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氏起源及历史

北唐姓图腾_北唐氏图腾

北唐姓图腾(北唐氏图腾)

  北唐姓是中华古老复姓之一,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隐士越,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晋有高人越,隐伏于北唐,因氏。汉时有北唐于真治京氏易。”至于这位叫越的高人因何要隐居于北唐(今山西平阳),既然已经隐伏起来了,又为何被那么多的史家所知,就很难考证了。反正,其后裔子孙以先祖隐居之地的名称为姓氏,称北唐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唐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尧帝:北唐国是商汤时期小诸侯国。周武王姬发于商末帝子受辛三十二年灭商立周之时,北唐国随之灭亡,之后其国人多以故国名“北唐”为姓氏,称北唐氏后大多分别省文简改为单姓唐氏、北氏,其中唐氏居多,皆世代相传至今,皆尊奉尧帝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隐士越,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晋有高人越,隐伏于北唐,因氏。汉时有北唐于真治京氏易。”

  至于这位叫越的高人因何要隐居于北唐(今山西平阳),既然已经隐伏起来了,又为何被那么多的史家所知,就很难考证了。反正,其后裔子孙以先祖隐居之地的名称为姓氏,称北唐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唐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古西羌族,出自秦、汉朝时期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北唐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北唐部落,属远古西羌民族的一支,汉、魏、晋、唐时期以“北唐”为其部族名称,后逐渐分化,分别融入吐蕃、匈奴以及汉族,时称北唐族,或北唐氏。

  后来,衍居于青海地区的北唐族人大多加入了回回教,其中的一个分支为著名的昂拉部落,却改姓为项氏,其演变过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源流三

  源于祁姓,出自商王朝时期北唐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商汤时期,有韦国、南唐、北唐等小诸侯国,皆忠于商王室,而且关系密切。在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关于殷王去唐国田猎的记载,还有“唐国奉殷王命讨伐邻近的长人国、苦方国”的记载。史学家认为这个“唐国”指的就是“北唐国”(今山西晋阳),当时其国力比较强盛,其境出产骏马,这在史籍《汲冢纪年》(竹书纪年)中有记载:“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骊马,是生騄耳。”“騄耳”,就是行速极快的良马。而位于北唐国南方的南唐国(今山西安泽,一说今山西临汾)则比较弱小。

  在商王盘庚子甸(按盘古王表推算为公元前1401~前1374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328~前1300年在位)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而将国号更称为“殷”之后,晋南地区成为殷商王朝的王畿之地,与位于晋中的北唐国关系更为密切。到了商王武丁子昭执政时期(商高宗,按盘古王表推算为公元前1324~前1266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250~前1192年在位),迁封韦国国君刘贡(姬贡)于夏墟(今山西夏县),亦称唐国,也就是西唐国,并封其子至韦邑(豕韦,今河南滑县),成为子姓韦国。这样,在商王朝时期山西地区便有北唐、南唐、西唐这三个祁姓的唐国,国君均为上古贤帝尧(尹祁放勋,唐尧,按盘古王表推算为公元前2357~前2258年在位)的后裔。

  周武王姬发于商末帝子受辛三十二年(按盘古王表推算为公元前1123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046年)灭商立周之时,北唐国随之灭亡,之后其国人多以故国名“北唐”为姓氏,称北唐氏后大多分别省文简改为单姓唐氏、北氏,其中唐氏居多,皆世代相传至今,皆尊奉尧帝为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北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地名,到底今何在,史家众说纷纭。本书认为,既然是晋国的地邑,当在晋国属地中探察。但由于史料中称“北唐”之地甚众,本书则从更早些的山系太原去探求。

  史籍《古今姓氏书辩征》中记载:“少昊金天氏裔子曰昧,为水官,号玄冥师,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鄣大泽,有功。颛帝嘉之,封诸汾川,其后为沈、姒、黄,以国为姓。”

  台骀是开拓今山西太原最早的人。据史籍《左传·昭公元年》中记载,说黄帝之子金天氏少昊青阳有裔孙,叫昧,任治水官,生了两个儿子,叫允格、台骀。台骀继承父职,坚持不懈,治理了汾河、洮河和大泽。大泽也称晋泽,经台骀治理后,人们始处居于太原地区,故又称台骀泽,即今晋祠之东盛产晋祠大米的大片稻区,誉为“北国江南”。台骀治水有功,受到帝颛顼嘉奖,封于汾川,为汾河之神。台骀是早于大禹的治水专家,后人为之建庙祭祀,即台骀神庙。山西台骀神庙有两处:一在太原晋祠,是明朝东庄高汝行所建;一处在天龙山下的王郭村,那里的台骀神庙始建时间无考,但据史、志载,早在唐朝就有此庙,唐大中六至九年(公元852~855年),河东节度使卢钧,“不欲称名”,改“汾水川祠”;五代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封为“昌宁公”,又称“昌宁公祠”;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封为“灵感元应公,赐额宣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重修;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毁于兵火;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又受汾河洪水漫淹;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重修,仅建正殿三间,东西耳房、厢房各五间,山门、钟鼓二楼及西偏院一所;之后失修,殿宇倾圮,古木被代,庙院荒芜,只有台骀神像为当地村民保护至今,藏于原废正殿改修的平房内,现在庙址东西长三十九米,南北宽三十七米,总面积一千二百四十八平方米。

  台骀“宣汾障泽,肇始太原”,将太原的文明史拉伸到“五千年文明史”的黄帝时代。继台骀之后,太原又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伟大人物,他便是五帝之一的尧。尧的时代,由于成熟的汉文字还没有出现,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只能靠口耳相传。史传,尧,姓伊祁(亦作伊耆),名放勋,初封于陶,又封于唐,故号陶唐氏,唐尧是其帝名。

  其实,尧是中国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末期部落联盟的著名领袖,当时还没有国家,何来之帝号?所谓帝的尊称乃是后人出自于敬仰追加的。就是这个名扬千古,妇孺皆知的唐尧,曾经率领自己的部族,越水翻山,长途跋涉,徙居于太原,“初都”于太原,使太原由此产生了“唐”、“北唐”的古名,为太原留下了载于青史,扬名立万的“唐尧遗风”,在太原的史册上记下了溢彩流光的一笔。

  大约在距今四千五百多年的古代,唐尧的部族活动于今河北省唐县至望都一带的滹沱河流域。对此,《后汉书·郡国志》唐县条引注:“《帝王世纪》曰: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舆地广记》及《太平寰宇记》等著名的古代地理志书,都持此说。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国古代史的传说时代》中也说:“陶唐氏旧城应该是今河北唐县、望都一代。”周长富先生则通过龙山文化的特点,在其《浅谈唐尧氏》中指出:“从年代和分布范围来讲,河北龙山文化相当于唐尧氏古族。”

  那么,唐尧为什么要率领自己的部族离开故地,西徙太原呢?史学家何光岳在其名著《炎黄源流史》中认为,由于东夷族势力日渐强大,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唐尧,为避免东夷部族的侵扰,遂率部西徙,“从唐县、望都一带出发南下行唐,沿滹沱河过井陉,途经太原,再进入平阳。”史学家邹衡也认为如是,他在《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论先周文化》一文中指出:“太原地区古文化多半是河北龙山文化的许坦型和光社文化,其出土的大批陶器,均似龙山文化的涧沟型者。”上述论述和地下出土文物的相互佐证,揭示了太原许坦型文化、光社文化与河北龙山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也证实了唐尧部族由河北唐县、望都一带西徙太原,定居太原可能性的真实存在。

  但需要进一步说明,或者说需要纠正的是,唐尧率其部族西徙太原的路线,似不应为“沿滹沱河过井陉,途经太原”。而且,何光岳说的唐尧所以西徙太原是“被东夷族帝舜所取代之后”的理据也颇值商榷。

  其一,滹沱河由山西盂县出境入河北晋县、定县,南距井陉百里之遥,且井陉不属滹沱河流域,唐尧部族只能沿唐河南下,沿滹沱河西入山西盂县。再沿滹沱河主要支流乌河、温川河及汾河支流杨兴河,顺流南下,进入太原。

  其二,唐尧与虞舜的“禅让”,或虞舜对唐尧的“逼宫”,应为唐尧由太原迁平阳之后的事,而不是在此之前。史载:“尧治平阳,舜治蒲坂”,所谓“被东夷族帝舜所取代之后”,才西徙太原之说,既与地理实际区域相去甚远,也与事实发展时序脉理不顺,似不通。

  依据史料所载,历史上海河流域水患猖獗,自明王朝创建的“公元1368~1948年五百八十年间,共发生大水灾387次”,可谓“三年两头灾”。据史籍《河北风物志》记载,尤其是上游在山西,下游在河北的桑干河水系、滹沱河水系,“水流急湍,上宽下窄,上游水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平原后流速骤减,泥沙淤积,河床填塞,尾闾不畅,极易成灾”。唐尧部族所居的唐县、望都一带,恰处太行山西坡与华北平原衔接地带,北有洋河(桑干河下游)、南有滹沱河、西有唐河,河网密布,正是水患多发地域。唐尧所以西徙,究其道理,为避水患当为主要原因。因为大多古籍在谈到唐尧时都有关于水患的记载。史籍《尚书·尧曲》中记载:“尧之时洪水为患为甚”;史籍《寰宇通志》中记载:“尧时上游之水无所癢,壅而四出”;史籍《晋乘搜略》中记载:“尧时黄水为患,震及帝都。”等等,不一而足。

  或许正是因为常常受到唐河、滹沱河水患浸害,所以唐尧才携带部族离开久居的故地,由太行山东部的平缓地带,沿着滹沱河溯流西进向高处迁徙,穿越了太行峡谷,进入了今山西省境,在今盂县又沿滹沱河支流乌河、温川河,汾河支流杨兴河(这些河在古代的水量远比今日大得多),继续向西南跋涉,终于来到了汾河中游的河谷地带,今太原盆地。丰厚的黄土,缓淌的汾河,苍翠的东、西两山,平展开阔的河谷平原,潺潺涓涓的晋水,以及淳厚朴实的太原先民,留住了长途迁徙、历尽艰辛的唐尧部族,他们便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当时的太原是台骀“宣汾障泽,肇始太原”之后的时代,由于史书缺乏记载,详情不得而知。而此时的唐尧部族,据史籍《韩非子·五蠹》、《淮南子·精神训》等记载,已经掌握了建筑大型房屋的技术,所建之屋“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朴桷不斫,素题不木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屋顶的茅草铺放不修剪,屋檐的椽子不砍削,端额的梁柱不彩绘,而且,精于制陶的陶唐氏部族,又把这些技术带到太原传授于土著。于是,在汾河中游平原的大地上唐尧部族和太原先民很快水乳交融为一体,共建家园,共创了太原的龙山文化。

  关于唐尧建唐国初都太原,千百年来在太原的大地上一直有丰富的口碑传说,对于这些传说,当地的志书、碑石多有记载,限于篇幅不去一一追述,仅将属于信史的典籍所载,备述于后。号称“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其《五帝本纪·正义·宗国都城记》中记载:“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中国的第一部断代史宏著,班固撰的《汉书·地理志》中也记载:“晋阳本唐国,尧始都于此。”专门撰述中国古代名城的《都城记》中也说:“晋阳城北二里有唐城,尧所筑。”一直到唐宋之际,徐坚的《初学记》、朱熹的《诗集传》也一直在讲:唐城是帝尧所筑,唐城地处太原晋阳一带。

  城,是中国文化特殊的产物,它有着突出的标志,构成了雄宏的华夏文化景观,揭示着城周围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渊源。毫不牵强地说,中国的城在祖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占有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地位。太原唐城和尧初都的口碑传说和文献记载,告诉我们一个史实:早在至今约四千五百年的唐尧时代,今太原已经有一个文化相当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原始聚落。这个原始部落在太原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劳动,不仅发展了这里的经济,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而且还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创建了保护自己不受侵扰的古城———唐城。只是由于历史的久远和历史的巨变,又由于后来在古唐城的旧址或附近又有一座晋阳问世,那座流传于口头,见载于史册的“唐城”渐渐地湮没了。这是传说,因为当时还没有成熟的文字,只能靠口耳传闻,代代相传,这也是史载,属于那种对传说记录的“史记”。

  但是,这个传之百代而不衰的传说,个中有着真实的“历史的影子”。不是有许多的传说,被出土的文物所证实是历史吗!客观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传说就是最初的历史,或者说人类的历史最初就是从传说开始的,举凡域内海外,哪一个文明古国的历史不如是说?

  由于唐尧初都太原,又在太原筑有唐城,所以太原有了“唐”和“唐国”的古名。追溯“唐”的古意,《说文解字》解释为“唐,大言也。”《白虎通·号》解释为“唐,荡荡也,道德至大之貌也。”可见,唐是一个会意字,基本意是:大话、豪言、命令;引申意是:道德至大之人所讲的话、发布的命令。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部落联盟时期,什么人可以宣讲豪言、播布命令、指挥部族群体呢?只有部落联盟的领袖,尧就是这样的人杰。所以,给尧冠以唐的称号正源于此,古人的尧因封唐地得唐号之说,很值得商榷,事实可能正好相反,正是因尧得唐号,称为唐尧,所以才使属地有了唐的名称。

  古称“唐”的地名至少有三处,诸如河北之“唐”,太原之“唐”,山西晋南之“唐”,都是因唐尧多次迁徙,曾经定居那里而得名,这充分地证明了先有唐尧之名,后有“唐”之地名这个道理。尧和尧的部族,不知是出于本部族的开拓精神?还是因为当时汾河的受阻于霍山而时有水患?他们在太原居留一个时期之后,留下了自己的裔族,留下了已经创下的业绩,留下了太原的唐文化和古唐城,又沿着汾河南流的方向继续迁徙,最终落脚于今日的临汾盆地——平阳。对此,后来的史书上也有记录。东汉大诗人郑玄在其《诗谱》中就说:“尧始居晋阳,后迁河东。”著名清朝汉书家阎若琚所著的《尚书疏证》中也说:“尧为天子实先都晋阳,后迁平阳府。”于是,又有了“尧都平阳”之说,同时也印证了“尧始都晋阳,后迁晋阳”的古记。关于太原的另一个古名“北唐”,就是在唐尧由初都太原迁都平阳后,因太原地处平阳之北,为区别初都太原之唐和平阳之唐,遂以地理方位为准,在太原之唐前面又加了个“北”字,这就是太原又称“北唐”的缘由。

  那么,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所记载的“春秋时晋有高人越,隐伏于北唐”之“北唐”,肯定是在今山西境内,但到底是“太原之唐”还是“平阳之唐”,还是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北唐氏源于地名。

【郡望堂号】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晋昌郡:西晋至北周时期分敦煌郡置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安西县、玉门市一带。其地在隋朝时期均属敦煌郡,唐朝时期又析出为瓜州晋昌郡。另有一处晋昌郡是在南北朝期间的后梁设于今陕西省石泉县一带。

  晋阳郡:春秋末期,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始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国改置为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所,属太原郡辖属(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为太原郡。西汉初年曾经设为太原国,晋阳为太原国都,不久又兼置并州。东汉时期撤掉了并州,晋阳归属于冀州,分置为恒山、西河二郡,在今陕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晋时期予以扩建。南北朝时期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朝时期以龙山县为晋阳,而原晋阳则为太原。五代时期为北汉都城。大宋王朝灭北汉后,毁掉晋阳,将其移到并州至阳曲(今山西太原)。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晋阳堂:以望立堂。

  晋昌堂:以望立堂。

  此外还有思本堂、敦睦堂、移风堂、忠恕堂、敬爱堂、德容堂、伦鉴堂、福星堂、崇本堂、凤梧堂。

  字辈

  善邑唐氏壳贻堂字辈:

  一支“伯宝涵全楚清桂兴添住仲允崇世万继希志方啓”;

  一支:“钟济植耀达锡汝新煌基镇淑相照载钦治乐鸣培”;

  一支:“克绍彰先泽诗书迪俊贤傅家维孝友福寿自连绵”。

  金田唐氏字辈:“新系培本庆远泽成连开甲第大振家声勋铭鐘鼎运翊昇平绳其祖武率乃攸行”。

  湖南零陵唐氏字辈:“一二三建光成如亚澳欧非美”。

  江西丰城唐氏字辈:“大士金之秉光垂鑑泰来燕台铨毓象熙逵衍锡材”。

  唐氏一支字辈:“开辟乾坤久声称敦擅长伦常千古在孝悌百年芳甲第宜高占利名卜远物流罄波浩荡遗泽自汪洋”。

【楹联典故】

(暂缺)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北宫
下一姓氏: