委员会,成立花山和南屏人民公社,划归镇康县辖。临双县分设为临沧、双江两县。

  商 州:汉以名县,北周以名州。历代设州置县,或州县同设,交替沿革复杂。远古为虞司徒契所封之国,夏属梁、豫之交;周属雍、豫。春秋战国,先是分属秦、晋(魏),后统属于秦。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地属内史南境。治所设咸阳,统辖境域相当于今关中平原及商洛地区,领四十二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设商县,包括今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四县,因商山而得名。早在周昱王十八年(庚午,公元前351年),秦国就在这里修了城,地址在今丹凤县城西两公里半古城岭子,系商洛最早之城池,南北长一千五百米;东西宽一千米。出土文物带有“商”字的瓦当,确认系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秦王封给商鞅之封邑。商鞅变法,使秦国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兴旺景象,秦孝公为表彰商鞅变法之功而封地十五邑。但秦太子驷继位后,听信谗言,诬鞅诲法,并车裂商鞅于郑(今华县)。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4年)地属弘农郡,隶司隶校尉部,郡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伊河以西及淅川、丹江流域。其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貌略镇北),领十一县,在陕西境内的上洛、商县两县,即大体相当于现今的商洛地域。上洛这一地名,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战国时即有。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包括今商州区、洛南县两地。今丹凤、山阳、商南三县时为商县。旬阳县北部(今镇安、柞水县东南部)是汉中郡辖区;杜陵县南部(今柞水县西北部)是京兆尹辖区。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地属京兆尹,仍隶司隶校尉部,辖区相当于今关中平原西安以东、渭南及商洛地区。尹治设在长安,仍领十城,其中上洛、商两县的地域和今商洛地区大体相当。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地属曹魏之京兆郡,曹魏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设,治所在长安,领十一县。仍称上洛县,魏文帝曹还又将上洛的“雒”字改为“洛”字。辖今商州区、洛南两地。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地属司州,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部、中部、西部和山西省西南部及陕西省商洛地区。州治设在洛阳,领十二郡。晋泰始二年,晋武帝分京兆南部置上洛郡,治所在上洛,领上洛、商、卢氏三县(卢氏今属河南省)。南北朝时期(公元317~589年),中国呈分裂局面,行政建制混乱。郡县朝设夕废,统属复杂。由东晋开始的南朝,在辖区的北部侨设了上格的州、县,用的是上洛的地名,以安置南迁的上洛的百姓,包括上洛的巴民。这里不详叙。北魏时期属洛州。北魏太延五年(己卯,公元439年)于上洛城设荆州,北魏太平真君二年(辛巳,公元441年),上洛县北部划设拒阳县,北魏太和三年(己未,公元479年)将荆州迁往卢氏。北魏太和十一年(丁卯,公元487年)又迁往襄阳,撤上洛郡,于上洛城设立洛州,领五郡,其中三郡属今商洛:上洛郡,领上洛、拒阳两县;上庸郡,领商(今丹凤)、丰阳两县;苌和郡,领南商一县,即今商南。西魏时期属洛州和雍州管辖。洛州治所设上洛,领上洛郡(今商州区)、拒阳郡(今洛南县)、上庸郡(今山阳县西北部、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商县(今丹凤)及山阳漫川、商南县。柞水西北部属雍州管辖。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改洛州为商州;治所设上格(即今商州城)领上洛郡(含今商州、山阳、丹凤、商南四县及镇柞部分地域);拒阳郡(今洛南地)。隋朝时期(公元589~618年),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撤上洛、上庸两郡,保留商州;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撤商州复设上洛郡,治所仍设上洛,领上洛县(今商州区)、商洛县(商洛即从前的商县,隋文帝改称商洛,这是“商洛”二字连用起来称呼地名的开始),洛南县、丰阳县(今山阳、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五县;大兴县东南部(今柞水县西北部)仍属京兆郡管辖。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上洛郡设商州,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划归山南道,唐开元二十五年归山南西道,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撤商州又改为上洛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撤上洛郡再改为商州,治所设上洛,领上洛(今商州区)、商洛县(今丹凤、商南两县)、洛南县(今洛南)、丰阳县(今山阳)、乾元县(今镇安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今柞水县西北部属京兆府。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79年),行政建制沿用唐制,但由于分裂割据,各国疆域均不辽阔,道一级遂废,为州(府)统县的二级制。当时陕南东部经历了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1~960年)等五个期代。后梁时,商州领上洛、商洛、丰阳、乾元、上津五县;洛南县改属华州;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后汉时,商州领上洛、商洛、丰阳、上津四县;南县仍属华州;乾佑县(公元949年改乾元县为乾佑县)、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后周时,商州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五县;乾佑县、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北宋、金、南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北宋时,商州初属陕西路,后属永兴军路,治所设上洛,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五县。金、南宋时期,商州属金国京兆府路。金贞元二年(丙子,公元1154年)将商洛、丰阳两县降为镇,并入上洛、洛南两县;咸宁县东南部属京兆府;旬阳县西北部(今镇安县)属金州。金元光二年(丙戌,公元1223年)农历5月改属河南路。领上洛(今商州区、丹凤、商南、山阳4县及柞水县南部),元至元元年(甲子,公元1264年)废上洛县,以州代县,由州直辖,定名商州。辖地包括今商州、丹凤、商南、山阳及柞水县南部,并统领洛南县地。元朝时期(公元1279~1368年)商州先属安西路,后属奉元路管辖。元朝实行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建制,商州下领洛南一县,原来的上洛为在郭,仍不另设县,由州直管,但商州所辖的地域和今天大体相当。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地属西安府,时称商州,辖今商州区、丹凤县两地,明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农历5月,降商州为县制。明成化十三年(丁酉,公元1477年)农历3月复升为州,领洛南、商南、山阳、镇安四县。明天启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为避明兴宗朱常洛名讳,又改“洛”为雒”。商洛有闯王建立政权的记载。明崇祯十六年(癸未,公元1643年)农历10月,闯王军攻占了商州,第二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朝,称永昌元年,派鲁大儒为商州牧,给山阳也派了县令(其它各县待考),大顺永昌二年(乙酉,公元1645年)农历1月,闯王政权结束。清朝时期(公元1644~1911年),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升为直隶商州,直属陕西省,领商南;雒南、山阳、镇安四县。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公元1782年),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之地置孝义厅,属西安府,这是柞水县的前身。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州改设商县(辖今商州区、丹凤县西南部)、洛南县(今洛南及丹凤县东北部)、柞水县(今柞水县西部及镇安县东北部)三县,属关中道;山阳、商南、镇安三县,属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撤销道制,以省直接领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在商县城设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商县、雒南、商南、山阳、镇安、柞水六县,一度还管过蓝田县。是年在龙驹寨成立设置局。1949年7月13日,商县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49年5月,商洛地区各县陆续解放,在商县设置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主任分署第工分区,辖商县、雒南、商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七县。1950年,改名陕西省商洛分区专员公署,仍辖以上七县。1955年,将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县人民委员会”。1958年12月,撤销丹凤、柞水两县(丹凤分属商南和商县辖,柞水与镇安县合并),商洛地区辖商县、洛南、商南、山阳、镇安五县。1961年10月又恢复为七县。196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雒”为“洛”,时称商洛专区,行政公署驻商县城。1968年,商洛专员公署改称为“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各县人民委员会易名为“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商洛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更地区名为商洛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元月,改县革命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商县为商州区。200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商州市为商州区。

  堂号

  永昌堂:以望立堂,亦称百淮堂、永康堂。

  商州堂:以望立堂,亦称上雒堂、商洛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南丘
下一姓氏: 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