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口无择言

kǒu wú zé yán
lousy choise of words
“口无择言”的成语拼音为:kǒu wú zé yán,注音:ㄎㄡˇ ㄨˊ ㄗㄜˊ ㄧㄢˊ,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基本解释:指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例句:《晋书·王蕴传》:“蕴每见主上,下车恭一一拜言曰:‘蕴武公胤,无以虑民,将军立不久矣,愿主上于发兵之日斩蕴以徇’亦口无择言之罪也。”
拼音 kǒu wú zé yán
注音 ㄎㄡˇ ㄨˊ ㄗㄜˊ ㄧㄢˊ
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 lousy choise of words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指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出处 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例句 《晋书·王蕴传》:“蕴每见主上,下车恭一一拜言曰:‘蕴武公胤,无以虑民,将军立不久矣,愿主上于发兵之日斩蕴以徇’亦口无择言之罪也。”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口吻生花
下一个成语: 口衔天宪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言气卑弱说话的态度谦虚温顺。
  •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 言必有据言:说话;据:依据。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 言必有物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 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 言不达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亦作“言不逮意”。
  • 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同“言不达意”。
  • 言不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同“言无二价”。
  • 言不顾行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 言不及行指言行不一。
  • 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 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 言不由中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 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 言出法随言: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 言出祸从话一出口,祸患随之而来。
  • 言出祸随话一出口,祸患随之而来。同“言出祸从”。
  • 言传身教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 言从计纳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
  • 言从计听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 言从计行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行计从”。
  • 言颠语倒说话颠三倒四。
  • 言多必失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 言多伤行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
  • 言多伤幸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同“言多伤行”。
  • 言多伤倖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同“言多伤行”。
  • 言而不信说话不讲信用。
  •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 言发祸随话一出口,祸患随之而来。同“言出祸从”。
  • 言方行圆指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 言芳行洁指言行高洁。
  • 言高语低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 言寡尤,行寡悔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 言归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同“言归于好”。
  • 言归于好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
  • 言归正传正传:正题或本题。指话头转回到正题上来。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
  • 言过其实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 言和意顺言语和顺,情意相谐。
  • 言简义丰语言简练,含意丰富。
  • 言简意该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同“言简意赅”。
  • 言简意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 言简意少简:简练。语言简洁,内容贫乏。
  • 言简意深言辞简练,含意深刻。
  • 言近意远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同“言近旨远”。
  • 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 言近指远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同“言近旨远”。
  • 言来语去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应对。
  • 言类悬河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
  • 言论风生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 言清行浊清:清高;浊:浑浊,指低下。说的是清白好话,十的是污浊坏事。形容人言行不一。
  • 言人人殊殊:不同。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 言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同“言类悬河”。
  • 言三语四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 言十妄九形容说话虚妄不实。
  • 言是人非指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
  • 言谈举止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 言谈林薮林薮: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指关于谈论的人。
  • 言提其耳揪着他耳朵。指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 言听计从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 言听计行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 言听计用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 言听谋决指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
  • 言听事行指说话能听从,事情能执行。
  • 言听行从指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
  • 言外之味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
  • 言外之意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 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 言文行远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 言无不尽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 言无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
  • 言无伦次语言杂乱无章。
  • 言笑不苟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同“不苟言笑”。
  • 言笑晏晏说说笑笑,和柔温顺。
  • 言笑自如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 言笑自若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 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 言行抱一犹言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 言行不贰犹言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 言行不符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 言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 言行计从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深被信任。
  • 言行若一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指人表里如一。
  • 言行相悖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
  • 言行相符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 言行相副说的和做的相符合。同“言行相符”。
  • 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 言行相诡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 言行信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 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 言扬行举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 言犹在耳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
  • 言有尽而意无穷指诗文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
  • 言与心违言语与心意相违背。
  • 言语道断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 言语路绝犹言言语道断。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 言语妙天下形容言语非常精妙。
  • 言约旨远言辞简练,含意深远。
  • 言者不知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
  • 言者弗知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同“言者不知”。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言之不预没有预先说明。
  • 言之成理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 言之过甚话说得太过头了。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 言之无物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
  • 言之有故所说的话有根据。同“言之成理”。
  • 言之有礼说的话有道理。
  • 言之有理说的话有道理。
  • 言之有物物:内容。文章或讲话有具体内容。
  • 言之有序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
  •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
  • 言中事隐指言语虽然委曲却中正不偏,论事虽然放纵却隐藏着精深的道理。
  • 言重九鼎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口碑载道口碑:比喻群众口头称颂象文字刻在碑上一样;载:充满;道:道路。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
  • 口不二价指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 口不应心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 口不择言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 口齿伶俐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 口齿生香嘴和牙齿都有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隽永宜人。
  • 口出不逊逊:谦逊、恭顺。说出的话非常不谦逊。
  • 口出大言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 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 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 口呆目瞪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 口呆目钝形容很吃惊的样子。同“口呆目瞪”。
  • 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 口耳并重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 口耳相承指接受传闻。
  • 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 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 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 口服心服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 口腹之累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 口干舌焦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同“口燥唇干”。
  • 口干舌燥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 口含天宪天宪:指朝廷法令。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
  • 口惠而实不至惠:恩惠。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
  • 口讲指画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
  • 口角春风口角:嘴边。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 口角风情口头表示的情爱。
  • 口角生风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 口口声声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 口口相传不著文字,口头相传。
  • 口快心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口蜜腹剑嘴上说的很甜美,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 口轻舌薄形容说话刻薄尖酸。
  • 口如悬河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 口若悬河若:好象;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 口尚乳臭乳臭:奶腥气。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
  • 口是心非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 口是心苗犹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 口说无凭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 口似悬河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 口诵心惟诵:朗读;惟:思考。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 口诵心维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 口头禅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 口吐珠玑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
  • 口吻生花比喻谈吐文雅。
  • 口无择言指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 口衔天宪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同“口含天宪”。
  • 口谐辞给指言辞诙谐敏捷。
  • 口血未干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
  • 口壅若川比喻禁舆论之害。
  • 口燥唇干燥: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 口直心快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
  • 口中雌黄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 口中蚤虱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犹如口中之虱。故又作“口中虱”。
  • 口诛笔伐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 口坠天花比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