鄗氏起源及历史

鄗姓图腾_鄗氏图腾

鄗姓图腾(鄗氏图腾)

  鄗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hào(ㄏㄠˋ),亦可读作jiāo(ㄐㄧㄠ)。源于地名,有以西周初期周王朝都城之名为氏;有以春秋时期晋国之鄗邑之名为氏;有以西周时期古鄗水之名为氏。《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极罕见姓。春秋时晋有鄗地(在今河北柏乡县),以地名为氏,一说同‘镐’。”

【得姓始祖】

  鄗池君:鄗,即为陕西境内的一条河流,古称鄗水,是渭水的一条支流,间有若干中、小型湖泊,最大者称鄗池。商王朝时期即有诸侯封于鄗池一带,称鄗池君,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封邑名称为行时者,称鄗氏。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地名,出自西周初期周王朝都城之名,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典籍《国语·周语》中记载:“杜伯射王于鄗。”在典籍《荀子·王霸》中记载有:“武王以鄗。”西汉史家班固在《西都赋》中亦有:“遂绕丰鄗”。

  晋朝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潘岳在《关中记》中记载:“关中有泾、渭、灞、浐、酆、鄗、漆、沮之水,酆、鄗、漆、沮四水,在长安西南鄠县,漆、沮皆南注,酆、鄗水北注。”

  在《水经注》中记载:“渭水又东北与鄗水合,水上承鄗池于昆明池北……<春秋后传>曰:使者郑容入柏谷关,至平舒置,见华山有素车白马,问郑容安之?答曰:之咸阳。车上人曰:吾华山君使,愿托书致鄗池君。子之咸阳,过鄗池,见大梓下有文石,取以款列梓,当有应者,以书与之。勿妄发,致之得所欲。郑容行至鄗池,见一梓下,果有文石,取以款梓。应曰:诺。郑容如睡,觉而见宫阙,若王者之居焉。谒者出,受书,入,有顷,闻语声言:祖为死。神道茫昧,理难辨测,故无以精其幽致矣。鄗水又北流,西北注,与盩厔池合。水出鄗池西,而北流入于鄗。<毛诗>云:鄗,流貌也。而世传以为水名矣。郑玄曰:丰鄗之间,水北流也。鄗水北径清泠台西,又径磁石门西。门在阿房前,悉以磁石为之,故专其目。令四夷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之以示神,故亦曰胡门也。鄗水又北,注于渭。”

  鄗,即为陕西境内的一条河流,古称鄗水,是渭水的一条支流,间有若干中、小型湖泊,最大者称鄗池。商王朝时期即有诸侯封于鄗池一带,称鄗池君,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封邑名称为行时者,称鄗氏。

  周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后,在鄗池西侧建立了都城,称丰鄗。“鄗”字在古代与“镐”字通假,实际上就是指周武王所建的都邑丰镐,即今陕西省西安市的长安一带,又称鄗京,为都邑名称。

  居于周都丰鄗的西周臣子中,在西周初期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鄗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hào(ㄏㄠˋ)。

  源流二

  源于地名,出自西周时期古鄗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鄗水,古代一条小河流的名称,位置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部,源出鄗山,因以为名。与陕西境内的鄗水非同一河流。

  在西周灭亡,东周建立之初,由于周平王迁都至洛阳,鄗山、鄗水成为成周京畿内的邑地。在史籍《左传·宣十二年》(公元前597年)记载:“晋师在敖、鄗之闲。注:敖、鄗,二水名,在荥阳县西北”,指的就是那座鄗山和那条小河鄗水。

  在晋、楚之间爆发“邲之战”前,晋景公姬獳曾派自己的军队到京畿的鄗水旁向周王室耀武扬威,以示自己的春秋霸主地位。不料,却在随后的今河南荥阳东北的“邲之战”中,被楚庄王率领的、实际上实力弱于晋国的楚国军队击败,丧失了晋文公姬重耳创立的长达数十年之霸主地位。

  在鄗山、鄗水的原住民中,多为姬姓,但很早即有指地为氏者,称鄗山氏、鄗水氏,后皆省文简改为单姓鄗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hào(ㄏㄠˋ)。

  源流三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晋国之鄗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鄗,古地名,故址在柏乡北鄗。

  周贞定王十六年(晋出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53年),“三卿分晋”,赵国“近水楼台先得月”,占据了鄗地。在史籍《左传·哀公四年》(公元前490年)中记载:“秦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这在史籍《史记·秦本纪》中也有记载:“取王官及鄗”。

  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鄗,在春秋时期属晋国,战国时期属赵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鄗地划归巨鹿郡。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在鄗地正式设置了鄗县,故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北鄗一带,属常山郡管辖。东汉光武帝刘秀领军复汉,即位于北鄗,之后将其更名为高邑县,改归赵州所辖,如今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居于镐邑的古老住民,有在春秋至两汉时期就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鄗氏,世代相传至今。

  只有该支鄗氏的姓氏读音作jiāo(ㄐㄧㄠ),不读作hào(ㄏㄠˋ)。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鄗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的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望出柏乡,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

【郡望堂号】

  郡望

  柏乡县:柏乡是变革较多的一个县。据中国古代历史文件汇编《尚书》记载,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大禹划九州时,柏乡地方划为冀州之域。春秋时期,柏乡一带名叫鄗邑,是晋国属地。周贞定王十六年(晋出公二十一年,丙戌,公元前453年),“三卿分晋”,赵国“近水楼台先得月”,占领鄗地。秦始皇统一六国,把鄗地划归巨鹿郡。自秦朝明确各级行政区划后,柏乡县历代沿革多有不同,不少地方“或地存而屡易其名,或名存而别徒他地,迁移分属,前后致不一矣”。西汉初年,在鄗地正式建立鄗县,属常山郡管辖。汉元帝刘奭是个坚持封建制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曾大封王公子弟,把鄗地划出一部分,封给赵哀王的儿子,称柏乡侯。据《六书精蕴》说:“柏,木之有贞德者。”原来是为了表示这个地方“有贞有德”,所以用“柏乡”二字作侯国名字。东汉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在鄗南千秋亭即位做了皇帝,为纪念他的“发祥地”,把鄗字一分为二,更名叫高邑,成为冀州刺史的所在地。魏、晋、北朝期间,此地先后曾属殷、冀、赵三州所辖。尔后,到隋朝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隋朝政府在高邑南十八里之地正式建县,取汉朝柏乡侯之名,就是柏乡县的开始。北宋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北宋政权鉴于形势的需要,神宗赵顼诏谕调整地方机构,把柏乡县降低为镇。北宋靖康元年(丙午,公元1126年),柏乡县被金国占领,改隶沃州管辖。元朝时期柏乡属赵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柏乡、隆平二县一度合并,不久又分开,均属真定府统领,直至清朝未有变动。

  堂号

  柏乡堂:以望立堂,亦称鄗邑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祠堂古迹】

  古鄗旧址

  古鄗旧址

  “世变扬尘沧海中,浮云依旧塞寒空。五城陌照萧王月,汤沐邑余公子风。救赵应推监者策,摧薪独羡邓侯功。乡园咫尺堪凭吊,蓦见青山思不穷。”清朝魏裔介。古鄗城旧址即今县北之固城店。

  “鄗”之名称,始见于春秋时期。据史籍《左传·哀公四年》(公元前490年)记载:“齐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显然“鄗”成为邑地,当更在此以前。

  鄗邑,在春秋时期属于晋国,战国时期归赵国。因地处晋、赵边陲,各诸侯国相互攻伐之间,常为征战之地。齐国伐晋国、中山国侵赵国、燕国攻赵国等,都在鄗邑进行过战争。今天河北柏乡固城店的村民们翻地挖土,还常常发现断矛、残剑及铜箭镞等兵器。

  鄗邑是历史上的古城,曾做过魏公子信陵君的汤沐邑。

  走进古鄗旧址,站在墙根下仰视,方觉出眼前这道城墙的高大与坚实。鄗邑残墙长约五十五米、高三米,为夯土结构,从部分断裂面仍清晰可见坚实的夯土层,想当年古城的建造者一定花费了不少心思。

  作为军事重镇,鄗邑城墙不仅是地界的象征,也是守卫者抵御外敌的屏障。从墙头的土坡攀援而上,就是古城的顶端。说是顶端,其实是就今天的状况而言,古城的本来面目原比这高大得多。风霜的击打,雨雪的冲蚀,再加上后来人为谋生计取土烧砖、平整土地,曾经拥有内外两套城池、占地千余亩的古鄗城早已不复当年的雄姿。

  站在一米多宽的城墙上端极目远眺,千年前的烽火狼烟、兵马刀戈尽被淹没在这丰收的景象里,惟有田埂间散落的瓦片与夯土的残墙一唱一和,诉说着古镇的历史。瓦是汉瓦,细究起来当是古鄗城繁荣昌盛时期百姓生活的见证。这一繁荣得益于东汉刘秀的崛起。

  研读固城店乃至整个柏乡的历史,似乎总与汉光武帝刘秀脱不了干系。在史籍《后汉书·光武帝纪》中,细数了这段往事:“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鄗于六宗,望于群神……”虽说在四个月后帝都就迁到了洛阳,但驻跸的荣耀并不是处处都有,随之而来的繁华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皇帝料理朝政的宫殿盖起来了,尽管如今已是汉瓦遍地,但仍被当地人尊称为“金殿岗”。高大的城墙被加固修复了,城外还有护城河环绕,建有南、北、东三个城门,见证了汉光武帝荣光的鄗城前所未有地兴盛起来,很快成为当时的政治和军事重镇。

  追溯鄗城的历史,是为了从当年的辉煌中寻一些古镇遗风。除了眼前残存的城墙,可做注脚的还有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譬如王郎(当时在邯郸称帝与刘秀抗衡的豪强势力,后多被讹传为王莽)追刘秀、牡丹向君王、斩倒石人问柏乡,均颇具传奇色彩。

  虽说这样的传说难免带了些虚构的成分,但剥除想像的外衣,总有些历史的原型隐藏其中,让人心驰神往。凭墙吊古,未免凄清,但古镇的过去正是从这样的遗迹和传奇中一点一点显现出来的。古城墙默默守望了千年,见惯了世事更替,斗转星移。

  对于今人来说,面对许多前尘往事,都已经不知其然了。

  【典故轶事】

  鄗代之战

  鄗代之战,是战国时期的秦昭襄王赢则五十六年(赵孝成王赵丹十五年,燕王姬喜四年,公元前251年),赵军在鄗邑(今河北柏乡)、代邑(今河北蔚县)击败燕军进攻的一次战役。

  赵国自长平之战败于秦国之后,国力大大削弱。此后,不仅受到秦国军队的屡次进犯,而且其他诸侯国亦想乘机侵赵获利。

  赵孝成王十五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侦探赵国虚实。回国后向燕王建议:赵国的青壮年在长平均被秦军大将白起坑杀了,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

  燕国名将乐毅之子乐间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

  但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他派栗腹为将,领兵六十万,战车两千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

  栗腹令部将卿秦率一部进攻代邑,自率主力攻鄗邑。燕军到达宋子(今河北晋县南部)之后,赵孝成王令上卿廉颇、乐乘统兵二十五万前往抗击。

  廉颇认真分析了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廉颇令乐乘率军五万坚守代邑,吸引攻代燕军不能南下援郎,自己则亲率主力军二十万迎击燕军主力于鄗邑。赵军将士愤恨燕国趁火打劫,同仇敌忾,决心保卫国土,个个奋勇冲杀,大败燕军,斩杀其主将栗腹。

  进攻代邑的燕军闻听攻鄗邑的己军大败、主帅被杀后,顿时军心动摇,失去战斗力。乐乘则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获卿秦。

  两路燕军先后败退,廉颇率军连续追击五百里,长驱直入燕国之境,进而围攻燕国都城蓟(今北京)。燕王只好割让五座城邑求和,赵军始解围退还。此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假相国。

  鄗代之战,赵军在名将廉颇的指挥下,利用燕军轻敌、疲劳,赵军则同仇敌忾、保家卫国之机,对来范之敌予以痛击,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纥奚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